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房產交易中心-貴陽市房產交易中心萬東橋
老舊小區改造,是貴陽市“一圈兩場三改”建設的重要內容,這其中群眾切實感受到了新變化,但是住在云巖區省府北街堰塘街3號院的居民們,卻因為院落中央一座廢棄的水泵房而無法感受到這種新變化。
視頻加載中...
這座陪伴了小區30年的水泵房,在2015年小區進行一戶一表改造后光榮退役,現在卻成了阻礙小區環境改造的絆腳石。新居民們主張拆除,老居民們戀戀不舍,水泵房何去何從成了小區環境治理矛盾的。為此,《融媒問政現場辦公會》邀請到小區居民代表,以及貴陽北控水務有限責任公司云巖分公司副經理高瑩、貴陽市房地產交易管理中心測繪負責人蘇明、文昌閣街道黨政辦負責任人羅駿、富水社區居委會書記唐蓓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共同尋找解決辦法,同時還邀請到融媒問政觀察員——云巖區人大代表李倫瓊、云巖區政協委員鐘艷全程監督,并邀請中聯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春艷現場解答法律問題。
廢棄水泵房產權屬于誰?
主持人 黃萱:今天我們討論的是關于堰塘街3號院一處廢棄水泵房的問題?,F在請居民來說一說要反映的情況是什么?
居民代表 葉鍵:我們小區中間有一個水泵房,占據了很大的面積,我們向相關單位詢問了,據說是已經廢棄了,但是里面堆滿了雜物,所以我們向居委會反映過多次。
主持人 黃萱:社區解答一下居民的疑問,是誰在里面堆雜物,誰在管理這個廢棄的水泵房?
富水社區居委會書記 唐蓓:這個水泵房是搞一戶一表的時候就空閑的,在2015年搞溫馨家園社區的時候,我們把里面修整了一下,把門給他們換了以后,就把鑰匙交給當時管事的楊阿姨。
按理說水泵房應該屬于公共設施,但為何里面會堆滿雜物?這些雜物又是誰的?看來,要搞清楚這些問題,首先得找到這位保管鑰匙的楊阿姨。然而在會議現場,大家并沒有看到楊阿姨的身影。
主持人 黃萱:這位楊阿姨今年已經88歲高齡了,而且剛剛才出院身體不太好,所以今天沒有把楊阿姨請到現場,但是前兩天我們對楊阿姨進行了一個采訪。
楊阿姨:這個水泵房是大家的產權,所以不能拆。處理里面的雜物簡單得很,喊他們拿走就可以,我覺得最好是租出去,租的錢就拿來打掃我們院落。
聽到楊阿姨的這番話,辦公會現場的老住戶鐘傳根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居民代表 鐘傳根:這個水泵房有些居民說擋了他們的視線,影響環境,我覺得并不是這個問題。我覺得把水泵房騰出來,收拾好,能讓居民達到更好的生活水平,這個才是我們居民的想法和要求。因為我們當時回遷簽約的時候,我們就占得有一定的公攤在里頭的,所以很多居民是不愿意它拆除的。
主持人 黃萱:您剛才說大家都有公攤在這里面是什么情況?
居民代表 鐘傳根:因為當時大政公司和中東房管所開發這一片,水泵房是在規劃圖上就有的,不是任何人想修就修得起來的。
主持人 黃萱:這處水泵房究竟是大家的,還是某一個人的?如果被私人占有了,是不是占用了大家的共同利益?我們想問一下房地產交易管理中心的測繪負責人,您了解這個小區當時建設的狀態嗎?
