南京市特殊教育學?!暇┦刑厥饨逃龑W校招生條件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今年是中國建黨100周年,四月時值牡丹盛開。4月18日,以“國色天香同慶百年華誕,攜手同行共筑復興夢想”為主題的牡丹花會活動溧水區特殊教育學校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南京市教育局主辦,溧水區教育局承辦,是今年舉辦的南京市首屆特殊教育文化藝術節的系列活動之一。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張利明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表示,今年是中國建黨一百周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辦好特殊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南京特教人時刻銘記黨中央的囑托,我們以實施一期、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以及建設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為契機,統籌規劃、深化改革、攻堅克難,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上下延伸、全類接納、形式多樣”的現代特殊教育辦學體系,形成“普特融合、雙業一體、雙業創優”的南京特色。
據張利明介紹:“今年是‘十三五’的總結之年。前不久,我們對十三五期間全市特殊教育建設發展情況進行了視導和調研。目前,南京市特殊教育學校增加到15所,覆蓋所有12個區。融合教育資源中心達到330余個,實現所有街(鎮)學前、小學、初中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和區域職業教育融合資源中心全覆蓋。我們的辦學水平進一步提高。多所特校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溧水特校被評為‘江蘇省殘障青少年教育就業示范基地’,涌現出以全國優秀教師花鈺鋒為代表的一批年輕特教名師。今年也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新時期新階段,南京市特殊教育發展著眼完善體系機制、提升專業水平、強化內涵質量、促進學生成長、健全支持保障,以進一步深化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建設為契機,著力難點突破、特色創新,統籌推進各類特殊教育協調發展,為特殊兒童少年提供適合而優質的教育?!?/p>
來自江蘇省中外社會文化交流協會的賈理新、劉鳳云、周琳、周永蘭四位畫家向溧水區特殊教育學校捐贈了各自創作的國畫作品和畫冊。著名畫家、安徽工業大學副教授唐戰向溧水特校牡丹園捐贈了《長壽永昌》影壁及其所著《中國畫的鑒賞、收藏與投資》一書。據悉,唐戰先生所捐贈影壁的畫作,來自于他專門為慶祝建黨100周年創作繪制的《長壽永昌》四屏工筆牡丹通景,全長2.8米,高1.4米。
開幕式后,來賓們參觀了溧水特校牡丹園、農業實踐基地,觀賞了全市特殊學生慶百年黨慶主題畫展,畫家、老將軍們作畫、題字,留下墨寶,并與孩子們同共繪制牡丹長卷。
據統計,南京市現有特殊教育學校15所,其中視障類學校1所、聽障類學校1所,為南京市教育局直屬學校,面向全市招生;培智類學校13所,為區教育局所屬學校,面向本區招生。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共有特殊學生4119人,其中在特教學校就讀學生2106人,在普通中小學和幼兒園隨班就讀學生2013名。南京市建成融合教育資源中心330余所,基本實現所有街(鎮)學前、小學、初中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和區域中等職業學校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全覆蓋,認定市級隨班就讀實驗學校155所,融合教育示范學校61所。南京市殘障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普及率持續保持在99%以上,基本實現15年免費基礎教育。
據了解,南京是我國公立特殊教育的發源地,特殊教育發展始終走在全國前列。經過多年努力,南京市建立起“布局合理、上下延伸、全類接納、形式多樣”的從學前到本科階段的現代特殊教育辦學體系。2015年,南京市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重點進行隨班就讀項目的探索,2017年底該項目被評為“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獎優秀獎”。南京市特殊教育堅持推進“雙業一體、雙業創優”辦學特色,秦淮特殊教育學校“培智學?!p業一體’課程模式的實踐建構”課題,獲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南京市聾人學校高中課程改革成果“聾人普通高中最少受限校本課程實施策略研究”,獲江蘇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溧水區特殊教育學校新建校區和基地近千畝,其“教育、培訓、就業”一體化辦學模式享譽全國,成為“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江蘇省殘障青少年教育就業示范基地”。鼓樓特校等多家特校學生在國內外重量級殘疾人運動會或體育競賽項目中多次摘金奪銀。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葛靈丹 通訊員 楊錦 圖片來源:南京市電教館 曾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