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房房產稅、一套房房產稅如何計算
中國的房產稅到底何時開始征收?目前立法層面已經啟動,但根據法律制定的流程來看,從立項、調研、成文、公布、修改再到真正落實往往也得要3-5年的時間。
大家對于房產稅的期盼還是很大的,不少朋友覺得全國一旦推行房產稅了房價必然會大幅度下跌。有的朋友擔心房產稅會誤傷剛需人群,明明就只有一套用來居住的房子還要支付額外的成本。
其實上海和重慶早在2011年就已經開始征收房產稅了,目前已經征收了10年之久。不過上海的房價在這十年里依然呈現上漲態勢。十年前均價在2萬元左右,現在的均價在6萬元左右。這是征收房產稅的實際效果。先來簡單介紹下上海的房產稅征收規則。
房產稅只是針對城市里的商品房,雖然上海的農村地區已經很少了但遠郊依然有一些,村里那些在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子是不納入房產稅征收范圍的。
另外,如果是因為拆遷分了幾套房子的也不納入房產稅征收范圍。這個很好理解,原本人家就一套房子,因為支持國家建設、服從國家安排導致房產變成了兩套或者三套,不是自己的原因,確實不能要求人家額外支出。不過,如果賣出其中的一套安置房后重新購買新的商品房則新買的房子在房產稅征收范圍之內。
在上海的房產稅政策中并不是對所有擁有住房的家庭都征收房產稅的。
如果一個家庭只有一套房,這被視作是為了滿足個人、家庭基本居住需求所必須,故免征房產稅。哪怕這唯一的一套住房是價值好幾千萬元的豪宅,或者是200平米的大平層也不用繳納房產稅。
只有購買了第二套房及以上住房的家庭才可能會涉及繳納房產稅。
(插入一個小知識,大家知道我為什么沒有提到個人嗎?因為在上海單身人士是不能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只有擁有上海戶籍的家庭才可能發生購買第二套房的情況。)
免稅標準是人均60平方米。比如,一個三口之家原本有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后來又買了一套新房。如果這套新房的面積在80平米以內(兩套住房加一起不到180平米)則不用繳納房產稅。假設新買了90平方米的房子,那么需要繳納的房產稅對應住房面積為超過免稅標準的10平米。
如果三口之家生了二胎則之后也不用繳納房產稅了。因為4口之家免稅面積達到了240平方米。
最近傳出上海開始征收房產稅的消息了,這明顯是誤讀,讓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誤以為上海才開始征收房產稅。房產稅一年繳納一次,其實是上海開始征收2021年度的房產稅了。這就好比某地開始征收2021年的企業所得稅,并不表示該地重新開始征收一種叫做企業所得稅的新稅種。
在我認識的人中,有的已經連續繳納了3、4年房產稅了,還有連續繳納6、7年的家庭。他們每年繳納的房產稅基本在1、2000元左右,多的3、4000元,幾乎沒有超過5000元的。
房產稅如果推廣到全國的話基本上也是采用上海的模式,也就是首套房征稅,二套房及以上設立免稅標準,名下房產總面積超過標準的,每年對超過部分征收房產稅。
另外一方面,對于二線以下的城市,別說首套房了,二套房都不一定會征收房產稅。因為不征收房產稅的情況下房價已經被調控得牢牢的了。說句夸張點的,即使不采取目前的限購政策,房價也已經不可避免地進入了下降通道。
因此,如果你和你的家庭名下只有一套住房,不管在哪個城市均不可能被征收房產稅。
最后說個題外話,國外征收房產稅的國家不少,但沒有哪個國家的房價因為征收房產稅而暴跌的。
要控制房價上漲,房產稅只是一個輔助手段,關鍵是限購、限售和限貸等組合政策加持。對了,如果你以為各地調控樓市的目的是要讓房價大跌,我只能說這只是你的一廂情愿罷了,看不透這點就很難很好理解樓市調控的各類政策。
記住,各地執行的都是“樓市調控”政策而不是“樓市降價”政策。兩者的區別在于調控并沒有明確規定是向上調還是向下調,核心是確保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暴漲和暴跌都不符合健康發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