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制度-美國教育制度是什么
美國作為移民大國,不是人都會關注其子女的教育問題,今天就讓我們看看美國的教育體制如何?
美國的學校分為兩類,公立學校及私立學校。
公立學校規模龐大,由美國政府提供資助和支持,美國約九成的學生在公立教育系統內就讀。聯邦政府設有教育部。
美國的教育部是教育政策研究和咨詢的機構,負責制定教育政策,不參與執行工作,不監管地方學校。
美國的教育由各州州政府規劃、制定,公立學校受到州政府及聯邦政府的撥款,因此受到各州州政府的監管,遵守各州議會制定的有關教育的法律。
相對而言,私立學校基本上不受政府的監管及制約,但家長和教師聯合會對學校的各種決策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私立學校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且不受地域學區的限制,但同時私立學校的入學門檻及學習費用相對較高。
美國的教育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即初級教育、中學教育、 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
1.美國的初級教育一般包含托兒所和幼兒園教育(4 ~ 5 歲)、小學教育(6 ~ 11 歲)。美國的小學一般指學前一年級至五年級,但有部分小學提供教育到六年級,或 是合并中學教育到八年級。
2.美國的中學教育通常包含 2 年的初中 (12 ~ 14 歲)和 4 年的高中(15 ~ 18 歲)。如果學生能順利完成高中的學業,即可獲得相應的高中文憑。較為人性化的是,針對未獲得高中文憑的學生,他們可以參加另外一種證明其高 中水平學業能力的測試,即一般教育發展測試。如果學生通過該項測試,即可獲得相應的證書。
3.美國的大學教育習慣上分為以下三類:兩年制學院,又稱初級或技術學院,這類學校多半為地方社區所舉辦,因而稱為社區學院。
四年制學院,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文理學院或文科學院,另一種是獨立的專科學院。綜合性大學占大多數。
美國著名的常春藤聯盟(即賓夕法尼亞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布朗大學、康奈爾大學、達特茅斯學院)為世界頂尖高校的代名詞,美國眾多的政界要人、商業大亨、各行各業的突出性人才都畢業于此。
美國的綜合性大學充分展示了美國在教育、科技領域的先進性,綜合類大學師資條件優越、歷史悠久、辦學嚴謹、設施健全、學科多樣,吸引了世界各地眾多的學子來美就讀。
4.美國的研究所教育頒發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和專業學位,課程包含碩士課程、碩士后高等教育課程等。
中國每年有超過40萬人選擇出國留學,其中美國是首選目的地,約有33.3萬名中國學生在美國進行留學。美國的繁榮與強大與教育的普及密切相關。“中美兩國在文化上存在巨大的差異,這種文化上的差異導致了兩國在教育思想和體制上的差異。”
首先,兩國教學目標存在明顯差異。
中國初等教育的主要目標是開發學生的智力,一些家長將成績作為評估孩子學習能力的唯一標準,唯分數論。
有些學生對知識接受和傳承,缺乏自主思考。而美國初等教育將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作為主要目標,不提供唯一的標準答案,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發掘個體創造潛能。
其次,兩國采用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
美國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鼓勵他們發揮多方面的潛力和專長。
與中國的標準化高考不同,有特殊技能的學生在美國有機會優先進入名校。而美國的大學選拔制度更加靈活,學生可在廣泛的領域中發展專業技能。
再次,兩國的課程設置存在差異。
相對于中國相對固定的課程設置,美國的課程更加個性化和多樣化,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尤其在大學階段,美國強調學生的實習經驗,許多專業強調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因此學校十分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目的明確的實習機會。
此外,美國還推崇一些不需要教材的課程,如家庭生活課,涵蓋烹飪、手工、陶藝等內容,注重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傳授實用技能。
美國文化教育的高水平奠定了該國在世界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政府通過一系列教育行動提高基礎教育質量,改善學生學業成績,促進教育機會均等。
”我國也大力提倡素質教育,注重培養思想道德素質、個性發展、能力培養、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美國的教育體制反映了其在教育方面的先進性。我國可以通過對比中美在教育方面的差異,取長補短,以更好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