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港;房產港股
海南想要發展起來,一定要拋棄房地產嗎?
是的,但不是拋棄,而是升級。
眾所周知,在海南建省以來的30多年發展歷程里,房地產一直占據著非常有重量的地位。
房地產為拉動海南的經濟發展曾做出巨大貢獻,但也讓海南錯失2次歷史機遇。
可以說,海南成也房地產,敗也房地產。
房地產發展到今天,雖然帶動了海南一部分的經濟發展。
但也讓海南的經濟產業結構單一,就業機會變少,陷入僵局。
在海南歷史上曾經歷過2次重大改革,但都逃不過失敗的命運。
特別是90年代的樓市泡沫,給海南留下了大量讓人頭疼的爛尾樓。
在1993年上半年,海南的房地產價格達到了階段頂峰7500元/㎡。
而你要知道,那時候北京二環的房價才2000元/㎡。
可想而知當時的海南有多瘋狂!
不過這種局面持續不久,同一年國家調控加強,停止了銀行貸款。
戳破了海南的樓市泡沫,很多開發商就卷款跑路,留下了一地爛尾樓。
雖然在2000年以后,海南的房地產浪潮又掀起一波,帶動了海南經濟發展,
但是在依賴房地產發展的過程中,海南也面臨著經濟單一、工業化進程緩慢等問題。
從海南歷年的GDP可以看到,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所在的比重長期居高不下。
如,在海南2021年三次產業占比比重中:
第一產業1254.4億元(占比19.4%),第二產業1238.8億元(占比19.1%),第三產業3982億元(61.5%占比)
可以明顯看出,“一房獨大”的經濟局面在海南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
怎么改變這種僵局,成了海南迫不及待想解決的問題。
所以當迎來第三次重大歷史機會,即成立自貿港以后,海南的機會來了。
從2018年開始,海南就實施了全島限購、“兩個暫停”等嚴格調控的措施,
試圖讓海南不再成為一業獨大的產業經濟結構,拒絕成為房地產的加工廠。
當然,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自2018年之后,海南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占GDP比重迅速下降,
從之前的將近50%下降到近三年的20%多。
此外海南還努力發展免稅旅游業,和互聯網產業、以及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等12個重點產業。
在2021年的時候,海南旅游業占GDP的比重也甚至已經超過了房地產開發投資額數。
而且在自貿港封關以后,
海南還會實施零關稅、低稅率,金融開放,跨境貿易,離島免稅額度增加等福利政策。
目的呢就是在于讓產業結構升級多樣化,改變這種“一家獨大”的局面。
那么,海南真的能徹底甩掉房地產嗎?
其實從短中期內來看,海南一下子要‘砍掉’最粗的支撐是不現實的
就好像做外科手術一樣,必須小心精準。
畢竟想要建設自由貿易港,是離不開房地產支撐的
沒了房地產,引進的人才住哪里?
沒了房地產,來旅游的人住哪里?
沒了房地產,城市建設如何進行?
所以海南拒絕做房地產的加工廠,不是要徹底拋棄,
而是要把房地產的從區域產業的主導地位“降格”為從屬產業地位。
改掉依賴房地產的經濟局面。
所以,徹底的拋棄房地產是不可能的,相輔相成才是常態。
因為只有房地產市場回歸理智,海南的產業結構才能得到優化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