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新浪財經、伊利股份新浪財經分析
伴隨國內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三四線城市及鄉鎮居民消費能力不斷提升,2018上半年,國內乳品市場穩步發展。 近日,國內乳業上市公司中期業績陸續亮相。激烈行業競爭下,乳業板塊各家業績差異分化明顯,龍頭企業盈利護城河更加堅固。
伊利堅守"伊利即品質"的企業信條,把握市場新機遇、洞察消費者新需求,以產品賦"芯"、模式革"芯"、技術創"芯"、標準立"芯",推動了整個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憑借核心指標穩居行業第一,營收、凈利強勁增長的傲人業績持續穩占國內乳業霸主地位。
報告顯示,2018上半年,伊利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399.43億元,同比增長19.26%;凈利潤高達34.69億元;凈資產收益率、綜合市場占有率和消費者滲透率穩居行業第一,各項核心業績指標高位領跑。
不同于成長期企業業務發展階段體現出的具有普遍意義的高增長性,作為一家處于成熟期多年、長期穩居行業龍頭的巨型企業,伊利面對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不但能以絕對領先優勢維持第一,還能保持雙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的挑戰和難度不言而喻。
從中報數據可以看出伊利持續、強勁增長的盈利能力,離不開其強大的成本管控能力、產品結構創新升級能力及渠道拓展能力。
1
全球資源協同
規模優勢助力發展
根據《申萬食品飲料-伊利股份系列解讀》中可知:"僅考慮伊利的液態奶業務,原奶的成本占比為60%-70%,包裝占比10%-15%,白糖等輔助材料占比10%左右,剩下10%是人工和折舊成本。"
由此可見原奶價格及包裝成本對于乳企毛利率變化的重要影響。報告期內,乳業行業競爭加劇、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成本費用大幅提升,使得各大乳企業績普遍遭到考驗。
上半年,受國內生產環境與國際貿易環境雙重影響,紙類包裝材料及部分輔料采購價格呈持續上漲態勢,導致乳品加工企業生產成本控制壓力明顯大于上年。在此背景下,伊利上半年主要業務板塊均表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主營業務毛利率仍然堅挺,保持在38.67%的高位。
伊利作為國內乳業龍頭,在奶源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獨特優勢,能夠通過規模優勢有效的平滑成本壓力,有效抵御原材料成本波動風險,保持業績穩定增長。
近年來,伊利以"一帶一路"為契機,加快國際化進程,致力于"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健康食品提供者",在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乳業發達地區,布設了一張涵蓋全球資源體系網。 在國際化進程中,伊利積極整合全球優質奶源資源,并大力加強奶源建設的國際合作力度,勇于探索奶業發展新模式、新路徑。
報告期內,伊利繼續深入整合戰略協同采購業務,在成本優化、全過程質量管控、供應商合作以及采購訂單服務效率提升等方面進行持續推動,進一步提升了全球化乳業資源的保障能力。
此外,上半年乳品行業競爭較為激烈。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5月規模以上銷售費用同比增長20%。伊利作為頭部企業銷售費用同比增長32.98%,中銀國際分析師湯瑋亮就此表示:"龍頭較高強度費用投放雖然短期內會導致利潤率承壓,但有助于提升市占率、擠壓雜牌利潤空間"。長期來看,有望出現較高的業績彈性。
2
產品結構升級擴類
盈利質量不斷提升
資深乳業專家陳渝表示:"國內乳業行業的增長一方面來自于市場集中度提升,而另一方面則來自產品結構調整帶來的紅利。"
報告期內,伊利液態奶、奶粉、冷飲、酸奶四大產品業務群穩定發展,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公司常溫液態奶業務的市場零售額份額比上年提高了 2.4個百分點,低溫液態奶及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市場零售額份額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了 1 和 0.8 個百分點。
主營產品市占率提升的同時,帶來了伊利整體營收的不斷攀升。拆分收入來看,液態奶實現營業收入 319.21 億元,同比增長20.50%;奶粉及奶制品收入38.67 億元,同比增長27.26%;冷飲收入37.25 億元,同比增長14.89%。
伴隨乳企上市公司業績的集中披露,我們可以看到,以產品創新為代表的綜合實力的比拼,正逐漸成為乳企間競爭拉開差距的關鍵。規模優勢之上,伊利在產品結構升級方面的表現更加亮眼。
上半年,伊利的"金典"、"安慕希"、"暢輕"、"每益添"、"Joy Day"、"金領冠"、"巧樂茲"、"甄稀"等重點產品系列的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 30%以上;公司新品銷售收入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了 5 個百分點。
伊利董事長潘剛說,"要讓創新成為伊利的態度。"在"不創新、無未來"的理念引領下,報告期內,伊利堅持和推動創新戰略,通過洞察和研究消費者需求,加速健康食品的研發進度,推出了
植物蛋白飲料"植選"系列豆乳
能量飲料"煥醒源"
果昔酸奶飲品"果果昔"
女士配方奶粉"優悅"
高端飲用型酸奶"暢輕 PET"等產品
目前市場反饋良好,有望打造新的增長驅動引擎。通過產品結構不斷豐富外延,伊利的盈利質量不斷優化,非乳業務的拓展有望帶領伊利走向"大健康"新時代。
3
渠道滲透優勢持續增強
立體營銷不斷加分
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報告期,國內乳品細分市場得到快速發展。其中,在實體零售終端,奶粉、低溫純牛奶與常溫酸奶的零售額,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 14.8%、16.1%、18.6%。
與此同時,星圖數據顯示,在線上零售渠道,乳品交易規模也在繼續擴大,其零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 36.8%。品類與渠道的細分和成長,給整體乳品行業發展帶來了更多商機。在滿足消費者需求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國內乳業持續健康發展。
報告期內,伊利產品的市場滲透能力繼續增強,渠道份額穩步提升。凱度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18 年 6 月,公司常溫液態類乳品的市場滲透率為 81.2%,比上年同期提升了 2.7 個百分點。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嬰幼兒配方奶粉在母嬰渠道的零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 38.7%。
三四線及縣鄉市場的人口規模及可支配收入的擴大預計仍將推動乳品市場近幾年的穩定增長。伊利作為國內乳業龍頭,品牌知名度高,產品結構完善,渠道滲透到村級市場,擁有較為完善的物流體系,研發能力強,未來有望在縣鄉、農村市場持續搶占小型區域性乳企的市場份額,進一步鞏固龍頭地位。同時,伴隨著海外市場的拓展步伐,伊利渠道滲透能力的優勢繼續得以夯實。
近日,Brand Finance 正式發布"2018 年度全球最有價值乳品品牌 10 強",伊利獲全球乳品品牌潛力第一名,伊利品牌價值比 2017 年增長 43%,伊利品牌和產品贏得了更多消費者的認同。
開源證券分析師張月彗表示:
"我們看好公司作為國內奶業龍頭所具備的的產品研發能力、深度下沉的渠道及營銷網絡。公司業務經營穩健、不斷的海外布局以及較高的分紅率,使得公司極具長期投資價值,維持公司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