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教育云平臺服務(山東省教育云平臺服務怎么進入個人中心)
魯網6月26日訊6月24日,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濰坊市2024年高考志愿填報及生涯教育服務平臺啟用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人
劉海濤 市教育局二級調研員
宋炳華 市招生考試研究院黨支部書記、院長
竇明東 市招生考試研究院副院長
2024年濰坊市普通高考基本情況
今年濰坊市普通高考報名考生共9.8萬余人,其中春季高考2.4萬余人,夏季高考7萬余人。全市共有近2000人兼報了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實際參加夏季高考統一考試考生6.9萬余人。
全市共設15個考區、35個考點、2300多個考場。考試工作人員和保障工作人員約1.38萬余人。
關于考生志愿填報服務
1、升級志愿填報參考平臺
為全市學生高考志愿填報提供更全面的數據支持和信息保障,市教育局升級了志愿填報參考平臺。平臺以大數據庫為支撐,以生涯測評為依據,以為基礎,以教育體系資源為紐帶,努力滿足考生高考志愿填報、高中選科需求。
“志愿填報”模塊可根據考生理想地區、學校類型、心儀專業提供定制化的專業推薦,結合生涯測評的考生優勢特點和學校歷年錄取情況,給予考生綜合性參考。還可根據考生高考分數、選科及位次,快速篩選出可供選擇的院校及專業。
2、高考志愿填報專家團隊建設
為做好新高考改革的政策宣傳和志愿填報指導服務,深入推進新高考綜合改革,濰坊市繼續延續往年的做法,組建起由147名專業人員參與的高中生涯規劃咨詢服務團隊。
團隊將重點做好政策宣傳、志愿填報、生涯規劃等工作,通過開展現場咨詢、電話咨詢、集體宣講等不同形式的志愿咨詢服務活動,努力為廣大考生、家長服好務。相關人員信息將通過新聞媒體及時向社會公布,為考生免費提供暢通、詳細的咨詢服務,歡迎廣大考生和家長聯系咨詢。
3、知名高校鳶都行活動
市教育局于2024年6月26日-6月30日聯合中國教育在線發起全國知名高校走進濰坊高中系列公益咨詢活動,為高校和高中之間搭建線上線下的交流平臺。
屆時,廣大考生及家長可與高校招辦負責人面對面互動交流,了解高校招生信息,以及不同高校的文化、特色和專業設置,從而進一步合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人生道路。
高考填報志愿一直是考生和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請問在填報志愿時,在哪些方面需要重點關注?
宋炳華答:2024年我省普通高考志愿實行網上填報,考生須關注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網站,了解我省有關招生政策,關注有關高校的官方網站,認真閱讀《招生章程》,并按有關要求、規定程序和時間完成高考志愿填報。為方便考生填報高考志愿,現就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一是根據教育部有關要求,2024年高考按照新的專業選考科目要求進行報考。考生等級考考試科目須與《2024年山東省普通高校招生填報志愿指南》中招生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相符。最主要的變化是,有的專業對物理、化學選科作了關聯要求。
二是關注高校對招生專業的特殊要求。一般來說,高校對專業的特殊要求,在專業名稱及備注信息中已經明確標注,但是也有的高校在招生計劃中并沒有明確專業特殊要求,特別是對考生的畢業類別、性別、政治面貌、外語語種、單科成績等具體要求,請填報志愿前認真閱讀所報考高校的招生簡章。
三是報名參加強基計劃、本科綜合評價招生等特殊類型招生的考生,需根據高校規定按時參加學校測試。部分夏季高考招生院校對外經貿、對外貿易、科技外語及各種專門用途外語等專業有口試要求,考生報考此類專業需有外語口試成績。
四是在我省招生的軍事院校專業均為本科計劃,考生在填報軍校志愿時應根據自己身體等條件填報對應專業。公安、軍事等招生類型有政治考核考察、體檢面試等要求,政治考核考察相關事宜請咨詢縣(市、區)公安、兵役機關。
