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財經-TVB財經主持人張晉
“有了新的資源,能夠讓整個行業做更多的事情,讓年輕人愿意參演,讓公司愿意拍片。這應該是大家可以進一步向前走的理由”。
文|《財經》特派香港記者 焦建
編輯|蘇琦
隨著《新聞女王》等劇憑借獨特的“港式風味”在內地持續“破圈”,曾經一度沉寂的中國香港特區影視行業,亦接連迎來投資風口。
最新的一筆投資總額以數十億為單位。通過一項名為港藝振興計劃戰略,阿里大文娛公布其在未來五年內將與香港文化娛樂界展開深度合作,在劇集、電影、演出和青年人才培養四個領域投入不低于50億元(港元,下同)。
在當地影視行業近年來式微對照下,此舉成為近日揭幕的第19屆“香港影視娛樂博覽”活動中備受關注的重點事件。“發展新合作模式和探索業務領域,培育優秀的影視人才,豐富香港影視產業的內容,制作更多元的優秀作品?!弊鳛閰⑴c相關發布會的主禮嘉賓,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楊潤雄如此點題其意義。
多位行業人士則普遍認為,歷經此前十余年間“合拍劇”模式探索,此次合作也可被視為兩地邁入新合作探索開端。隨著更多資金涌港并探索深度參與行業,不僅有利于拍出新的熱門劇集,亦將助推香港在國際文化交流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打開電視觀看影視節目,曾是港式故事最“平靚正”的傳播途徑。例如港人日常掛在嘴邊的“獅子山下”精神,以及“一家人最緊要齊齊整整”、“做人最緊要開心”等日常用語,起點也多是影視節目所勾勒起的故事片段。
這一現象的源頭,其實可回溯至上世紀70年代:當地文化工業方興未艾,流水作業尚未成型。在多種原因推動下,稍顯“年輕”的影視行業鼓勵創作者試驗,因此產生了一大批熱門作品。其中部分更在內地傳播至今,成為80后、90后們對港式文化最初的印象。
作為這一股香港影視浪潮中的核心推動力,1967年開播的TVB(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曾經憑借“藝人訓練班”及“香港小姐”等模式培育出大量知名影視紅星,如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等。
時間進入上世紀80年代后,香港影視行業迎來其黃金歲月。全港每晚有七成人口都安坐在電視機前面。一系列香港百姓心愛的電視劇,除了情節與演員,其所蘊含的性別平等意識、正邪價值觀等,亦影響了坐在沙發上的觀眾。
在此基礎上,隨著產業化的不斷推進,香港當地的影視工業亦不斷篩選出知名監制、導演及編劇等幕后工作人員。百花齊放之下,香港的文化軟實力亦逐漸傳播至東南亞乃至日韓等地,形成獨特文化浪潮。
更為核心的,則是港劇工業化模式的培育及價值觀念的傳播方式,依然是此后與內地資本探索“合拍劇”時最核心的賣點及競爭優勢。比如內地影視制作行業起步時期的模式及方法等,亦有不少引自香港。
但在進入21世紀后,除英美劇集,中國內地的影視行業亦逐漸茁壯成長。與之相比,數十年發展的香港影視業界開始進入稍顯沉寂時期。受制于固步自封、市場狹小且缺乏競爭等一系列因素,行業后勁不足,延續多年拍出大量刻板單調的作品,逐漸令觀眾失去興趣。
在香港本地市場“一大”的條件制約下,除前述內容模式稍顯陳舊,相關影視劇集的拍攝也大多采用棚內模式,服裝、道具皆重復使用,以至于“熟口熟面,不斷撞衫”。
《財經》記者 焦建/攝
內地龐大的觀眾市場,則讓希望擺脫困境的TVB逐漸摸索新的可能性。這種合作最初是以與內地電視臺合拍的方式進行,例如中國香港特區回歸十周年時的《歲月風云》《摘星之旅》等。但這些作品零星,反響也相對不佳。
視頻網站的逐步崛起,則讓TVB找到了新的突破口。2013年,優酷與TVB達成戰略合作,獨家獲得后者的全部正版版權。在基礎上,從2014、2015年開始,“隨著TVB與內地視頻網站合拍劇集,器材得以更新,畫面得以改良,不少觀眾重拾舊歡。”一位香港影視行業的分析人士曾指出。
在其看來:香港的相關行業發展幾十年下來,一些影視劇以接近工廠的方式創作。慢慢地只關注效率速度而忽視內容和質素(內地稱“素質”)。反之,合拍劇的拍攝,則采用“類電影”的方法,畫面上有追求,制作流程也改變了。
隨著合作模式的不斷深入,“內地資金、香港制作”的方式逐漸流行,拍攝合拍劇成為香港影視劇的新趨勢,相關演員亦喜歡北上發展,開拓內地龐大的市場機遇。
