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拇指教育集團(大拇指教育集團唐山)
在互聯網這個風口上,各式各樣的教育教學資源不斷涌現,如微課程、視頻公開課、輔導資料、作業習題庫、解題應用等,這些資源各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對比傳統教學方式都有各自的創新。
微課程是目前非常常見的一種教育傳播形式,它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實際上,如果從廣義的視角看,當前微信、微博上流傳的微視頻,不管是商業、新聞還是娛樂領域的,它們都是以向觀眾傳達信息為目的,這與以純粹教育為目的的微課程一脈相通。這些微課程和微視頻的共同特點是短小精悍:短,指視頻長度短,一般在十分鐘左右,短的甚至2分鐘;小,指選題小,以一個具體的知識點或者問題展開教學;精,是設計、制作、講解精良;悍是學習效果震撼,令人過目不忘。
視頻公開課的形式早電化教學初期就出現了,2010年前后,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世界著名大學又掀起了一股視頻公開課的熱潮,視頻公開課迎來了它的第二春,同時它的表現形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早期公開課的固定死板相比,如今的公開課在時長、設計和效果等各個方面都有了全面的改進。
輔導資料、作業習題庫等可以認為是教育輔導類工具。這類工具針對教育消費者的具體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比如主打名師教學的簡單學習網,以試題為核心的題庫等。
互聯網教育作為是一個廣闊的事業空間,也是一塊巨大的商業蛋糕,政府教育機構和學校、社會教育教育組織、互聯網企業,是參與互聯網教育的鼎立三足,各方有不同的角色分工和使命任務,有不同的利益驅動,也有不同的能力優勢。
政府和學校在互聯網教育中起著主導作用。教育作為一種政府行為,是國家的重要戰略之一,目前,上到國家部委,下到從基礎教育到職業教育再到高等教育的各層次院校,都意識到互聯網教育的重要性。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把教育信息化寫入中央全會決議,提出“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從頂層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標。國務院制定了教育信息化部際協調機制,形成了教育部、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委合力推進的新局面。政府教育機構的優勢是能夠制定政策發展方向、調配教育資源、執行教育實施。
社會教育機構的積極參與。社會教育機構是學校的重要補充,它也不是“互聯網+”時代的新生事物,它是隨著教育需求出現的市場化教育力量,在互聯網的風口中,這些組織紛紛開始轉型,探索當下的生存和發展模式。比如新東方的網絡化轉移。還有一些新生的教育形式的組織方,就是社會教育機構。如眾多慕課平臺,可汗學院,中國的果殼網等等。社會教育機構的優勢在于靈敏的嗅出教育市場的動向,
互聯網企業的逐漸融入是催生互聯網教育騰飛的關鍵。當下互聯網企業參與教育的形式不再是幫助教育機構進行網站、服務器等信息化工具和平臺的建設,而是已經投身其中。如網易、搜狐、新浪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絡公開課平臺。三大互聯網巨頭BAT也都有自己的在線教育產品:百度有百度文庫、作業幫、度學堂、互聯網企業的優勢在于其技術的便利,同時他們擁有豐富的信息化建設和運作經驗,最清楚學習者的興趣所在,因此更能夠吸引更多學習者。
“互聯網+”的到來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移動互聯網和各種移動終端的出現,人們能夠隨時隨地地獲取數據和信息,社會成為一個普通計算的社會,信息的傳播達到了一個空前的快速時代。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時間安排完全自主的決定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時間,也不限定學習地點,可以在客廳的沙發上、睡前的床上、上班的路上、出差的途中等任何可以利用的時間和場所來學習想學的東西。
聲明 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由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