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住改商;房屋住改商有什么好處
來源:【海博TV】
點擊上方圖片,即可報料
位于福州市中心的衣錦華庭小區是一個20多年的老小區,然而近日卻有觀眾給《現場》欄目反映說,這里明明是住宅性質的小區,卻有很多單元房被租作商用,小區里開有汗蒸館、美容會所、健身館、公司等。那么,小區內“住改商”究竟合法嗎?
“住改商”到底邊界在哪?“汗蒸館”開業初期引來小區居民擔憂
11月15日,《現場》記者來到福州鼓樓區衣錦華庭小區,小區居民說,這里有一家對外經營多年的汗蒸館,他們擔心有安全隱患。
記者調查發現,小區里不光有汗蒸館,還有公司、健身館、美容會所。小區居民表示,小區里有不少租作經營場所的單元房,除了1號樓外,其他幾棟樓每層都有二三十戶,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
律師: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應由有利害關系的業主一致同意
小區住宅改為商業用的情況是否合法合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九條明確規定,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如果要改也有嚴格的條件限制。
這些商戶是否都通過了相關部門的審查?記者登陸企查查,輸入了這家“納米汗蒸”館的所在地址,發現查詢結果登記的是一家名為福州市鼓樓區艾然美容店,而且地址顯示的是店面,而不是住宅樓里的單元房 。
除此以外,《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九條要求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了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定外,應當由有利害關系的業主一致同意。
那小區“住改商”是否經過利害關系的業主一致同意呢?業主出示了一份小區業主群的聊天記錄,從聊天信息看,至少有15位業主持反對意見,其中就有樓上樓下的住戶和鄰居。
小區物業:正在摸底小區“住改商” 小區居民:物業并非不知情
許東律師認為,小區物業作為小區的守護者應該發揮作用,使得小區的秩序能夠規范起來。在11月14日的采訪中,福州市鼓樓區衣錦華庭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己是剛來的不了解情況。目前物業正在對小區“住改商”的情況,進行摸底。
然而,小區居民卻告訴記者,小區內有多少“住改商”的情況,小區物業應該是清楚的。因為小區沒有安裝一戶一表,都是靠物業手工抄表做賬,物業會對“住改商”的租戶按照商業水電費收費,所以,哪家是“住改商”的情況,他們都有登記。那么對此,福州市鼓樓區衣錦華庭小區所在的社區、街道,又做何回應呢?
合作“住改商”盤活閑置房屋應合規合法確保安全
記者給小區所在的街道、社區值班人員留下了聯系電話,希望能夠了解衣錦華庭小區“住改商”的情況。截止到11月16日中午12點,記者并沒有收到回復。小區居民表示可以理解小區業主為了利用空閑資源賺取租金收益,但前提是要保證小區大多數業主的利益和安全。
律師表示,對于受到“住改商”侵擾的其他業主,目前可以先采取行動,將相關業主、物業使用人起訴至法院,以制止其“住改商”的行為。
餐館、公司、工作室......這些本該出現在商業區的商鋪,卻有不少“藏身”在城市的住宅區里,雖然有些可能給業主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給住戶的生活帶來了安全隱患。關于“住改商”,各界一直在關注。省政協委員張榮濱曾提出了《關于加強對非法“住宅商用”進行專項整治的建議》,2023年6月30日,福建省住建廳做出答復并表示,下一步省住建廳將積極配合市場監管、自然資源等部門規范“住改商”行為,重點做好加快推進相關立法和專項治理,以及強化物業依法服務,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我們希望,民眾的呼聲能被重視,政協委員的這份建議和回復能真正落到實處,各個部門能齊心協力,讓“住改商”有邊有界
。
來源:福建臺融媒體資訊中心《現場》
記者:趙潞、薛浩然
編輯:陳馨凝、林婉瑩
審核:李鴻宇、王瀅
本文來自【海博TV】,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