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知牛財經;yy知牛財經app
記者|陳 冰
在過去的一年里,直播到底有多火?
美寶蓮紐約的一次發布會就邀請了Angelababy及50位網紅同步直播,2小時直播吸引了500萬人收看,賣出10000支口紅,轉化銷售了140多萬元。
以打擦邊球營銷出名的杜蕾斯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百人試套活動,在B站、樂視、斗魚等多家在線直播平臺進行直播,贏得超過全網同時在線人數超500萬的傲人成績。
2016年北京車展的主辦方采用“專業編輯+網紅主播+汽車KOL(意見領袖)”的組合形式,在斗魚、六間房、花椒等熱門直播平臺開展數小時直播。直播累計觀看人數超過523萬,相當于車展現場人數的40多倍。
在線直播已成為最火爆的App類別之一。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直播平臺總數已超過700家,涉及投資機構近百家,不管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資本,都火速投入到直播大軍中,平臺市場規模達90億元,平臺用戶規模達3.25億人,其中日活躍用戶量高達2400萬。
從文字時代到讀圖時代,再到視聽時代,視頻逐漸成為一種新媒體。而兼具內容屬性和社交屬性的視頻直播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爆發,更是在互動性、社交性與便捷性方面占得先機,讓直播行業迅速進入“隨走、隨看、隨播”的3.0移動視頻直播時代。
直播,究竟是持續火爆的風口,還是一場華麗的資本泡沫?
直播都是怎么玩的?
從內容上來看,直播平臺衍生出了游戲、秀場、泛娛樂、垂直領域直播等類型。
游戲直播主要是指觀看主播玩游戲的直播內容,它既包括網絡游戲直播、單機游戲直播、其他游戲賽事直播,也包括戶外娛樂直播等。國內知名的平臺包括龍珠、斗魚、熊貓等;國外的有Twitch,AfreecaTV等。這也是目前最火的直播形式之一,動輒能夠造就身價過億的主播,而主要用戶則是90后男性學生人群。
秀場直播是音樂經濟與美女經濟的結合,是指唱歌、跳舞、才藝表演等直播內容。目前國內秀場直播已經形成“YY+9158+六間房”的三分天下格局。主要用戶為30歲以下男性工人以及服務業人員,這類用戶喜好婚戀交友、微視屏以及社區論壇應用。
泛娛樂直播并不專注于某一直播領域,而對所有可直播的領域,如演唱會、戶外、御宅都進行直播,再加上移動互聯網發展成熟、獲得便捷,形成了全民直播之勢。映客、花椒移動火爆一時, YY、斗魚、虎牙等直播平臺均布局泛娛樂,涉及戶外直播、御宅等多個領域。不過因為涉獵過于寬泛,也造成了不少平臺、暴力等內容層出不窮,屢次遭到監管部門的點名批評。
垂直類直播通常圍繞一個主題,在用戶內容基礎上加上專業內容。
商務領域的微吼,教育領域的歡拓科技、三好網、早道網校,財經領域包括YY的知牛財經、易直播財經平臺、阿牛直播、掘金直播、點點財經直播等。這類直播用戶定位比較清晰,內容上又有引導,發展迅速,收入豐厚。
視頻直播網站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平臺盈利和主播盈利。對于平臺而言,首先可以提供增值服務,例如虛擬道具的購買、打賞。每個直播平臺都有自己不同的虛擬貨幣系統。
直播平臺會和游戲廠商進行游戲聯運,在觀看游戲直播的同時可以點擊進入聯運游戲,移動端更可能成為游戲分發渠道。廣告也是直播平臺吸金的重要方式。以品牌廣告為核心,類似于在線視頻服務商的商業模式,主要通過CPM等主流的售賣方式進行。同理,也會通過會員收費,為會員提供消除廣告、觀看付費內容、訂閱頻道等服務。
電子商務在粉絲經濟時代自然不能落后。利用主播的個人品牌影響力,對粉絲的購買意向進行引導,將游戲直播用戶轉化為電商店鋪用戶也是許多平臺樂于坐享其成的事情。
此外,主打賽事直播的平臺還可以組織賽事競猜,讓用戶在觀看比賽的同時,對賽事進行投注,類似于體彩。
由此可見,平臺的吸金大法還真是不少。而在平臺上活躍的主播們也因此收入不菲。游戲主播們一般會和直播平臺簽約,獲得數額不等的簽約費。至于簽約費的多少,直接和主播個人的知名度相關。除了簽約費,主播還會有月薪,需要完成一定數量的直播。通過直播平臺積攢的人氣,主播還會有不少額外的收入——比如自營淘寶店,主要以零食、服飾、游戲外設等為主,直播頁面展示店鋪鏈接,并于直播中進行宣傳。再比如廣告,既可以在淘寶上掛廣告鏈接,還可以展示網頁游戲,并按照訂閱和注冊人數結算收入。
主播還有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虛擬道具分成。用戶在觀看直播時與主播互動交流,贈送主播虛擬道具,主播按照虛擬道具數量和事先約定于直播平臺進行變現分成;主流直播平臺虛擬道具主要通過做任務以及購買的方式獲得。網絡上關于直播獲得數百萬打賞的新聞層出不窮。一年打賞主播幾百萬的老板也不在少數。
盈利能力哪家強?
