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學生創業 > 正文

    關鍵詞教育,關鍵詞教育怎么樣

    2023年即將過去,我們根據周刊重點內容梳理出了推進教育家辦學的10個“關鍵詞”,一個“關鍵詞”代表著學校發展和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它們分別是心理安全、家校共治、傳承、校園空間、柔和、細節、留白、賦能中層、激發活力、競合。文中提到的校長和學校所進行的思考、改革和創新,讓我們看到中國教育發展的希望。

    ————————————————

    1. 心理安全

    近年來,“青少年抑郁”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讓青少年遠離抑郁,守護他們的心理安全,學校責無旁貸。學校如何給青少年提供一個安全、快樂、包容并具有參與性的生活環境?

    學校要賦予學生“選擇”的權利。北京四中原校長劉長銘認為,教育者首先要從“什么值得教”入手,允許學生選擇,從學習的內容到學習的方式,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點燃其學習的熱情,這才是教育應當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學校要舍得時間讓孩子去“揮霍”,自由玩耍。北京中關村三小原校長劉可欽與劉長銘不謀而合,都特別重視學生的“自由游戲”,給學生時間和空間“瘋玩”。因為,這是兒童走向社會的必經途徑和必要準備,缺少了這樣的過程,孩子就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玩”,并不是多余的。

    學校要構建靈活多樣的“學習社區”,給學生提供“交往便利”。中關村三小把不同年齡的學生放在一個更大的學習單元中,形成家庭式學習生活基地,讓學生可以和其他5個年齡段的學生建立穩定的學習同伴關系。

    學校教育要鼓勵合作,淡化競爭。好的教育生態需要互助合作的人際關系,過分強調競爭會造成生生、師師、師生之間的關系緊張,帶來心理壓迫感。

    當然,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學校、家庭、社區、醫療機構以及媒體形成有機聯動,重點提高教師和家長群體的心理健康素養。

    ●相關內容詳見:

    《養好地,莊稼才會長得更好——構建良好的學校教育生態》2023年1月4日第919期

    《如何讓學校變得溫暖與安全》2023年1月11日第920期

    《守住孩子的幸福》2023年11月1日第955期

    2. 家校共治

    在傳統觀念中,教育二字往往只與學校有關。近年來各種研究越來越表明,家庭教育十分重要,過去被嚴重低估了。從某種程度上說,家庭教育是“土壤”,學生成長之根在家庭。因此,家校共治,重新定位家校關系,成為當下學校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

    廣東省深圳市百仕達小學提倡和幫助家長積極參與孩子的成長,希望家長把陪伴孩子閱讀、運動和社會實踐視為理所當然的家庭生活方式。

    福建省廈門市金安教育集團金安校區成立了“家校共治研究中心”,意在創建學校、家庭、社區共治共育共享的新型學校文化:家長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學校成長的參與者、監督者、提供者。家長既是學校的“客戶”,也是學校教育工作的“合作伙伴”,還是學校工作質量的評價者和學校聲譽的傳播者。

    家校共治不是城里人的專屬權利,浙江省平湖市鐘埭中心小學地處農村,部分家長文化水平不高,但學校誠摯邀請有特長的家長進課堂當助教,讓他們找到了育兒的自信。

    事實證明,家校共治提供了家長與教師溝通的平臺和機會,構建了家校良好合作的基礎,給家長賦能,讓學校教育事半功倍。

    ●相關內容詳見:

    《我們期待這樣的家長》2023年3月8日第926期

    《“一核五圈”家校共治》2023年8月23日第946期

    《“土壤”修復計劃》2023年10月25日第954期

    3. 傳 承

    不論主觀上是否愿意,任何發展都發生在對過去的傳承之中,做不好傳承,也不利于創新。

    對于一所學校來講,傳承不是對過去的復制和全盤接受,而是不斷鏈接沉睡的歷史與當下鮮活的教育教學,讓曾經在這所學校學習和生活過的所有人與事跨過時間的河流,共同助力學校的發展。

    浙江省杭州市勝利小學發動全體師生參與400多年校史的挖掘,把校史做成一系列活動,進而融合成一個主題課程,讓學生真正回到歷史現場。校史不但成為學校的文化品牌,而且切實成為師生成長的重要精神資源。

