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財經大學專修學院(山東財經大學專科招生網)
1月11日,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專修學院教育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修學院專委會”)2023年年會暨全國專修學院第八屆創新發展研討會在重慶哈曼酒店舉行,來自全國各民辦專修學院專家學者齊聚,共謀專修學院高質量發展新路。“以黨建為引領,促進專修學院高質量健康發展”。本次會議由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指導,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專修學院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重慶經貿管理專修學院承辦。
會議現場
總結報告、頒證激勵
推進專修學院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民辦教育處處長梁杰致辭
“本次會議在渝召開,是對重慶市民辦教育發展的信任和肯定。”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民辦教育處處長梁杰在致辭中介紹了重慶市民辦教育發展概況。他表示,重慶市各專修學院要抓住機遇,學習借鑒市外兄弟院校好的做法和成功經驗。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專修學院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俞建明作專修學院專委會年度工作報告
會上,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專修學院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俞建明作專修學院專委會年度工作報告,對專修學院專委會2023年工作進行了系統梳理和全面總結,并部署了2024年工作要點。
俞建明介紹,一直以來,專修學院專委會緊跟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步伐,以黨建為引領,緊緊圍繞立德樹人、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初心,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積極探索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生存發展之道。各地專修學院因地制宜、百花齊放,不斷滿足社會對教育的多樣化需求,積極推進專修學院的高質量創新發展,成果豐碩,成效可見。
活動現場還為專修學院專委會各理事長頒發了履職證書,為近兩年各專修學院的科研成果頒發了榮譽證書,并為新入會的5位副理事長頒發了聘書。
優秀經驗分享
為專修學院發展傳經送寶
各地專修學院究竟如何推進高質量發展?有哪些創新經驗和亮點成效?
各專修學院分享現場
會上,湖北財經專修學院院長王炎、山西易學科技專修學院院長張建斌、武漢長江教育專修學院董事長譚紹軍、河北廊坊京安專修學院常務副院長謝俊湞、武漢現代家政進修學院黨委書記朱孟慧、山東濟南華洋職業專修學院院長劉風斌分享交流各自在國際教育、升碩、自考助學等方面的特色辦學情況和經驗成果,給與會嘉賓以良好借鑒。
俞建明對以上6所專修學院的做法表示了高度肯定。他指出,民辦教育的發展關鍵要看其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作用,民辦教育的持續發展需要有“自濾”機制,各院校需主動過濾、慎重辨別自身辦學措施是否可行,以謀求更好的發展。各專修學院要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就需要不斷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黨建為引領,團結一致,形成自身辦學特色。
大型文獻圖書首發
專修學院積極助力鄉村振興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原副巡視員李源田致辭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原副巡視員李源田在會上表示,教育要真正高質量發展,需要各教育同仁真正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放在重要位置,培育更多創新創造人才。
重慶市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潘勇以《當前國際形勢與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為題作專題報告
向與會院校嘉賓贈送文獻圖書
授牌和頒發榮譽證書現場
會上,由中國西部教育創新質量萬里行組織委員會、中國網聯播中心、德育報陽光周刊社聯合刊發的《潮涌神州——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大美校園巡禮》大型文獻圖書正式出版發行,現場向與會院校嘉賓贈送了文獻圖書,并為在鄉村振興中作出貢獻的先進單位授牌和頒發榮譽證書。
據介紹,《潮涌神州——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大美校園巡禮》大型文獻圖書收編了全國各院校在參與鄉村振興方面取得的成功經驗和先進事跡。其中,山東菏澤萬通科技專修學院、嘉興市秀水信息經濟專修學院、南京南洋文理專修學院、武漢震旦法商專修學院、北京工商管理專修學院、浙江新世紀經貿專修學院5所專修學院助力鄉村振興的典型案例也收編于其中,體現了專修學院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的積極貢獻。
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原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光旭講話
“《潮涌神州——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大美校園巡禮》大型文獻圖書的發行,能夠推動各級各類教育單位積極為鄉村振興服務。”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原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光旭提出,鄉村振興教育先行,希望與會人員攜手,為鄉村振興和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俞建明講話
一直以來,專修學院專委會積極發動全國廣大專修學院參加助力鄉村振興行動,為鄉村振興作出了許多積極貢獻。俞建明表示,《潮涌神州——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大美校園巡禮》大型文獻圖書的發行是一項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公益活動,意義深遠。他號召與會人員一起,為做好統籌“鄉村振興教育,教育振興鄉村”這篇大文章作出貢獻。
重慶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市政協原副主席竇瑞華作總結講話
“今天的會議充滿著奉獻、愛心、互助、進步,也展現出了民辦教育專修學院的風采和奉獻。”重慶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市政協原副主席竇瑞華在總結講話中表示,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大有可為。教育和鄉村振興是互相促進的,當教育界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取得很多經驗時,要繼續推進推廣,擴大資源力度。“要讓更多的教育資源助力鄉村振興,讓教育促進鄉村振興的成績更多更大,校園更美更好。”(文圖/徐小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