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中介品牌_房產中介品牌有哪些
記者17日從廣州市住建局獲悉,廣州市房屋交易監管中心、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近日聯合發布《2023年廣州市房地產中介信用白皮書》。至此,市住建局已連續6年發布《信用白皮書》。
2023年,廣州共有備案中介機構3302家,門店數量在20間及以上的14家房地產中介服務品牌中,信用等級為“優質”的有6家,分別是:鏈家、合富置業、中原地產、樂有家、房六六、裕豐地產。
備案門店數量回落至2016年水平
截至2023年末,廣州市共有備案中介機構3302家。隨著房地產市場活躍度的上升,全市備案中介機構數量從2017年開始至2021年連續5年增加;2022年因為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期,全市備案中介機構減少;2023年同比稍有上升。
截至2023年末,全市備案門店(包括備案中介機構和分支機構)數為4605家。全市備案門店數近年變化趨勢與備案中介機構基本一致:在經歷了2017年至2021年的高峰期后,于2022年開始出現較明顯下降,2023年同比繼續減少,數量與2016年大體相當。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開始,備案中介機構平均擁有門店數量連續7年出現下降,從2017年的平均2.1家門店,下降至2023年的1.4家,原因是行業中單一門店型的中介機構數量持續增加,反映廣州市房地產中介行業的“小微化”發展趨勢日益顯著,擁有較多門店的大中型中介機構因經營困難、生存壓力大幅增加而普遍收縮。
大學學歷的從業人員占比走高
近兩年,行業用人規模有所縮小,2023年記錄在職的從業人員為34819人,同比2022年減少2638人。
房產交易存在復雜、低頻、大標的等特征,交易環節層層相扣,對從業人員的專業度要求高,行業細分也越來越精細化,客戶對服務品質需求的提升推動行業重交易、輕服務原始模式的轉變。
在房地產市場調整期,學歷較高、經驗豐富的從業人員生存能力較強,從2018年至今,廣州記錄在職從業人員的學歷構成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從業人員占比在逐漸走高,6年時間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上升2.7個百分點至8.8%;大專學歷占比亦逐年走高,增加3.2個百分點至28.5%;相反,高中及以下學歷水平的從業人員則有所下降。
越秀、花都、荔灣、南沙中介機構數量三連跌
截至2024年2月25日,廣州市房地產中介行業已建立信用檔案且備案證書有效的中介機構共計3302家,其中天河區備案中介機構數量最多,共有600家,番禺區525家居第二,同比增加37家,越秀區以351家居全市第三,越秀區、花都區、荔灣區及南沙區中介機構數量均呈連續下降趨勢。
在備案證書有效的3302家中介機構中,信用等級為“優質”有26家,較2022年度增加7家;“良好”的有11家;“誠信”的數量共計2315家,比例占70.1%;“暫定誠信”的946家,占比28.7%;信用等級為“失信”的4家。廣州市有7家中介機構連續5年保持“優質”信用等級,12家中介機構在近3年的信用等級連續為“優質”。
2023年,在廣州市14家門店數量20間及以上的房地產中介服務品牌中,信用等級為“優質”的有6家,且均為直營機構,包括鏈家、合富置業、中原地產、樂有家、房六六、裕豐地產。
中介年紀越大,信用水平越好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市共有34819名記錄在職從業人員,較2022年減少2638人。其中信用等級為“優質”的共1543人,“良好”的1258人;信用等級為“誠信”的共計14497人,比例為41.7%;信用等級為“暫定誠信”的有17521人,占比為50.3%。
2023年全市記錄在職從業人員平均年齡為34.7歲,隨著從業人員年齡的增長,信用等級優化的趨勢愈加明顯。年齡在35歲以下的從業人員中,信用等級為“暫定誠信”或“誠信”的占絕大部分;而35歲以上的從業人員中信用等級為“良好”或“優質”的占比逐漸提升,其中45-50歲(含45歲)、50歲及以上的年齡區間合計占比分別為26.1%和33.2%。
在信用等級為“優質”和“良好”的中介機構中,合富置業擁有信用等級為“優質”或“良好”的記錄在職從業人員最多,共有157名,同比2022年增加17人,中原地產、鏈家分別以85人、75人分列二、三位。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天研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鳳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