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教育-體制教育扼殺想象力的原因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各項事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教育改革發展取得歷史性變化。回顧改革開放40年教育改革的歷史進程,教育體制改革一直是改革的戰略重點、發展方向,體制改革貫穿始終,一直是關注的焦點,也是改革的難點。因為體制改革是改革的關鍵、中樞、難點,牽一發而動全局。
40年來,我國教育體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辦學體制更趨多元,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全社會積極參與、公辦和民辦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管理體制更具活力,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學校之間教育職責權限逐步理清;考試招生制度更加科學,回歸教育規律,由重知識轉向重能力、由“一考定終身”走向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
當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已經進入全面提高質量、著力促進教育公平、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教育強國的新階段。未來若干年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教育政策應當向什么樣的方向發展,這是我們面臨的重大戰略選擇,也是教育發展的戰略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始終把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工作的基本要求,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的綜合改革。
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我國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教育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形成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教育體制機制,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緩解,政府依法宏觀管理、學校依法自主辦學、社會有序參與、各方合力推進的格局更加完善,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提供制度支撐。
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一是要深化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等各個領域,提出系統的改革方案;二是要充分適應當前深化社會需要多元化、多樣化、個性化的特征,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的教育需要;三是要綜合施策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四是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五是要進一步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六是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著力解決改革深水區的問題,著力遺留問題的深化解決。
新時代教育體制改革要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關切,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要深化辦學體制和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為學生、為教師、為學校減負,充分激發教育事業發展的生機活力;要調整優化高校區域布局、學科結構、專業設置,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要擴大教育對外開放,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發揮好開放對改革的倒逼作用,在開放中做強中國教育,提升我國教育的世界影響力。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28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