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房產—大宅門各房人物簡介
過去的老北京人聊天,經常會提起舊京城的“八大宅門”。而真正能把八大宅門說全的人還真不多。因為隨著時間的飛逝,舊日的繁華早已成了回憶。而回憶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模糊,能留下的也只是只言片語。但要尋根求源,依然能找出“八大宅門”的蛛絲馬跡。八大宅門,顧名思義,是非富即貴,非貴即富,或者又富又貴的八大家。在老北京確實就存在這樣的八大家:秦老胡同的增家、麻花胡同的繼家、沙井胡同的奎家、北池子的袁家、馬大人胡同的劉家、五老胡同的查家,什錦花園的樂家。這七家在當時的老北京已經是聞名遐邇,無人不知了,但還有一家卻超過了這七家,那就是我家——鼎鼎大名的金魚胡同那家。我叫張壽崇,我的名字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但提起我爺爺的名字,老北京人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就是清朝的內務府大臣,軍機大臣——那桐。人稱那中堂或那相。
四合院宅門
清朝光緒年間,滿族大臣中最受寵幸的有三個人:一位是榮祿,一位是端方,而另一位就是我的爺爺那桐。當時,這三人可謂是朝廷中的大紅人。一方面,我們家在清朝一直隸屬于“內三旗”中的鑲黃旗,是皇帝親自統轄的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中鑲黃旗所屬的戶下包衣(家的、家人)。曹雪芹家也隸屬于“內三旗”,只不過他們是內務府正白旗。所以,他們家才能擔任江寧織造,同樣蘇州織造和杭州織造都是內務府旗人擔任的。因為,在清朝像鹽政、織造、粵海關監督、淮安監督、九江道等一系列的肥差都由內務府旗人擔任。因為,皇帝對這些人最為信任。
榮祿
然而,由于這些差事油水太大了,所以,按規定不能連任兩年。雖然擔任這樣的肥差任期只有一年,但在一年之內也可以弄個盆滿缽滿。這是其他差事無法媲美的。那么有人就會問為何曹雪芹的祖上幾代都擔任織造,任期肯定不止一年。其實,曹家并沒有違反朝廷規定。由于康熙皇帝對曹家太寵幸了,為了能讓曹家一直擔任織造。于是,就讓曹家在江南三織造上,輪換著擔任。曹家擔任一年的江寧織造,下一年可擔任杭州織造。再過一年,或擔任蘇州織造,或再擔任江寧織造。這樣就打破了不能連任兩年的規定。這就像普京一樣,雖然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六年,但六年兩屆后,可以換一人,而下次選舉他又上去了。這樣并不違反規定。曹雪芹家也是這樣,只不過都在江南,感覺似乎一直任職江寧織造。其實,江南三織造不僅都是內務府旗人,三家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曹雪芹塑像
當然,我們家到我爺爺大紅大紫的時候,早已超過曹家當年最鼎盛的時期。實際,我們家發家也是經過了一段波折。我的老爺爺曾被牽扯進了當年肅順和柏葰相爭引起的那場科考案。那時,我家已經相當困難了,直到我爺爺剛開始步入仕途時,家里還一直很困難。那時爺爺上朝連靴子都不舍得穿,走路走到上朝的地方才換上靴子,家里人都做手工活掙錢維持生計。而我爺爺最后為什么能發跡呢?其中有很多因素。一是,與身份分開,他是內務府旗人,自然比普通人機會多;二是,我們家的滿族老姓是葉赫那拉氏,與當時清朝真正的掌權者慈禧老佛爺一個姓;三是,我爺爺與端方、榮慶并稱為“旗下三才子”。
兩江總督端方
滿洲旗人有文化,有學識,并出類拔萃,在當時那是相當稀罕的。因為旗人本身不太看重學識文化。首先,作為旗人,到了成年,參加馬步箭弓刀石的考試通過了,就能有餉銀和餉米。其次,旗人少,身份特殊,晉升機會多,并不需要苦讀書。最后,旗人的腦袋瓜也確實不如民人,你想在科考中考過民人,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有文化,有學識的旗人,肯定又比那些沒有本事的旗人,晉升的機會更多。爺爺是內務府旗人,又有學問,并且在光緒十一年(1885年)的科考中考取了舉人。旗人能考中舉人,那已經很不簡單了。所以我爺爺也由原來的戶部主事升為四品京堂。
旗人射箭
