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房產中介-千家房產中介官網
(原標題:挪用二手房首付款潛規則行不通了 哈爾濱多家地產中介老板或跳樓或跑路)
近期,在黑龍江哈爾濱工作的王先生向上游新聞記者反映:他在哈爾濱購買一套二手房時,被要求首付款必須交給房產中介才能辦按揭貸款。然而在銀行貸款獲批后,他找到房產中介辦理手續時,對方卻稱手頭沒錢,老板跑路了。
2月27日晚,易房地產總部人去樓空,掛出“此房出賣”的牌子。攝影/記者 張瑩
上游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首付款交給房產中介被其隨意挪用,是哈爾濱房產中介行業長久存在的潛規則。而去年年底,黑龍江省政府出臺文件,所有備案資金都要存入銀行監管賬戶,這導致房產中介無法再挪用資金周轉,多家地產中介為此資金鏈斷裂,老板們有的跳樓,有的跑路,眾多購房者的購房款追討無門,落得“錢房兩空”,使潛伏多年的危機總爆發。
65萬元購房首付款被挪用,購房者錢房兩空
王先生今年31歲,老家在哈爾濱農村。王先生告訴上游新聞記者,此前他一直都是租房住,連結婚都是在出租屋中,感覺特別虧欠妻子。也正是因為沒有房子,無法上戶口,兩人結婚多年也遲遲不敢要孩子。
2018年,工作多年的王先生省吃儉用攢下一筆錢,在父母的補貼下,計劃購買一套二手房。通過哈爾濱市巨業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稱巨業地產)的介紹,他很快就看中了一套房子。王先生稱,2018年10月,他通過微信支付和轉賬的方式,將包括定金、首付款在內的65萬元,轉到巨業地產法人谷艷萍的私人賬戶中。
“我曾經提出來,要把首付款打到資金監管賬戶中,但是卻被該中介以各種理由拒絕。由于巨業地產是十多年的老店,再加上其他購房者也都是如此操作,我就妥協了。”王先生說,“我也是抱著僥幸心理,覺得自己不會那么倒霉吧。”
巨業地產簽約中心擺放的打款賬戶,均為法人谷艷萍的個人賬戶。受訪者供圖
但王先生擔憂的事還是發生了。2018年12月29日,中介經紀人聯系王先生稱,巨業地產公司的老板卷錢跑路了,錢要不回來了。當王先生趕到巨業地產總部后,現場已圍滿了購房者。他們的情況與王先生一樣,首付款被中介公司挪用了,現資金不知去向。當日,購房者們集體前往公安機關報案。
如今,王先生夫妻“錢房兩空”,只能再次回到出租屋居住。王先生說,幾年的積蓄全都沒了,還欠下了外債。不僅如此,他還要扛著壓力安撫家中老人,“心里特別疲憊,也不知道能堅持到什么時候。”
百余名巨業地產維權者登記信息。攝影/記者 張瑩
地產中介法人失聯,警方證實為跳樓自殺
上游新聞記者通過“企查查”搜索發現,哈爾濱市巨業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28日,已經營了十余年,在哈爾濱全市范圍內共有80多家分店;法定代表人為谷艷萍,出生于1980年。
2018年12月底,哈爾濱巨業地產老板跑路的消息,逐漸在網絡上發酵擴散,與此事相關的受害者紛紛報警,并自發組建了微信維權群。
上游新聞記者看到,兩個“巨業微信維權群”人數已經超過900余人,群成員需備注個人購房情況。群里的維權者告訴記者,這還不是全部被騙的購房者,因為有好多人還不知道自己被騙,這兩天維權群里還在不斷進人。
據購房者自行統計數據顯示,維權者多數是已交了定金或首付的買家,金額2萬至上百萬不等,金額最高的一筆達300萬元。根據購房者提供的信息計算,目前被卷走的首付款金額,已超6000萬元。
至于巨業地產法人谷艷萍的去向,經黑龍江肇東警方確認,谷艷萍已于2018年12月27日在老家肇東跳樓自殺。目前,哈爾濱市警方已對巨業地產立案偵查,巨業地產總部已經被查封,并被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黑龍江)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一片狼藉的易房地產辦公區。攝影/記者 張瑩
有房地產中介老總主動承認詐騙 購房者入住辦公區
上游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在巨業地產事件的連帶效應下,幾乎同時,哈爾濱的多家房地產中介,也爆出侵占挪用購房者首付款問題。
根據維權者所提供的視頻顯示,一名男子自稱是易房地產公司的法人魏猛剛。“我承認我詐騙了,你要愿意告就告,反正我現在沒錢。”魏猛剛稱,從2018年9月公司資金鏈就出現問題了,公司賬上已經沒錢了,虧損金額已經達6000萬元。至于資金去向,他始終未能給出答復。
魏猛剛對維權者表示,如果想要拿回錢款,得先同意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這樣還有可能還錢。
2月27日,上游新聞記者來到位于哈爾濱先鋒路的易房地產公司總部,此處早已人去樓空,大門前已經貼出"此房出賣“的牌子。辦公區內,沒來得及帶走的文件散落一地,地上堆滿了煙頭垃圾。有10余名無家可歸的維權者住在二樓辦公區,由于床鋪有限,還有人打地鋪或者直接睡在桌子上。
