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房產(趣房房產)
頭條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祝大家節日快樂!
有感于與頭條朋友的互動,總想寫點什么,但又不知道寫些什么好。思來想去,還是寫些與房地產相關的東西吧。房地產包含的內容很多,有些東西比較深奧,但艱澀難懂的東西是專家和學者的專利,對于我們這些普羅大眾來說,還是通俗易懂的東西比較易于理解和接受。于是,我就準備就與朋友的互動中的一些方面和問題寫一些東西。
因為不是那么艱澀難懂,故取名為“趣說房地產”,因為不知道最終會寫哪些方面和哪些問題,故在標題后面加了“(一)”,也就是說以后會陸陸續續的有“(二)”“(三 )”等。寫這些全憑興趣,有不正之處還望頭條好友們多多指正,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言歸正傳,今天開篇第一節,咱們就談談“房地產”。房地產由三個字組成,分別是房、地、產。房,代表房屋和建筑。地,代表土地。產,代表產業、財產、資產、價值。三者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由土地和建筑構成的資產。衣食住行是人們的基本需求。人們在吃飽穿暖后,必然會追求居住和出行需求,這就會形成房地產業。
在周朝時,商人分為行商與坐商。所謂行商就是在規定時間內進入都城販賣商品的貨郎擔,而坐商指的是在都城內有固定店鋪的商人,西周政府僅向坐商征收一種名為“廛布(錢)”的稅。周代典籍《禮記·王制》中就有“廛,市物邸舍,稅其舍而不稅物”的記載,可見這是歷史上最早有關“房產稅”征收的條例。西漢承襲這一傳統,向百姓征收名為“貲算”的賦稅,其稽核的標準也是按照房屋及田產為統計對象的。說明在周朝的時候,房產已經作為一種商品開始在市場上流通了。
福利分房
我國內地房地產的真正起源最早要從1981年算起,借鑒香港和澳門的房地產經驗,當時廣州和深圳開始搞房地產試點開發。在那以前,我國國內并沒有商品房開發,房子是實行分配的,根本沒有房地產市場。1992年,鄧小平在深圳視察后,發現特區經濟試點的很好,其中房地產開發非常成功,于是老人家便吹響了在中國搞房地產的號角,從此房地產開始由東南沿海逐步走向全國。
吹響改革開放的號角
我國房地產業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1993年的海南房地產泡沫,使得國家對房地產業停止銀行貸款,其結果就是從1993年下半年到1998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產業始終萎靡不振。
(2)、1998年下半年,國家取消福利分房制加上國家對房地產管控政策的放松,房地產又開始向上發展。1999年到2003年,房地產業又迎來了高速發展期。
(3)、2003年到2007年,房地產業隨著國家調控政策的影響,也處于漲漲跌跌的不穩定狀態。
(4)、2008年借助北京奧運會和金融危機后國家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房地產又迎來了一個高速發展期,從2008年到2015年我國基本都處于這樣一個時期。
(5)、2015年至今,房地產處于平穩期,國家開始大量去庫存。
去庫存,保民生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百姓居住的問題解決了,人民才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