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特殊教育學校—南京溧水特殊教育學校
春光燦爛,萬物生長。五一前后,南京不少學校師生走上田間地頭,如火如荼地開展勞動教育。同學們在親近自然中學會勞動技能,享受勞動成果,感受勞動的美好。一起來看——
摸魚、磨豆漿、燒農家飯……
金中學子學農社會實踐歡樂多
搭架整蔓、苗木修剪、草編藝術、溫室盆栽、釣龍蝦、摸魚、磨豆漿、燒農家飯、走訪農戶……5月4日,南京市金陵中學高一年級的同學走進溧水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主題為“親近自然 知行統一 學以致用 和諧城鄉”的農村社會實踐活動,將青春“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說起摸魚,同學們別提多開心了。穿上下水褲,在水塘里高一腳低一腳。幾個同學拿著漁網把魚兒往前趕,其余同學拿著桶站在前面,等著魚兒被趕進桶里……
大鍋灶燒農家飯也很有意思。將柴火引燃,大灶上的鐵鍋熱得很快,切菜、加油、倒菜、翻炒、加佐料、裝盤,平時鮮少忙碌在灶臺間的小伙伴們,分工明確,你幫我我幫你,很快忙活出一頓豐盛的農家飯。毛豆燒雞、紅燒魚、西紅柿炒雞蛋、涼拌黃瓜、花菜炒肉……自己燒出來的飯菜,吃起來特別香。
高一(1)班宋子安說:“幾個人蹲在石磨周圍,加豆、倒水,轉磨、過濾,看著黃豆在一遍遍研磨中變得細碎,在與水的交融中變得厚重黏稠,再化作泛著光澤的乳白色豆漿從石磨上汩汩流下,我們的心一點點被喜悅填滿。明明手臂很累、腰背很酸,但沒有人抱怨,而是互相鼓勵。豆漿磨好了,煮豆漿的炊煙在雨絲織就的幕布上暈染開來,遠方群山如黛,就像一幅宋代水墨畫。那一瞬間,我的心里裝滿了勞動帶來的充實和豐盈。”
從教室走到田間!
瑞小攜手洪藍小學開展“手拉手春耕”
4月29日,南京市瑞金路小學和溧水區洪藍中心小學結對開展春耕活動。兩校四年級共22名學生結對進行“手拉手春耕”,以合作種植作物為契機,在實踐中學習農業知識,感受勞動所帶來的愉悅。
從書香漫溢的教室,走到沒有“天花板”的田間,孩子們步履輕快,迫不及待地要邁上田埂大展身手。在春耕活動現場,洪藍小學老師們手把手帶著孩子們認識農具,教授他們如何耕地、播種、澆水等農作技能。兩校四年級學生們兩兩相伴,或幾個人一組共同協作,完成了茄子、辣椒和花生的種植,還攜手種下了茶樹。作為多年生植物,茶樹不僅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和新生命的開始,更象征著兩校師生之間友誼的延續和深化。
熱鬧的春耕與近在眼前的泥土,讓南京市瑞金路小學副校長吳景也忍不住下地一試身手。吳景說:“這三畝多的勞動實驗田上,除了勞動教育,我還看到了團隊合作的精神教育和熱氣騰騰的生活教育。”
從課堂到田野,這次結對活動讓南京市瑞金路小學數學兼勞動老師萬蕾感慨萬千。“我曾經也教過孩子們種大豆、種南瓜,但是孩子們只能在花盆里種,看到植物能發芽,孩子們就高興了,但是新苗們其實是需要更廣闊的一個天地去生長、結果,就像孩子,他們也需要一個更廣闊的天地去放飛自我,進一步地去感受勞動的愉悅。”
自制團扇、水果拼盤
陶行知學校“春日勞動小鋪”太養眼
5月6日下午,南京市陶行知學校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我是小小勞動者”勞動節活動,旨在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活動伊始,一二年級各班級精心布置的“春日勞動小鋪”便吸引了學生和家長的目光。每個攤位都獨具特色,有使用扭扭棒制作各種有趣物件的“扭扭樂園”,也有展示精美永生花團扇和漆扇的小鋪。學生們在攤位前流連忘返,家長們紛紛點贊。
當天,一二年級的學生還合作進行了水果拼盤比賽。每組各安排一位一年級同學和一位二年級同學,兩兩同伴合作。他們戴上一次性帽子,化身小廚師,用提供的香蕉、桔子、小番茄等水果在一次性盤子上拼出創意造型。孩子們的想象力豐富,有的做成可愛的小兔子,有的做成活潑的小狗,還有的做成絢麗的小花。這些創意作品不僅展示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也體現了他們的審美情趣。
“此次勞動主題活動不僅鍛煉了同學們的勞動技能,還培養了他們的團結協作和環保意識,更增進了家校之間的溝通與互動。”本次活動的策劃者,學校勞動教研組長丁思穎告訴記者,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勞動教育,特別安排了針對不同年級的勞動節特色活動,例如一年級系鞋帶、二年級洗紅領巾、三年級疊被子、四年級包餃子等。這些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也使他們在參與中習得實用技能,并逐漸形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成果的美好品質。
見習記者 賀東婷 周欣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
校對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