一名潘姓維權者告訴上游新聞記者,他今年41歲,來哈爾濱打工多年,辛苦多年攢下了一些積蓄,原計劃買了房子就把兒子從老家接過來讀書,沒想到卻被騙了,之前租的房子也到期,無奈之下才搬到這里住。
記者了解到,在易房地產、巨業地產兩家房地產中介先后出事后,當地的世紀振達、春暉等地產中介,也以各種理由拖延支付部分房款,多次遭遇客戶上門圍堵討債,一部分門店已大門緊閉。
黑龍江官方表態已立案查處
2月26日,黑龍江省住建廳發布《關于房地產經紀機構涉嫌違規情況的通報》指出,巨業、易房、世紀振達等3家企業,涉嫌侵占挪用客戶交易資金,哈爾濱市住建局已立案查處。
上游新聞了解到,目前警方已對易房地產公司展開調查,并開展易房公司相關受害人的統計工作。
哈爾濱市公安局道外分局工作人員曾向受害者及媒體透露:“目前已委托專業部門對整個資金走向進行審計,因為是否構成犯罪,要看資金走向審計的結果,有沒有挪用,干什么用了,然后由檢察院、法院定性,是構成刑事犯罪呢,還是老百姓直接打民事官司去起訴?”
無家可歸的維權者住在易房地產辦公室里。攝影/記者 張瑩
潛規則 房地產中介大肆挪用資金瘋狂擴張
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從現有的房產交易情況看,二手房買賣經過房地產中介已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哈爾濱當地的正規購房流程是:買方應將首付款存放到銀行資金監管賬戶中,并向銀行遞交相關征信材料;隨后買賣雙方簽訂房屋交易合同,繳納稅費,辦理新房產證;最后是銀行發放貸款,買賣雙方結繳有關費用后,結束交易。整個購房流程大約3個月時間。
由于長期缺乏監管,類似上述地產中介這種違規占有挪用資金的現象,在哈爾濱已成為“潛規則”。當地一位二手房行業資深人士告訴上游新聞記者,這種情況基本上出現在比較大的房產中介,他們會利用各種談話術誘導客戶將購房首付款打入公司賬戶,以達到挪用之目的。
上游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哈爾濱此前也發生過多起類似案件,但并未引起關注。據哈爾濱仲裁委數據顯示,2018年共受理房屋買賣合同糾紛621件,比2017年增加近一倍,其中半數以上都是由于購房資金沒有進行監管造成損失。
據了解,房地產中介挪用的資金通常用于門店的日常運營、員工工資開支和店面擴張,也有些中介則用來投資或者放貸。記者根據"企查查"信息查詢,僅在2018年一年內,巨業地產至少成立了35家門店,遍布哈爾濱市各個區,看似頗具實力,實際已是負債累累。
上述二手房行業資深人士表示,房地產中介行業門檻低,購房者看重的是中介省時省心的服務,然而中介打的卻是房款的主意。該人士透露,類似巨業、易房一類的房地產中介,他們在收了首付款后,承諾幫購房者辦理手續,然后以貸款沒下、審件慢等各種理由拖延,有的需要等上幾個月。在等待銀行批準貸款的辦件期內,始終有新的資金流入,便可以循環沖抵。
易房地產辦公區里,維權者手寫的“受害者維權協會”。攝影/記者 張瑩
房產監管新政刺破潛規則泡沫
房地產中介挪用購房款,在哈爾濱已存在多年,為何會突然集中爆發?
相關人士分析,這有可能源于黑龍江省住建廳最近下發的一紙文件——《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規范房地產經紀行業管理加強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有關要求的通知》要求,當地房地產經紀機構必須在2018年12月10日前在銀行開立資金監管賬戶(此資金不得任意挪用);貸款購買二手房,首付款資金未進入監管賬戶的,銀行或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不予審批發放貸款。
該人士稱,購房款都進入銀行監管賬戶,等于斬斷了房地產中介的現金流,之前的窟窿也就填不上了,導致其資金鏈斷裂,從而引發了這一次房地產中介大面積崩盤。
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這項新政已開始實施,哈爾濱市住建局公示哈市第六批共11個房地產經紀機構存量房交易資金專用結算賬戶,目前已公示61個監管賬戶。
另據哈爾濱市住建委消息,此前哈爾濱有近千家房地產中介,超過半數都是黑中介。通報顯示,940家房地產經紀機構中有507家未備案,沒有與金融機構進行合作,沒有開設專用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賬戶。按規定,房地產經紀機構及其分支機構,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30日內,到所在地人民政府住建主管部門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