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規范(房產規范GB-T17986)
圖片來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截圖
住宅項目規范屬于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根據最新征求意見稿,對新的住宅產品有了進一步的提升要求。
中房報記者 焦玲玲 北京報道
3月1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布關于《住宅項目規范》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從2019年2月首次公開征求社會意見開始,這次已是第三次征求意見。按照時間安排,此次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3月28日。
此前受住建部委托,2016年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在現行住宅建筑規范的基礎上,牽頭承擔了住宅項目規范的起草任務。
住宅項目規范屬于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根據最新征求意見稿,對新的住宅產品有了進一步的提升要求。據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總結,關于建筑層高、設置電梯、配置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樓板厚度等方面的調整,對帶來成本方面的變化比較受關注。
“雖然還沒實施,但是方向非常明確,成本必定上升。”一位全國20強房企的研發負責人表示。
最新版的住宅項目規范要求,新建建筑層高不應低于3米。
確切說,建筑層高為上下兩層樓面之間的垂直距離,一般普通購房者能夠測量的是室內凈高(已經扣除了樓板厚度等)。
對于規范中提及的建筑層高要求,一位來自上海的房企成本負責人表示,目前上海大部分新建住宅的層高已經都在3米以上了,只有少數開發商還有2.9米層高的產品。一位房企北京區域項目總經理表示,目前北京新建住宅層高一般也就2.9米,3米的并不多,3米以上層高的都屬于中高端項目了。
關于建筑層高的成本增量,上述成本負責人結合統計的常規項目分析,層高每增加0.1米,將增加20元~30元/平方米的成本。
最新版的住宅項目規范要求,入戶層為二層及二層以上的住宅建筑,每單元應至少設置1臺電梯。入戶層為四層及四層以上,每單元至少設置1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入戶層為十二層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將每單元應至少設施2臺電梯,且其中至少應有1臺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至少應有1臺為消防電梯。
新建住宅兩層以上必須設置電梯的話,未來基本上所有新建住宅項目都必須每個單元至少有一部電梯,包括兩層、三層別墅類產品。
另外,對于四層及四層以上需要設置擔架電梯來看,主要是考慮到適老化和醫療救急的情況。據上述成本負責人介紹,目前四五層疊加別墅類產品項目在上海還是比較多的,但這些小區配置基本都是普通電梯,轎廂面積小,放不下擔架。
此次規范中明確了擔架電梯的尺寸:采用寬轎廂時,轎廂長邊尺寸不應小于1.6米,轎廂短邊尺寸不應小于1.5米;采用深轎廂時,轎廂寬度不應小于1.1米,轎廂深度不應小于2.1米。
對于擔架電梯,中國電梯協會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般推薦擔架電梯采用寬轎廂,寬轎廂是橫向開門,可以防止走廊過窄產生擔架轉不過彎的問題。另外在上下電梯人多時候,寬轎廂方便人出入。
對于電梯成本增量,根據上述成本負責人測算,一臺設備價格11.8萬元,安裝費2.7萬元的話,合計一部電梯成本會增加14.5萬元左右。擔架電梯的成本比普通電梯要增加3.3萬元左右,土建成本和公攤面積也會更加明顯。
中國電梯協會的負責人表示,按照住建部發布的《關于加強縣城綠色低碳建設的通知》要求,縣城新建住宅以6層及以下為主,最高不超過18樓。未來普通電梯和擔架電梯的需求都將明顯增加,隨著產量增加,擔架電梯成本會慢慢與普通電梯持平。
也有人表示,從品質上來說電梯配比高,是住宅品質更高的表現,但副作用是,未來高層住宅產品至少是兩梯兩戶,隨之而來的是公攤面積加大,得房率降低。
最新版的住宅項目規范要求,新建住宅建筑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板厚度不應小于100mm(10公分)。
樓板厚度對于建筑安全性、減少開裂、隔音性能都很重要。據上述北京區域項目總經理表示,10公分的厚度其實也一般,目前他們的項目要求是做到12公分厚度,在國外的項目甚至達到了24公分厚度。
對于10公分的樓板厚度,多位接受采訪的房企結構負責人表示,目前一線城市商品住宅基本都做到了,新規范要求對成本不會有太大變化。
最新版的住宅項目規范對配套設施要求方面,住宅項目應配置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
此次征求意見稿,對于衛生間防水也有網友留言,建議衛生間防水應規定防水層厚度,或明確防水材料的防水指數底線值。還表示當前把衛生間防水交給裝修環節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應該作為房屋建設的強制性指標。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在住宅項目規范第一次公開征求意見中提到的“住宅建筑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內容,在第二次征求意見稿和最新的第三次征求意見稿中,并未出現。據了解,這也是住建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確提出房屋應以套內面積來進行交易,當時引發大眾關注和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