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視頻(健康教育視頻播放)
中新網上海1月11日電 (記者 陳靜)教育部“全國學校健康教育視頻課程”和國家衛健委《7歲-18歲兒童青少年體力活動水平評價》(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簡稱:“評價”)11日在上海發布。
教育部“全國學校健康教育視頻課程”上海發布。(華東師范大學供圖)
“全國學校健康教育視頻課程”是中國第一套覆蓋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全學段的健康教育視頻課程。其目的是解決當前大中小學健康教育師資不足、課時不夠、教學質量參差不齊等現實問題,幫助因各種原因不能開展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學校,可以通過視頻課程完成相應學段的健康教育教學。
根據評價,兒童青少年平均每天累計中高強度體力活動時間宜不少于70分鐘,其中每天至少進行1次持續10分鐘或以上的中高強度體力活動;兒童青少年日常體力活動以有氧運動為基礎,同時每周宜進行不少于3次的增強肌肉力量和促進骨骼健康的抗阻運動;除教育部門安排的線下課堂教學和線上視頻教學時間外,兒童青少年平均每天其他用途的視屏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
當日,全國高校健康教育教學研討會舉行。近300余名全國高校健康教育教指委委員、健康教育專家學者、醫務工作者出席本次會議。教育部首屆全國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院長季瀏教授表示,評價“出爐”,對于促進中國兒童青少年健康水平的提高,養成積極的生活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和作用。
國家衛健委《7歲-18歲兒童青少年體力活動水平評價》(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正式發布。(華東師范大學供圖)
季瀏教授牽頭主持這兩項成果。據介紹,全國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經過近兩年的努力,推出了大中小學健康教育一體化的“全國學校健康教育視頻課程”,以更好地促進學校健康教育的提質增效。
據悉,該課程由華東師范大學總體設計,集全國高校和中小學200余名專家和經驗豐富的一線教師共同打造。據季瀏教授介紹,全套視頻課程總計80課時,其中,義務教育1-9年級54課時,高中10-12年級18課時,大學8課時。“每個學段水平均涵蓋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疾病預防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安全應急與避險五個領域的內容。此外,每節視頻課均嚴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要求選取和組織課程內容,在標題語言、內容深度、呈現方式等方面也充分考慮到了不同學段水平學生的認知和身心發展特點。課程內容講求科學性和權威性,體現系統性和進階性,注重生動性和趣味性。”季瀏教授表示。
體力活動與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密切相關。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從2016年開始,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牽頭,多地多家高校參與,在全國范圍內選取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37所“重點實驗室”基地學校分別進行了體質健康測試、體力活動問卷調查和加速度計測量。最終形成了中國7歲—18歲兒童青少年體力活動強度對照表、體力活動調查問卷以及體力活動推薦項目、強度和時間等一系列體力活動評價工具和推薦建議。
據悉,全國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是教育部2020年12月主持成立的專家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發揮咨詢、研究、評估、指導等作用,組織開展全國高校健康教育教學重大理論與實踐研究,就教材建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師資隊伍和學科建設等向教育部提出精準、專業、科學、嚴謹的咨詢意見和建議,開展校醫、健康教育教師培訓、成果鑒定和教學督導檢查等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