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職教高考-職高學財經畢業后可以就業哪些
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標準發布的首個高職高考即將到來,中職生們應該如何應對備考?
“高職高考備考,不用‘刷題’!”日前,2020年廣東中職新課標研讀指導暨“3+證書”高職考備考會議上,廣東省高考研究會副理事長劉合群提醒,中職公共基礎課教師切勿盲目上量,盲目“猜題”,而是應該抓重點,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和資料。
同時,其認為,作為教育類型的職業教育,在公共基礎課教材、教學方式,以及人才評價標準上均應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突出職業教育素養,“不要怕別人說,‘你跟普教不在一個檔次’”。
評價標準
“現行評價標準還在拼命向普教靠攏”
《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招生辦法,提高生源質量,為學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提供多種入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劉合群認為,建立高職高考制度有助于凸顯職業教育類型特征,但與此同時,需要建立職業教育的人才選擇標準。
“現行評價標準還在拼命向普教靠攏,生怕別人說‘你這個題目出來比普教差多了’,怕別人說‘你跟普教不在一個檔次’。”他認為,高職高考應該凸顯自己的類型,突出職業教育素養,建立職業教育的人才選拔機制,才能使其更富活力,更顯生機。
與此同時,中職教育應實施分類分層教育,“能就業的就業,能升學的升學”,從而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的出路。
教材
“語文篇章結構分析可結合工匠故事”
根據年初發布的中職公共基礎課新課標,職業素養被作為新課標的重頭戲,劉合群表示,這應在中職新教材中進行體現。長期以來,中職學生使用的公共基礎課教材,被認為具有濃厚的普教痕跡,職教特色比較單薄。
“職業教育所有課程都應結合專業,財會有財會數學,工程有工程數學”,廣東省高考研究會職業院校高考研究分會會長胡定奇也表示。
劉合群建議,可以將工匠精神具象為工匠故事,進入職教課程內容。“語文課肯定要考字詞句,肯定要考章法、篇章結構,但這些都需要依托。過去依托的是名篇、名著、名師,這是普通教育的做法。”劉合群認為,應將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包括古代工匠和現代工匠形成系列,編入中職公共課教材。
企業文化也被認為是中職公共基礎課程內容之一。“你跟學生說要怎樣勵志,他聽不進去,通過這些故事,他們就能接受了。”上海東方激光教育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曹玉表示。
教師
“不能在工程類專業和財經類專業講一樣的數學課”
在胡定奇看來,中職新課標發布之后,對教師的授課要求提高了。他說,職業教育的所有公共基礎課程都應該結合專業特點開展,“工程有工程數學,財經有財經數學,重點是不一樣的,不能再兩個班講一樣的課。”
劉合群說,很多老師都是盲目上量,讓學生“刷題”;指望“瞎貓碰到死耗子”,盲目猜題;或是盲目相信社會參考資料。“有的老師恨不得學生手上拿一二十種參考資料,沒必要。”
他說,中職教師應該研究往年高職高考中帶共性的問題,然后才能找到對策;與此同時,老師應該在自己的水平和基礎上,科學選擇,有目的,有支撐,有甄別地備考,考慮學生的層次,選擇合適的復習備考資料。
據悉,此次論壇由廣東省高考研究會職業院校高考研究分會主辦,廣州遠州圖書有限公司承辦。
采寫 南都記者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