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構成要素;教育的構成要素包括( )
教育形式和活動是多種多樣的,教育的基本形式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教育要素是指構成教育活動的成分和決定教育發展的內在條件。教育活動的參與者、目的、內容、方法以及場所各不相同,但都存在著構成教育活動的最基本的要素。這些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和教育物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屬于人的因素,教育內容和教育物資屬于知識信息和物質條件方面的因素。教育的基本要素存在于所有形式的教育活動中。
一、教育者
凡是對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響的人以及對教育活動承擔教育責任的人都是受教育者。一般而言,教育者主要是指在各級各類學校中具有一定資格的從事專門教育教學活動的人。教師是學校教育者的主體,是直接的教育者。廣義的教育者指對受教育者知識、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指導作用的人,包括各級教育管理人員、學校教育中的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家庭中的家長、社會教育中的起到教育作用的人員。在教育活動中,教育者處于領導、控制和執教的地位。
二、受教育者
凡是進入學習過程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承擔學習責任和接受教育,學校教育中是指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生。在廣義的教育中,受教育的對象非常廣泛,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身份、不分職業背景,受教育者廣泛。在教育活動中,受教育者處于被領導、被控制和接受教育的地位。
三、教育內容
任何教育活動都有具體的教育內容,教育內容是指對受教育者的信息影響及運用這種信息影響的活動方式和方法,即在教育活動中所傳遞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德智體美能行等,即知識傳授、思維方式、文化禮儀、品德習慣、技能技巧、等等。學校教育內容一般表現在教材中,沒有教育內容也無從產生教育活動。教材屬于教育內容的物質載體。
四、教育物質
教育物質資源包括教育場地、設備、教具、器材等,也包括教材。教育物質是現代教育必須具有的教育手段,是實現教育目的的工具。在教育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物質工具和資源更多地引進了教育過程中,教育物質的豐富程度、先進性、優質性直接影響教育的質量,也影響教育的組織形式和教育環境等。(李志民,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