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教育局—豐縣教育局投訴電話是多少號
記者|黎文婕
小區配套幼兒園新政1月份發布以來,“私立幼兒園將退出歷史舞臺”傳言一度甚囂塵上,教育部不得不緊急澄清外界誤解。而江蘇豐縣最近發生的強制收辦幼兒園事件,使得小區配套園新政再度引發爭議。
據財新網報道,在江蘇省徐州市下轄的豐縣,移交小區配套幼兒園的行動已拉開序幕,2019年1月21日,豐縣融耀新城小區幼兒園被勒令收回改為公辦,鑰匙被強制收走后,直到春節后,補償方案仍未達成書面意見,而公辦園的接管也未落實。
“幼兒園是與小區開發商委托的物業公司簽訂過合同的,合同還有18年才到期。”豐縣融耀新城小區幼兒園的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春節前接到的通知是說幼兒園要移交給當地公辦園接管,小區物業當天就換下了幼兒園大門的門鎖。
不過,豐縣教育局辦公室2月14日在回應界面新聞詢問時表示,目前教育局是按照相關通知和要求開展治理工作,“強制收回所有民辦園的說法是不屬實的,我們是對違規非法開辦的幼兒園或者挪作他用的幼兒園予以收回。”
豐縣教育局負責統籌管理全縣基礎教育工作的教育股工作人員則表示:“我們已經對此事進行調查核實并上報上級,并將將依法依規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查處。”
2月14日下午,豐縣教育局針對此事發布情況通報稱,“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和省、市相關要求,我縣正在依法依規對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移交、辦園等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治理。”
通報稱,“豐縣融耀新城幼兒園作為小區配套園,設計規模9個班,占地面積3684平方米,建筑面積2590平方米。目前,該園尚未完成竣工驗收備案,未向教育行政部門移交,不具備使用條件,不具備辦園資格。”
豐縣教育局的通報顯示,該小區開發商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擅自與私人租賃者宋某簽訂委托辦園協議20年。春節前后,宋某在沒有辦園許可的情況下進行虛假宣傳,違規招生,提前收費,屬于非法辦園,應依法予以取締。通報還表示,對違規收取的幼兒保教費,縣教育局已責成迅速退回,對該園預收的孩子逐一妥善安置到附近公辦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
據財新網報道,教育局曾在2016年就告知過融耀新城的開發商,該小區幼兒園要無償移交給教育部門管理使用。但直到2017年幼兒園簽訂租賃合同辦學時,開發商并未移交。
近年來,伴隨著學前教育的缺口逐步接近峰值,鼓勵普惠性幼兒園擴容成為了發展學前教育的當務之急。作為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的主要渠道,城鎮校區配套建設幼兒園發展迅速,卻也問題百出。
國務院辦公廳今年1月22日印發《關于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提出,小區配套幼兒園應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辦成公辦園或委托辦成普惠性民辦園,不得辦成營利性幼兒園。自此,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在全國陸續展開。
《通知》明確要求,城鎮小區沒有按照相關標準和規范規劃配套幼兒園或規劃不足,或者有完整規劃但建設不到位的,要通過補建、改建或就近新建、置換、購置等方式予以解決;對存在配套幼兒園緩建、縮建、停建、不建和建而不交等問題的,在整改到位之前,不得辦理竣工驗收。已建成的小區配套幼兒園未移交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的應限期完成移交,已挪作他用的要予以收回。
不過,國務院《通知》發布后,有個別自媒體將有關政策誤讀為“私立幼兒園將退出歷史舞臺”。對此,教育部日前對客戶端澄清,關于“不得辦成營利性幼兒園”的規定,是特指小區配套幼兒園,其他場所的民辦園仍可自主選擇辦成營利性民辦園或者非營利性民辦園,享受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有關民辦園的扶持政策。從國家政策看,根本不存在私立幼兒園或營利性民辦園要退出歷史舞臺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