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孫說財經—老孫說財經直播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帶動了今年的中期行情,下半年靠什么?我覺得是基礎工程建設產業鏈。剛剛看到了國務院辦公廳發的文件,以工代賑。請往下看。
不得不承認,現在全球經濟狀況很糟糕。有的國家已經破產,大部分國家也都在水深火熱之中。剛剛,同花順消息,時隔20年,歐元同美元平價。都不用想歐洲人民的生活。
難,是主旋律。
為什么會這樣?不可調和的矛盾。
不肯放棄原有的舒適生活地位的老牌發達國家同迅速崛起想要取而代之的新興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包括現在的俄烏戰爭,中美貿易,全球通貨膨脹,經濟衰退等,都是基于這個矛盾演化出來的。
都有優勢,都是危機,也都是機遇。
基于這個大背景,再看現狀,不可避免的經濟衰退。
全球的經濟體量,在沒有技術革命的時候,是有限的,更何況是衰退的時候。要不然,美國也不會想方設法地收割韭菜。沒辦法,蛋糕就這么大,想要過得好,就得想方設法多弄點。
我們之所以對經濟衰退,或者說日常生活當中感知不會這么深。主要有兩點:第一,糧食控制得好,不餓肚子。第二,近幾年沒有過度地放開貨幣政策,通貨膨脹沒那么嚴重。所以我們有基礎,有能力,去合理整合資源,去提高內循環效率,去“創造”市場經濟增量。
經濟,無論怎么說都脫離不了“人”的屬性,就是衣食住行。政策參與調控經濟,沒有別的路子,只能在這上面想辦法。
穿的,吃的,經濟規模太小,調控起來也沒有著落點。除了食品價格還可以控制控制,主要還是市場說了算,主要靠供需結構。
動房子?不太行,簡單刺激刺激,別崩就得了。使勁搞房子,以后出的事更大;
動出行,好像可以。先動的就是新能源汽車,既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又有一定的經濟規模(二級市場上,涉及10萬多億呢)。中期這一波,基本都是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帶動的。并且,解決了產業鏈很多企業的危機,間接地解決了就業問題。
就業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吃飯問題。搞經濟,其實就是搞就業,為此可以犧牲很多東西。
今天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的“關于在重點工程項目中大力實施以工代賑促進當地群眾就業增收工作方案的通知”其實是上半年政策的延伸。
還是回到了衣食住行上想辦法,搞房子周邊配套產業,搞交通出行基礎設施產業,搞城市市政產業,搞新型基建產業。上半年,陸續披露的很多基建的投資計劃,包括水利,市政,管網,電網等,陸續的已經完成了前期程序,陸續都該落地了。
說白了,就是政府重點工程,把控力度高。加大力度推進,引導群眾參與,增加就業,刺激經濟增長。除了這些,也沒有太好的經濟刺激點。
并且,二級市場上,相關行業回調周期也夠,開始出現異動,非常有希望帶動行情企穩向上。
歡迎評論區,交流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