市房地產交易管理中心測繪負責人 蘇明:這個小區是在1995年建設的,時間比較長,我們還不是特別清楚建設的情況,但是當時他們在辦理產權證的時候,我們測繪這邊都出了專門的分層分戶平面圖,在計算時就房屋的使用性質和用途,還包括面積都注明得有。水泵房在我們常規的認識里面,他們對單棟房屋服務的公攤這塊,是需要攤到每一戶的建筑面積里面去的,屬于小區公共面積,這一塊的使用權和所有權應該是歸全體業主所有的。
主持人 黃萱:請水務公司的高經理介紹一下關于這個水泵房的使用情況。
貴陽北控水務有限責任公司云巖分公司 副經理 高瑩:2015年以前,它是作為小區的二次供水加壓的一個泵房,確實是作為泵房使用的一個房屋。在2015年進行了總表改為一戶一表的供水以后,這個泵房就已經取消,并且已經將里面的設備拆除,所以這個泵房不屬于我們公司的產權。
中聯律師事務所 律師 陳春艷:水泵房的產權歸屬,因為已經是在房開修建的時候就已經有規劃了,從現行的《民法典》規定來講,它應該是屬于小區全體業主共有。
水泵房是拆是留?居民意見不一
經過溯源及法律解析,堰塘街3號院廢棄水泵房歸小區全體業主共有的性質逐漸明晰。那么水泵房接下來怎么處理呢?是拆除還是改為他用?居民們意見不一。
修建于九十年代初的堰塘街3號院共兩棟10個單元樓,現實際入住226戶居民,基本由長居于此的老年人和來來往往的新租客組成,他們對水泵房有著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
居民代表 葉鍵:反正我們的訴求很簡單,就是看能不能拆除。
居民代表 鐘傳根:不是拆除就解決問題,因為居民好多都不愿意拆除。
居民代表 楊阿姨:修這個水泵房的時候,我們每家出了450塊錢。
楊阿姨和鐘老伯都是最早入住堰塘街3號院的居民,他們見證了小區水泵房30年的興衰歷史,不僅從感情上無法割舍,更重要的是,當初他們都為修建水泵房分攤了費用,所以認為有權不同意拆除。
拆?還是不拆?不拆又可以拿來怎么用?怎樣處置屬于全體業主共有的水泵房,這個權利該如何行使呢?
中聯律師事務所 律師 陳春艷:按《民法典》規定,涉及到水泵房下一步的用途,它應當符合兩個2/3以上,第一個是全體業主占專有面積2/3以上的業主同意,且必須要經過全體業主人數的2/3以上同意才能夠決定,就是接下來對水泵房怎么用,必須要按這個決策程序來做。
主持人 黃萱:就是說不管是拆除也好,還是說要利用起來也好,都必須要征得全體業主的意愿。那小區目前是怎么來管理的呢?
居民代表 鐘傳根:沒得人管理。二零零幾年中通房管所,當時是我們的物管,他們撤走后就一直不得人管,后來居民組織了臨時的小區管理委員會,里頭的閑話太多就放棄了,沒人管。現在社區居委會還是很好的,隨時隨地都在派人給我們打掃里面的衛生和墻面整個粉刷。
富水社區居委會書記 唐蓓:堰塘街3號院在2022年不管是“一圈兩場三改”也好,還是城市綜合整治,我們都納入了,就是看怎么搞,但到今年一直沒有推動。堰塘街3號院比較復雜,因為在去年創文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我們把10個單元全部刷白了,但是不愛護,路燈居委會也接好了,我們就說能不能大家出一點錢,支付住戶產生的電費,但是沒有人愿意出,因為一提到這個問題,大家都只會受益不會付出。其實我最想說的就是要承擔自己的義務。
居民代表 鐘傳根:我是牽過頭的,收取資金很難,上門收資金還要遭罵,確實太難。
主持人 黃萱:請人大代表來出出主意好嗎?在沒有業委會,沒有人來牽頭做這個事情的情況下,我們怎么來推進這個事情的進展呢?
融媒問政觀察員 云巖區人大代表 李倫瓊:我給出的建議就是在業主當中選出幾個代表,能夠真正地為業主做事說話。另外個人建議把水泵房租出去,有一部分收益后,用于管理衛生費用,我覺得比較合理,因為牽涉到低保戶、低收入人群,還有殘疾人、貧困戶。
主持人 黃萱:那么出租這筆費用誰來收益?這種問題怎么來解決呢?
富水社區居委會書記 唐蓓:那問題還是要回到原點,成立業主自管會,自己居民自己管理,你不可能說這筆費用要社區來收,那是絕對不符合法規的。我覺得現在堰塘街3號院小區面臨的一個實際難題,就是他們沒有業委會,也沒有物業公司。
中聯律師事務所 律師 陳春燕:法律上面的規定是很明確的,就是涉及到這個小區應該是有兩部分的資金收益,業主決定怎么去用;其次,業主共有的使用資金范圍,從住建的角度,應該是有一筆專項維修基金,也是需要達到2/3的業主同意才能啟動維修基金,還是需要全體業主按法定程序來做表決。
主持人 黃萱:我們即便確定了這個房子該怎么用,接下來真正要使用起來,還是需要居民成立自管會或業委會來牽頭做這件事情,是嗎?