五是報考省屬公費教育類別的考生要關注定向分配履約年限等內容。報考公費師范生的,要詳細了解省教育廳公布的實施辦法和教育協議書,具體可登錄省教育廳網站查詢。報考公費醫學生、公費農科生的,請仔細閱讀教育協議書和本年度招生錄取文件,教育協議書請分別登錄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省農業農村廳網站查詢。
六是今年我省新增定向培養文物全科人才招生計劃,由山東大學招生培養,專業為考古學,計劃為60人。文物全科人才在普通類常規批次錄取,錄取時,文物全科人才志愿作為常規批96個平行志愿的組成部分投檔錄取。
七是今年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本研銜接公費師范生教育政策有變化。在原有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免試攻讀非全日制教育碩士的基礎上,支持國家公費師范生免試攻讀全日制教育碩士,之后再履約任教。
八是特殊類型批中高校專項計劃招生,考生所報志愿必須與取得資格高校及專業一致。考生填報志愿前務必仔細查閱相關高校專項計劃招生簡章,了解所報考高校專項計劃的具體錄取及專業分配原則。
九是考生要注意自己的體檢結論是否受限。考生體檢告知書“政策提醒”欄,關聯了體檢結論受限項目的內容,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學校可以不予錄取”和“學校有關專業可以不予錄取”的受限結論,防止因體檢原因被學校退檔。另外,也要查看報考院校的招生章程,是否有對身體條件的特殊要求。
十是高考志愿填報分批分段進行,請考生務必在規定時間內登錄“山東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信息平臺”進行志愿填報。考生在規定時間內最多可以修改5次志愿信息,并以最后一次填報(修改)提交的信息為準。為確保公平公正,志愿填報時間結束后,不再受理考生補報志愿申請,也不允許考生修改、放棄已填報的志愿。
生涯教育服務平臺作為濰坊市生涯規劃教育發展的一個亮點,它的主要功能有哪些,考生和家長又該如何去使用呢?
竇明東答:考生及家長可通過手機瀏覽器登錄濰坊教育云平臺,輸入濰教云賬號及密碼信息,登陸濰教云平臺,選擇資源—市級資源—學生職業生涯資源,即可享受濰坊市生涯教育服務平臺的所有功能,主要包括:
一、高考志愿填報智能篩選功能。考生選擇升學規劃—志愿篩選,輸入自己的高考總分、位次及選科信息,平臺即可采用先進的云計算技術,基于山東新高考大數據信息,快速篩選出可供考生選擇的院校及專業,幫生匹配專業,實現科學擇校、填報參考。考生歷次填報數據還會記錄在檔、保存在個人中心,便于隨時查看、分析。
二、升學規劃功能。考生和家長可一站式查詢國內高校、專業、職業信息,便于對升學信息有較全面了解,助力志愿填報、升學決策。具體包括:
1.高校數據庫。匯集全國2800多所高校信息,學校信息頁面包括學校屬性、簡介、開設專業、錄取要求等信息。高校數據庫實現按地區、學校類別、辦學性質、學歷層次等不同屬性查詢。
2.職業數據庫。整理了教育部公布的2015版《中國職業分類大典》中常見的700多個職業,職業頁面包括職業概括、職業內容等信息,幫生了解不同職業,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
三、生涯資源功能。根據不同學齡段 ,設計開發了服務小學、初中、高中、中職不同用戶群體的生涯測評系統,提升自我認知、更好地了解自我,在內驅力方面更好地自我成長。系統包括興趣測評、多元智能測評等多種類型的測評量表。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要求選擇對應的測評進行評測,對于已進行的測評平臺會自動收錄到該學生的中。
四、生涯測評功能。考生可建立個人的生涯發展檔案,包括基礎信息、測評信息、生涯學習記錄。檔案主要有檔案概括、添加記錄(活動)、活動反饋、生涯報告、學業檔案等板塊,考生能夠把個人關于生涯規劃的各種信息有效記錄下來,方便過程和生涯目標回溯,對于在平臺內進行的生涯課程的學習、生涯測評等內容,平臺也會自動記錄到檔案中。
近年來,社會上有機構或個人通過各種方式,向考生和家長開展志愿填報指導活動并收取高額服務費,在這方面,需要提醒考生和家長注意些什么?