    中國的現代學校誕生于晚清,至今許多學校已經走過百年,百年歷史對于學校來講無疑是一個寶藏。學校管理者如何傳承歷史,讓校史走出校史館,走出書本,真正成為師生成長的精神滋養之源,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相關內容詳見:

    《“愛的教育”百年實驗路》2023年3月29日第929期

    《百年銀杏金滿地》2023年4月5日第930期

    《讓校史成為學校的獨特“IP”》2023年11月8日第956期

    4. 校園空間

    有的校園,人一走進去就覺得很舒服,一些空間吸引你想坐下來,不知不覺把你帶進思考或學習的狀態。好的教育離不開空間設計的有力支持。

    如何通過設計把“死”的建筑變為“活”的學習空間?如何讓空間設計承載更多的教育內涵?

    北京四中雄安校區校長黃春認為,學校空間到底該怎樣設計,不是校長或建筑師可以閉門造車就能想明白的,需要回到問題的原點——學生去學校干什么。學校空間應該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我們要用“孩子的眼光”去換位思考,去親身體驗,答案未必是唯一的,但必須是真實的。

    比如,學校圖書館應該是一個多功能場所:藏書、借書、讀書之外,還可以做演講、聽講座、開沙龍、辦展覽,還可以提供一個角落供人坐下來歇歇腳、喝杯茶……功能越多,來的人就越多;來的人越多,圖書館的價值就越大。

    比如,中小學校園里的運動場館理應與專業場館有所區別。因為中小學生的身體發展、健康發展與專業運動員的身體訓練有所不同,因此學校里的體育場館未必越專業越好。

    比如,教室是教師和學生共同讀書學習的地方。也就是說,它只需要是一個書房,就足夠了……

    不同的空間設計背后是不同的教育理念在支撐。好的教育從空間設計出發,并在相應的空間中落實。

    ●相關內容詳見:

    《學校圖書館該是什么模樣》2023年5月10日第935期

    《校園里的墻這樣“說話”》2023年5月17日第936期

    《食堂也有尊嚴》2023年5月31日第938期

    《學校體育場館未必越專業越好》2023年6月7日第939期

    《教室的使命》2023年6月14日第940期

    5. 柔 和

    一個教師選擇嚴厲地對待學生,一個校長選擇嚴格地管理教師,對“違規者”進行警告乃至懲罰,這樣做好像并沒有錯,但是否能促使學生或者教師的成長?如果換一種使他們感覺更舒適、更有溫度的處理方式,效果是否會更好?

    對外經貿大學教師胡少卿認為,柔和的力量是真正的軟實力,是一個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指標。如果把社會生態喻為土壤,柔和的力量就是水,如果土壤不能飽含水分,其中能生長的東西就很少,最終將變為沙漠;如果把社會生態喻為摩天大樓,柔和的力量就是可以讓高樓擺動幅度達1米的阻尼器,沒有這種設施,高樓將在風暴中損毀。因此,教育不可輕視甚至無視柔和的力量,教師應該盡可能去理解學生并喚醒其內在力量。

    同樣,在學校管理中,規章制度必不可少,但僅僅按照規章制度辦事是遠遠不夠的。師生都需要被喚醒和激發,控制遠沒有欣賞、寬容來得有效。江蘇省南京市瑞金路小學與河南省開封貞元學校的實踐證明,這樣的管理也許不會立竿見影,在此過程中大家都在彼此“試探”、彼此感受、彼此磨合,當真正實現彼此的理解與信任時,教師的工作就會實現一種真正“自在”的狀態。

    ●相關內容詳見:

    《柔和的力量》2023年4月26日第933期

    《溫暖的學校管理》2023年5月10日第935期

    6. 細 節

    校園里,無數的細節組成了師生生活的日常。仔細審視這些細節,你會發現它們背后蘊藏著一所學校的文化和師生對教育的理解、認知與創造。

    有學生說希望舉辦個人畫展,陜西省寶雞高新鳳師實驗小學校長李曉萍不僅點頭答應了,還詢問學生如何辦、需要學校做什么。為了讓學生的想法得到更多支持,該校有了“我為‘鳳園’發展出主意”“我與校長面對面”“小隊員大議案”等活動。

