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義教育-自然主義教育思想
在歷年考試中,盧梭作為教師招聘考試的重要考頻人物之一,主要是對其觀點的考查,出現在單選題與判斷題兩大題型,以識記為主。接下來由中公講師為廣大考生對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進行總結歸納。
1.人物簡介
盧梭是18世紀法國杰出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民主政論家、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和啟蒙運動代表人物之一。
2.主要著作
1762年盧梭出版了享譽全球的《愛彌兒》,深刻表達了盧梭資產階級教育思想,完整的闡述了他所主張的自然主義教育理論。他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天性,即要求兒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長中取得主動地位,無需成人的灌輸、壓制、強迫,教師只需創造學習的環境、防范不良的影響,因此也常被稱為“消極教育”。開創新教育的目標和根本原則是“歸于自然,遵從天性”。《愛彌兒》開篇便提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變壞了。”批判了傳統教育的思想,提出了全新教育的觀念。尊重學生的天性,堅持人性本善這一信念,《愛彌兒》整本書傳達著盧梭的自然主義這一全新的教育思想。
3.教育思想
消極教育是指成人不干預、不灌輸、不壓制和讓兒童遵循自然發展。盧梭反對抑制兒童的個性,束縛兒童的自由,反對強制灌輸,反對嚴酷的紀律和體罰,反對成人的權威做法和高壓手段。此處的消極教育并非完全對兒童置之不理,成人需要完成兩件事:第一:觀察自由活動中的兒童,了解兒童的特點;第二:要防范來自外界對學生的不良影響。
4.教育方法
自然后果法是盧梭提出的一種道德教育方法,盧梭反對對兒童進行說理教育,也反對對學生施以嚴酷的紀律和懲罰,主張讓兒童通過兒童親身體驗過失而產生的不良后果去認識錯誤,吸取教訓。正如盧梭所說:“不要對你的學生進行任何種類的口頭教訓,應該使他們從經驗中去取得教訓;也不要對他們施加任何種類的懲罰,因為他們還不知道他們的錯究竟是錯在什么地方;也不要叫他們請求你的寬恕,因為他們還不知道他們冒犯了你。”
以上就是對盧梭自然主義教育觀點的總結,希望能對各位考生備考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