游久網發布的直播產業紅皮書顯示,要做一個直播平臺,成本包括以下方面:
1)主播簽約費用
據網絡整理的2016年3月游戲主播排行榜TOP5:MISS身價1億簽約虎牙3年,每年身價超過3000萬、若風身價2500萬、小智身價2000萬、DOPA身價1600萬、五五開身價1500萬——這五位主播年度簽約費用加起來已逾1億人民幣。此前,斗魚TV一個月從虎牙直播連挖6人,總費用超過6000萬。若視頻點播平臺有意進軍游戲直播業務,簽約知名主播前便要考慮千萬級別的預算。
2)帶寬成本
以虎牙TV為例,其投資方歡聚時代2015年四季度財報顯示,歡聚時代2015年第四季度來自虎牙直播的營收為人民幣1.336億元(約合2060萬美元),第四季度帶寬支出(包含虎牙直播與其他業務)為人民幣1.611億元(約合2490萬美元),每月帶寬開支超過5000萬人民幣。
3)運營推廣開銷
游戲直播的黃金內容,非電競賽事直播莫屬。斗魚攜手NICETV舉辦IGL聯賽、戰旗簽約LOL五大賽區聯賽、熊貓TV拿下2016年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承辦權……若視頻點播平臺進軍游戲直播,簽約獨家賽事內容才有機會與已成名的直播平臺站在同一起跑線,而聯賽簽約費視情況而定,基于賽事本身的運營推廣費用又是一筆開銷。
4)技術支持費用
對于視頻直播,要求直播全程清晰流暢、低延時,強調視頻觀看的實時性與互動性。做視頻點播與視頻直播在技術方面偏重不同,穩定性是直播業務的基礎,對實時體驗互動要求很高的直播服務需要過硬的技術。
若有意轉向視頻直播,視頻點播平臺便要調整相應技術分工,有能力參與構建一個直播系統的技術人員,每月薪資也很可觀。從各直播平臺招聘信息上看,對于負責系統穩定可靠的PHP高級工程師一職,斗魚為每人每年最高支付45萬人民幣薪資,熊貓TV為同崗位每人每年支付39萬人民幣,龍珠則為同崗位每人每年支付30萬人民幣。
通過以上幾點可以簡單地算一筆賬,一個直播平臺能夠運營下去,每年的成本投入基本都在億元以上,不過身后站著無數投資人的各家平臺們,似乎底氣十足。
投資人前赴后繼向直播行業砸錢,自有其內在邏輯。
在投資人看來,直播平臺通過挖角擁有號召力的電競明星,巨額的簽約費和線上線下的暗斗,吸引了媒體眼球,同時也帶來了主流電競游戲的玩家;擁有穩定粉絲量的優質主播和戰隊,加上高質量的玩家粉絲,意味著更高的估值和更強的話語權。
未來隨著移動端的發展,直播平臺將成為手游分發的一大渠道。在直播平臺上,游戲和用戶的匹配將十分精準,觀看游戲視頻內容了解游戲的基本情況、文字介紹評測以及口碑推薦等這些方式都將被拋棄,直接觀看游戲內的精彩玩法才是找到符合自己期望的游戲的最佳選擇。擁有大量垂直用戶資源的直播平臺掌握著游戲廠商羨慕的優質玩家資源,未來直播平臺和游戲廠商將會深度合作,在游戲運營商取得共贏。游戲分發將是游戲直播平臺產業鏈角色外延的第一步。
在直播平臺大混戰的時期,王思聰旗下的熊貓TV不容小覷。
王思聰本人就是一個擁有1600萬粉絲的網紅,有著很高的社交知名度和話題性。細數他的涉獵,王思聰旗下有著 IG 游戲戰隊,IG 包含 Dota2、LOL、FIFA、CF 和 SC2 分部,并獲得過 CFS、WPC 等多項國際賽事的冠軍;王思聰為萬達集團董事、普思投資董事長,先后投資過天鴿互動、云游控股和樂逗游戲等上市公司,背靠萬達集團;王思聰成立香蕉計劃,承辦英雄聯盟德瑪西亞杯、拿下LPL獨家轉播權。
從王思聰的這些涉獵來看,熊貓TV對于他的商業版圖將起到一個很大的作用,未來熊貓TV、香蕉計劃、萬達集團將會有更多的合作,熊貓TV為萬達集團電商的轉型、香蕉計劃賽事的承辦起到一定的作用。
無論是哪種模式,無論現狀如何,我們都可以看出,投資人都是在爭奪互聯網的未來,無論是流量入口的搶奪、優質內容的爭奪還是傳統企業未來互聯網化的轉型,都離不開用戶,離不開新的盈利模式。
雖然目前直播行業的同質化現象非常明顯,但直播在游戲、社交、秀場之外顯然還有更廣闊的天地可以挖掘。雖然技術開發、運維成本居高不下;帶寬支出、宣傳造勢費用龐大;優秀主播簽約高昂;后來者插足能力不強,直播平臺的布局已經初見端倪,我們仍然期望擁有創新模式,摒棄低俗化、顏值化,有思想有深度的直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