中聯律師事務所 律師 陳春燕:是的。
缺乏居民自治體系是關鍵
現場辦公會進行到這里,大家發現,水泵房拆不拆、怎么用,它其實是一個表象問題,實際上,背后的核心問題是在于小區缺乏居民自治體系,雖曾有居民也為此努力過,但遺憾的是多數居民并不支持配合,致使自管會再也沒能成立起來。
如果小區居民不團結參與小區公共性事務,水泵房乃至各種小區問題就無法推動和解決;而在缺乏代表全體業主行使權力的居民自管會或業委會的情況下,解決起來就更是難上加難。
如今,這個難題該如何破解呢?
主持人 黃萱:我們也知道社區的工作很不好做,但是再難可能也需要我們擔起來,社區能不能牽頭,來幫助小區業主成立自管會,讓他們后續可以進行自我管理?
富水社區居委會書記 唐蓓:其實我們也不是說丟給居民以后,我們就不管理和不配合了,我們也會積極地去做我們的事。
此時,居民代表吳宇君站了出來,表示愿意主動牽頭,動員小區居民參與到成立居民自治組織中來。
居民代表 吳宇君:我的意思是現在拆與不拆,是后面討論的事,我跟這個哥兩個辛苦一點,比如說我們先去溝通,先動起來。
主持人 黃萱:您指的是怎么個動起來?
居民代表 吳宇君:比如說由我們三個人負責,這個叔叔專門負責和一些年齡大的溝通,年輕一點的,我跑幾棟單元再去溝通,先動起來,就是為了小區的環境。我覺得慢慢地去溝通,去帶動,小區會好起來的。
社區唐書記和居民代表吳宇君的積極表態,讓大家看到了解決堰塘街3號院難題的希望,于是,現場辦公會趁熱打鐵,試圖再推一把, 希望能把這艘行船推入有序管理的航道。
主持人 黃萱:那我覺得接下來社區要再召開一次動員會,把自管會成立起來。
富水社區居委會 書記 唐蓓:這個沒問題。
主持人 黃萱:接下來社區開始推動這個工作了,那在場的3位居民代表,你們愿意和社區一起來做這件事嗎?
居民代表 鐘傳根:我會,隨時隨地喊我,我肯定分分鐘到場。
居民代表 葉鍵:如果有需要,我一定全力支持。
居民代表 吳宇君:只要叔這邊把這些叔叔阿姨搞定,我這里絕對沒有問題,整個小區肯定會有更大的改善。
融媒問政現場辦公會后續進展
融媒問政現場辦公會召開后,富水社區居委會立即就堰塘街3號院相關問題形成問卷,進行了入戶或電話調查,并于6月13日下午六點半在堰塘街3號院召開了一場壩壩會,聽取居民們的意見。
居民代表:我們建議不拆,我們老住戶住了幾十年了。
居民代表:就是不能拆,如果是把它租出去,可以給予值班人員的值班費。
居民代表:我覺得這個房子應該拆,把這整理好以后,娃娃就有一個活動的空間。
居民代表:可以搞一個老年娛樂室,大家可以坐在里面休閑一下。
從現場居民們發表的意見可以初步看出,同意將水泵房進行改造出租用于補貼值班人員費用的居民要更多一些。同時居委會工作人員也在現場繼續做居民們的思想工作,希望能夠成立小區自管委員會。
富水社區居委會書記 唐蓓:不要想到我是樓棟長就會很難很難,因為有些事情居委會會陪同大家一起來做的。
截止到發稿前,富水社區居委會書記唐蓓告訴問政記者,從發放綜合問卷調查以及在小區召開壩壩會的反饋結果來看,目前成立自管委員會條件仍然不成熟,因為十個單元中有四個單元樓棟長沒人響應,對此,社區只能繼續做工作。不過,社區也初步定下了先清空水泵房雜物再做下一步計劃的工作方案。
融媒問政觀點
堰塘街3號院屬于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年久失修,居住人員結構復雜,管理條件差,確實存在“先天不足”。為此,居委會一直在鼓勵和引導小區居民采用成立自管委員會的方式共同管理小區,但收效甚微。這次,一個廢棄水泵房的去留又再次引出了自管委員會的重要性。為了解決問題,《貴陽融媒問政》欄目多次前往小區,了解小區現狀,傾聽居民心聲,也多次與社區溝通。我們看到,居委會高度重視,深入小區做工作,不僅發出問卷調查,還召開了壩壩會,征求居民意見,但我們又遺憾地看到,成立自管委員會一事,卡在了四個單元選不出各自樓棟長問題上,看來,居民們參與小區公共事務的積極性還是不夠。借本期節目播出之際,我們真誠地希望堰塘街3號院的居民能夠積極地站出來,為了自己小區的美麗整潔、和諧穩定,積極參與到成立自管委員會的工作中來,為自己的家園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