人一旦要發跡了,擋都擋不住,就如天才要施展才能一般,沒有任何阻力能使之停下前進的“腳步”。幾年之內,爺爺青云直上,戶部尚書、步軍統領、體仁閣大學士,接著又進入權力的核心,成為軍機大臣。自從,爺爺當年中了舉人,升了官,全家搬到金魚胡同后,隨著他的官越來越大,宅院也逐漸擴建。最后,建成了老北京人口中的那家花園。那時,老北京有人稱我爺爺為那中堂或那相,因為他是大學士,所以這種稱呼是可以的,但有的人卻稱呼那王爺,這就大錯特錯了。雖然,在我爺爺成了一品大員之后,家里也被抬了旗,由內務府旗人成了真正的旗人,但王爺的稱呼是不能亂叫的。有人之所以稱呼那王爺,一是因為當時我家的闊氣毫不遜于其他的王府,二是因為家里經常和王府的人有來往,尤其是慶王府。雖然,家里裝飾的豪華程度比得上王府,但在等級上是絕對不能與王府相比,因為超過了,那可是僭越。朝廷的御史就喜歡參奏大臣家是否有僭越行為。一旦被御史抓住把柄,并坐實了,那就等著倒霉吧!有腦子的人,尤其在朝為官的官員絕對不會自找苦吃。
恭王府的氣派
我們家不僅在金魚胡同有房子,在蘇州胡同也有房子(北京)。尤其在清朝滅亡后,京師相當混亂。而蘇州胡同相對安全,因為這里距離東交民巷很近,中國兵不能進入,有外國兵時刻把守著。不論是北洋政府的兵還是后來的兵,到了蘇州胡同就要止步。后來,我爺爺又在天津英租界十七號路購買了數畝地建了一棟德式的樓房。當時,有很多人在天津都有房產。小皇帝溥儀,袁世凱的死對頭鐵良,溥儀的父親載灃,還有京師的很多富商大賈,在天津都有自己各自的房產。因為,那時天津的租界要比北京更加的安全。像我們家一樣,如果金魚胡同不安全了,就轉移到蘇州胡同,蘇州胡同再不安全,就向天津租界跑。直到北京安全了之后,再回來。實話說,那時候房子真的不貴,凡是家里有些錢的主都買得起。其實我家不僅僅這三處有房產在其他地方也有,只不過相對要少,這也就使我不能確切地知道到底家里具體有多少間房子。大約上千間房子是有的。
載灃
因為金魚胡同的那家花園在京師太出名了,所以,之后就成了官員顯貴的政治交際場所。尤其在1912年,國務院總理陸徵祥與清皇室都在這里設宴歡迎過孫中山和黃興,而孫中山還在這里發表過重要的演講。同時,那家花園還經常出租,用來唱堂會和結婚所用。當時的京劇名角楊小樓、余叔巖、梅蘭芳都在這里唱過堂會。1917年,廣東督軍陸榮廷來到北京。就在那家花園,段祺瑞為歡迎陸榮廷,命令譚鑫培上演《洪羊洞》。不得不說,那家花園成為北京乃至中國近代政治風云和社會變遷的重要舞臺和歷史見證。
楊小樓
過去的人當了官有了錢,除了置產就是買地。當然我家的地,一部分是朝廷的旗地,一部分是自家置辦的。在清朝滅亡前,旗地的所有權是國家的,而旗人只有使用權。甚至那些王爺的旗地和府邸也是朝廷的,并不是自己的。一旦犯了錯被抄了家,府邸不僅會被沒收就連旗地也要歸于朝廷,只有家族墳地不會沒收。我家所分的旗地自然是朝廷的,而自己買的地則屬于自己的。直到清朝滅亡的前夕,隆裕太后一道懿旨,天下所有的旗地和朝廷賜的房子都歸個人所有,此時,旗人才真正對旗地有了所有權。到底哪些是旗地,哪些是自家買的地,其實連我的爺爺也分不清,畢竟這些都是仆人所辦理的??傊诮夥徘跋?,我家共有土地三千八百畝,實際超過這個數,其中,在通縣七百畝,京郊南苑一千畝左右,京郊雙橋三百畝,順義縣一千八百畝左右。當然在其他地方還有零散的地畝,可忽略不計了。
耕種農田
除了房產和地畝,在民國時期,因為商業和實業的發展,家里在這方面還有一些投資。鹽業銀行有股票三千股,每股大約一百銀元,并且分別投資了天津的啟新公司、耀華行、南京江甫行、北京興業公司等八處。同時還是當時大清銀行延續下來的中國銀行的董事、大股東。在北京還投資了三家相當大的當鋪,只不過讓別人幫助經營管理。解放前夕到解放初期,對于我們家的財產有個大約的統計。
爺爺那桐
土地大約有四千多畝地,過去每年收租有多有少。像順義和通縣,在四六年就沒法收租了,而之后京郊地區一千多畝地,也是先讓種地再看收成收租。四九年初期,我就將全部地契交給了國家,土改時,出面辦理了手續。那時統計,家里的房產在北京的大約有一千間左右。過去,每年的房租收入大約在一千四五百萬。投資的產業基本上都在天津和北京兩地,當時在銀行的存款大約有九億左右。對于房子在解放前夕賣了一部分,公私合營了五百間左右,家里還剩五百多間,之后,陸陸續續上交國家,到十年特殊時期,全部上交了。關于土地在解放初期就基本上全上交了國家,并交公糧小米二萬一千斤?,F在有人會說,那么多地怎么交了這么少的公糧。然而,過去地畝比現在產糧食少多了,一畝地甚至只產百十斤糧食。
爺爺那桐(左二)
祖上留下的四千畝地,一千間房子,最終全部上交了國家。這是我心里最坦然的時刻。回想過去,不論怎樣大富大貴,最終還要歸于平淡。當歸于平淡之時,也是心里最平靜,最安心的時候。每個人的人生絕對不是你自己能夠想怎樣就怎樣的,自己是想不到的,因為命運有時候跟你開玩笑,但是你還得承認,你必須走這條道。因為,這條道才是最適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