    抓管理、促實效,有什么好“抓手”?陜西省寶雞高新第三小學嘗到了“清單制度”的甜頭。大到冗長的學校工作計劃、部門工作設想,小至思政大課、體育大課的策劃等,統統都用清單表達,列出工作流程、注意事項、時間階段、最終成果等。清單的使用讓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效率越來越高。

    校園標語寫給誰看?江蘇省東臺市安豐鎮小學原黨支部書記吳夕龍認為,標語應主要針對教師和學生,要簡潔、明快、直白,直抵師生心靈,可以發動師生“原創”。

    學校管理中還有許多細節值得審思,包括學校微信公眾號為誰而辦、食堂菜譜由誰來定、班主任坐班與否……細節審思是一種習慣、一種眼光,更是一種智慧。

    ●相關內容詳見:

    《不斷打開教育的邊界》《大管理與小細節》2023年5月31日第938期

    《學校管理中的“關鍵因子”》 2023年6月21日第941期

    7. 留 白

    走進一些校園,你會發現墻面五彩繽紛,各種角落設置得琳瑯滿目。看起來熱鬧,但總覺得少了屬于學生自己發揮和展示的空間。

    在安徽省舒城縣城關第二幼兒園,班級公約、游戲規則由孩子自己制定,規則提示板塊由孩子自己設計,放在什么地方通過討論決定。包括種植園里種什么蔬菜、養什么小動物、哪個地方應該有小柵欄、觀察記錄如何填寫,諸如此類,大家共同商量。經常聽到一些園長(校長)要求教師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園長黃海清則提醒,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有些事情即使孩子暫時不會,也要鼓勵他們多嘗試,教師要懂得“狠心”和“忽視”,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潛能。

    除了空間上的留白,也需要給師生時間上的留白。

    觀摩一些優質課、展示課你會發現,教師一味地追求教學設計的完整、教學目標的實現,但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主體——兒童。其實,不妨讓教學的空間舒朗一些,淡化一些教學的“技術性”,更多關注教學的“價值”;不妨讓教師的提問更開放一些,放棄“唯一性”和“精確性”,更多關注孩子的探究、體驗、思考甚至質疑。

    河南省鄭州市鄭中國際學校小學部規定,學生每天有“60分鐘自主鍛煉時間”,學校沒有統一要求所有學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到達訓練場地,也沒有統一規定運動項目。本以為放開后會很混亂,沒想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校還有“80分鐘無師社團”,今年學校鼓勵學生成立無師社團,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校長楊珍球認為,有了這樣的“引子”,一定會觸動更多孩子思考:我喜歡什么?我不要什么……以此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留白,讓師生在自由釋放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價值。

    ●相關內容詳見:

    《教育須“留白”》2023年5月24日第937期

    《為師生找“整段時間”》2023年11月8日第956期

    8. 賦能中層

    中層起著上傳下達、承上啟下的協調銜接作用,是把學校工作落細、落實、落地的重要力量。

    如果不能很好地給中層定位和賦能,中層往往會變成“夾層”,甚至導致學校“斷層”。

    江蘇省東臺市頭灶鎮小學注重打通“夾層”、消除“斷層”,唱好賦能中層的“三字訣”。其一是“信”,即相信。校長在選人用人上堅持德能標準,也要有發展眼光,相信中層可以從“0”到“1”,等待中層從“1”到“N”;其二是“護”,即愛護。工作中如果存在問題,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首先應自我問責,不能將板子全打在中層身上。其三是“給”,即給予。10多年來,在榮譽表彰方面,學校把管理的相關評先評優指標優先給予中層,同時積極為中層拓展進步空間。

    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實驗小學則注重提升中層的兩項能力——教育教學能力和管理能力。在選拔中層時,學校有一個基本條件,即必須是優秀班主任或教學能手。哪怕總務主任,至少也要是區級教學能手。他們認為,學校的中層首先是教師。中層要一手抓教學一手抓管理,為此,學校所有教學活動,中層無一例外必須參加。管理工作與教育教學沖突時,優先保證教育教學,但也要兩不誤。

    ●相關內容詳見:

    《打通“夾層”,消除“斷層”》《“一二三四”促成長》2023年8月16日第945期

    《學校中層突圍策略》2023年11月1日第955期

    9. 激發活力

    一所好學校,師生肯定是充滿活力的。當一個人感覺到被看見、被認可、被重視時,會迸發出無限的活力。因此,學校管理者的任務是看見他們,并適時做好激勵。

    安徽省合肥市臨泉路第二小學堅持將“即時評價”進行到底,任何一項工作結束后,第一時間召開復盤會,復盤中見人見事,“表揚用喇叭,批評用電話”。同時,學校還將工作群升級為“激勵群”,在群里他們從不吝嗇自己的點贊。

    持續的活力來源于不斷的自我認知。該校啟動了“品牌教師”培養計劃,幫助教師“認識自己”。引導教師或“從自己的痛開始研究”,在“避短”中發展,因為問題就是課題,痛點就是生長點;或盯住自己的長處,持續修煉自己的技能點,“一招鮮”也可以闖出“一片天”;還可以從興趣出發,專注且持續地去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就這樣,越來越多的教師踏上了自我覺醒之路。

    江蘇省張家港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有一門課程叫“私人定制”課程,兒童節,愛好折紙的內向男孩舉辦了自己盛大的“私人定制恐龍展”,吸引許多人駐足觀賞,隨后以此為源頭的一部定格動畫——《恐龍世界》登上了央視少兒頻道。這樣的案例在該校比比皆是。至今,“私人定制展”舉辦了300多期,300多個孩子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舞臺……看見非常優秀的孩子,同時也看見“微小”的存在,運用強大去幫助“弱小”,這樣的價值觀讓許多學生擁有了原本該有的活力。

    ●相關內容詳見:

    《我們的眼睛從來不會緊盯“優秀”》2023年4月26日第933期

    《再平凡,也可以有自己的品牌》2023年9月20日第950期

    10. 競 合

    學校生活中的考試、評比、競賽等往往會使學生面臨“你上我下”的局面,不少學生因此屢受“挫敗”。一個學生的成長本不該成為另一個人成長的阻礙。面對這種情況,學校如何盡量鼓勵學生合作,淡化競爭?

    重慶市兩江新區童心小學教育集團每個學期都會以原生態作品展覽的方式呈現兒童的創作成果。不僅僅是美術學科,也不僅僅是學科學習,凡是兒童參與的課程實踐和項目活動,學校都會用原生態展覽營造一個可見、可觸、可感的教育場景,讓每個兒童都能在其中見己見人、見物見心,看到自己的學習與成長變化,也為同伴與團隊的共進感到欣喜,在自然而然的展示性評價中順勢生長。

    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七彩云南小學打破了傳統運動會的做法,把“冬運會”改為“健身樂”活動,重在一個“樂”字,就是讓師生以及家長享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還特別突出“人人參與,個個優秀”。因此,學校取消了許多個人的單項競賽項目,取而代之的是集體的游戲類快樂運動項目,如擲保齡球、運足球繞桿、攻城略地等。校長彭文沖認為,教育應該讓學生之間少一些競爭,多創造互幫互助的機會,形成學校良好的校園生態圈。

    當然,評比和競爭并不必然帶來傷害,關鍵是怎樣評比、怎樣競爭。比如,讓評價由“標準統一”走向“標準多維”,由“主體單一”走向“主體多元”,由“結果唯一”走向“結果多向”,讓學生在類似評比的過程中收獲對自身的科學認知,或許才是教育者真正應該做的。

    ●相關內容詳見:

    《在自然而然的評價中順勢生長》《珍視每一個學生》2023年2月22日第924期

    《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路結伴前行》2023年3月1日第925期

    《中國教師報》2023年12月27日第10版

    作者:本報記者 馬朝宏 崔斌斌 綜合整理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668528.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高清特级毛片|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污污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四虎影视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丰满大白屁股ass| 国产精品第12页| 国产精品好好热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观看| 日本一道一区二区免费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激情综合丝袜美女一区二区|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门国产乱子视频观看|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久久肉| 91传媒蜜桃香蕉在线观看| 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添天天欢公交车| 中国凸偷窥XXXX自由视频| 日本乱码视频a|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欧美夫妇交换完整版随便看|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 tube人妖多泄精妖精| 巨龙肉色透明水晶丝袜校花| 中文字幕第一页亚洲| 日本大片免费一级| 久久精品日日躁精品|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7| 亚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日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高清有无| 欧美黑人又大又粗XXXXX|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男女一进一出无遮挡黄|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高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