竇明東答:首先向大家分享考生和家長志愿填報可采取的七條正規、有效途徑:
一是利用濰坊市生涯教育服務平臺,通過“志愿參考”功能,依據高考分數、選科、位次及個人意愿等篩選出的可供選擇的院校及專業等信息,考生可以參考;
二是電話咨詢濰坊市生涯規劃及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服務團隊,向具有志愿填報經驗的專業指導老師尋求意見;
三是參與知名高校鳶都行活動,利用與高校面對面的交流機會,詳細了解專業設置、未來發展等信息;
四是考生及家長自主學習、研究志愿填報的具體規則、相關要求、變化趨勢的內容,從個人和家庭實際出發,做到心里有底、填報有“術”;
五是從教育部官網了解最權威、最專業、最全面的志愿填報信息,例如學習6月19日公布的“2024年高考志愿填報十問十答”即可對志愿填報建立最基本的了解,還可通過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中陽光志愿、招生章程等分類進一步具體了解;
六是從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官網、微信公眾號了解,包括招生政策、志愿填報日程安排、填報入口、注意事項等具體要求;
七是從各高校的門戶網站了解不同高校的歷史背景、重點學科、專業設置、招生計劃、招生章程等內容,還可通過分析往年招生計劃、位次要求等提高志愿填報科學性;
其次,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謹慎對待市面上的各類志愿填報指導服務,切勿輕信“高價”指導咨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志愿填報風險。
一、對“內部數據”提高警惕。一些機構或個人宣稱擁有所謂的“內部大數據”,能夠“精準定位”,實際上都是收集的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發布的當年高考成績統計情況和近年來各高校錄取分數情況,并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數據”,請考生和家長注意辨別。
二、對“專家團隊”慎重選擇。一些機構會打出“權威專家團隊”等旗號,以此增加自己的權威性,博取考生和家長的信任,收取高價服務費。但實際上這些機構和個人可能并不具備相關資質和經驗,有的甚至是臨時招募的社會人員,按照總部提供的“臺詞”給考生和家長開展所謂的“輔導”。家長購買這些機構的服務不僅花了冤枉錢,而且對志愿填報作用有限。
三、對“特殊渠道”保持清醒。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通過設立報名處和咨詢電話、假冒高校招生工作人員等,謊稱可以通過“內部指標”“機動計劃”“計劃外補招”“降分補錄”等說法實施詐騙。
四、將渲染焦慮拒之門外。一些志愿填報指導機構利用強調某些專業的就業前景,制造“熱門專業”的假象,或發布所謂的“專業排名”,以此來吸引考生購買服務。這種“專業決定論”,刻意渲染出焦慮氛圍,有的考生聽信這類指導,盲目追求“熱門專業”,結果入學以后,發現自己根本就不喜歡、不適合所報考的專業。
五、認清不同教育區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急于上大學的心理,故意混淆普通高等學歷教育與其他教育形式之間的區別,以自考助學班、網絡教育班、國際合作辦學等入學通知書蒙騙考生及家長。部分辦學機構打著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幌子,實際招收其他教育形式的學員。
六、謹防志愿遭篡改。考生高考志愿是高校錄取的重要依據。惡意篡改將導致考生無法被心目中理想的高校錄取。在此也提醒廣大考生,要增強防范意識,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號、考生號等個人信息和志愿填報系統密碼等登錄信息,不要泄露給他人,防止志愿被他人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