合拍模式亦令香港的相關行業探索新的模式。2022年,“新港劇”概念被提出;2023年3月,優酷與TVB簽署了相關的定制劇合作框架協議,協議中明確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共謀協同效益。根據協議,合約期內,TVB將為優酷平臺提供多部采購劇、同步播出劇以及庫存劇。
以《新聞女王》這部熱門劇集為例,從前期策劃階段,視頻平臺就在幫助制作團隊進行用戶畫像,旨在提升其拍攝的精準度。避免以往兩地觀眾均不買賬的窘境。其成功亦令相關合作團隊增強了信心,以至于將合作引入新的階段。
“優酷自2013年起與香港影視制作公司合作。港劇在制作層面有高效、標準的制作流程,有專業務實的編劇、導演、演員,也能精準洞察到當下年輕觀眾的審美趣味變化?!眱灴岣笨偛弥x穎分析稱。
同樣以《新聞女王》為例,按照謝穎的分析:優酷港劇場的用戶覆蓋60后到00后,其中90后及00后占比60%以上。而在《新聞女王》播出后,女性用戶提升10個百分點,00后用戶提升12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港劇其實可破圈到新一世代”。
在優酷與TVB合作探路十余年的基礎上,阿里大文娛最新的“港藝振興計劃”,則為相關合作的模式勾勒出了更為宏觀的框架。例如,在合作伙伴方面,就包含了TVB、邵氏、寰亞、樂道互娛、天下一等香港資深制作公司。
“此次計劃希望通過加強兩地交流,將香港的文化娛樂產業優勢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為新人成長提供舞臺,拿出‘好本子’,搭建‘好班子’,培養‘好苗子’?!卑⒗锎笪膴识麻L兼CEO樊路遠表示。
對于各界最為關心的50億元具體如何投資的問題,阿里影業總裁李捷則表示:將以跟合作伙伴的具體合作計劃為準,但主要將投入在版權采買、劇集采購、電影投資、演出投資、場館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香港文化娛樂產業最需要的是信心,我們不僅會落實承諾,最重要的是相信香港文化娛樂產業一定會振興起來?!?/p>
阿里大文娛的相關人士亦在回應《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相關資金的總盤子是從下到上匯總起來的,“原本希望跟香港影視行業方方面面的合作就多,盤算下來各處的資金投入需求都是真實的。此后將陸續落地?!?/p>
對于受制于市場規模狹小的香港本地市場而言,相關的市場化資金注入有望起到哪些作用雖仍有待觀察,但各方的反映均積極正面。
“阿里今次的投資計劃純屬企業行為,并非由官方推動,反映內地企業看好香港的獨特地位。相較內地,香港在創作上的自由度始終較高,這都是香港的優勢。”香港一位相關行業人士就指出。
“港藝振興計劃可以為本港文化娛樂產業,帶來更多資金和開拓市場的機會;對內地方面而言,港劇港片無論在品牌還是接軌海外市場方面,仍有獨特優勢,若能善加運用,有助內地業界‘走向全球’。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港藝振興計劃是兩地業界一次深度合作嘗試,也是香港重振流行文化軟實力的一次機會?!毕愀垡患覉蠹堅谄渖缯撝蟹治龇Q。
實施上,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及推進,以及國家對香港的角色定位更加清晰,香港近年來亦在積極拓展與內地的合作空間。例如相關司局下轄的“創意香港”項目,就曾與阿里大文娛進行緊密交流,積極推動合作空間?!案鬯囌衽d計劃作為香港與內地文化娛樂產業一次深度合作,其實也可以放在這一框架去思考?!?/p>
“香港的影視業有過一段時間走過下坡,就是因為市場太小,每個人買一張票看也就只有700萬人。資源越來越少,創作或者劇作就會受影響。有了這筆新的(50億)資源,就能夠給整個行業做更多的事情,讓年輕人愿意參演,讓公司愿意拍片。這應該是大家可以進一步向前走的理由。”《新聞女王》的總監制鐘澍佳如此分析。
而楊潤雄也在前述相關致辭時表示,“我們熱切期待阿里大文娛集團與香港影視界共同發展新的合作模式和探索業務領域,一同培育優秀的影視人才,豐富香港影視產業的內容,制作更多元的優秀作品,令香港的影視娛樂業在國際舞臺上再創高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