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論金一財經直播-談股論金在線直播今天
飆升的金價在4月中旬后終于迎來的調整。5月7日,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9合約開盤價為544.10元/克,較4月15日盤中創下的歷史最高價576.99元/克,每克下跌了32.88元。北京青年報記者走訪各大品牌發現,五一期間,周大福、六福、周生生等知名品牌的足金飾品掛牌價格最低跌至703元/克,較4月中旬737元的高點下跌了34元左右。即便如此,目前金價仍處于700元/克以上的歷史高位,讓不少消費者望金卻步。
金價高位調整時,投資者該如何抉擇?北青報記者發現,業內人士對此也看法不一,有人認為目前回調不深,應該謹慎觀望,有人認為應該抓住時機逢低買入。
4月以來金價波動劇烈
相較3月份頭也不回地的一路上行,4月份的金價像“過山車”般波動。據上海黃金交易所每日公布的交易行情數據,4月15日,Au99.99價格漲至歷史最高點。當日,開盤價為567.01元/克,收盤價為558.68元/克,最高價為576.99元/克;4月底,隨著國際金價回調,國內金價也明顯回調。4月23日,Au99.99盤中最低探至542.01元/克,收盤價報544.01元/克,較4月15日下跌2.63%。8天之內,盤中最低價相比最高價下跌了6%。
5月6日是五一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Au99.99價格繼續下行,盤中最低跌至540元/克,收于544.13元/克。
普通消費者感受國內金價的變化主要是通過各大品牌金飾品的掛牌價格。五一期間,國內金店掛牌金價跌到710元之內,相較4月中旬737元的高點,半個月跌了近30元,還曾出現一天之內就大漲大跌超10元/克的情況。
5月1日一早,國內多家金店零售價格大跌15元至703元/克;2日,多家金店金價又上漲11元/克;在5月3日下跌了4元/克之后,品牌金店的零售價基本維持在707-709元/克的區間。5月7日,又上漲至713元/克。
據了解,最近國內金價大跌主要是受國際金價的影響。4月22日,國際金價每盎司大跌64.95美元,跌幅高達2.72%,創去年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4月23日,國際金價一度擊穿2300的關鍵點位。
5月3日,美國最新公布的4月非農就業數據遠不及預期,使市場對美聯儲今年降息的預期重新升溫。不過,因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出現緩和跡象以及部分投資者獲利出貨,國際金價大幅震蕩,跌至近一個月新低。
部分金店生意清淡
3月下旬以來,金價出現了一波快速拉升。3月27日,周大福的足金飾品金價650元/克;短短一周,便漲到703元/克;之后更是一度攀升至718元/克。最近金價雖有所回調,仍然穩定站在700元之上。
高漲的黃金價格,讓不少消費者望金卻步。5月5日是五一假期最后一天。北青報記者在海淀區某商場看到,多家金飾品牌的專柜顧客寥寥。
某品牌店的店員告訴北青報記者,雖然近期金價調整了不少,但五一長假期間的消費額并沒有上升,“最近來買金飾的顧客主要是自己戴,對款式、做工比較在意,關心黃金投資的人少了。”
北青報記者正好遇到張女士一家三口來挑選首飾。張女士的女兒說:“因為快到母親節了,想給媽媽送條金項鏈。現在金價漲得太高了,投資的話感覺風險大。”還有一位女顧客發現算進工費之后,品牌金飾的單價已高達每克近千元,直呼“太貴了”,然后不舍地放下了自己試戴了幾番的金手鐲。
朝陽區一家金店的店員也表示,金價越漲越高后,買金的顧客是肉眼可見地少了,大家都越來越謹慎,而咨詢回收或以舊換新的人倒是多了。相比春節前,金價大漲后,生意都比較清淡。
中國黃金協會最新統計數據也印證了這些店員的感受。4月26日,中國黃金協會發布了2024年一季度行業數據,全國黃金消費量308.905噸,與2023年同期相比增長5.94%。其中,黃金首飾183.922噸,同比下降3%;金條及金幣106.323噸,同比增長26.77%。談及分化原因,中國黃金協會表示,快速上漲的黃金價格,疊加黃金首飾加工費和品牌溢價高等因素,使得消費者觀望情緒增強,黃金首飾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
入手時機到了嗎?
展望黃金未來走勢,不少專家都認為長期看,金價走高仍有支撐,但對于短期的投資策略,業內人士存在分歧。有人認為金價還可能繼續回調,暫時不適合購入,有人認為要抓住逢低買入的機會。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近日發表觀點表示,近期國際黃金市場橫盤震蕩,價格中樞小幅下移,反映市場對金價走勢分歧依然大。在宏觀經濟與地緣政治出現超預期惡化前景下,他認為黃金目前價格反彈、挑戰新高有難度。相對目前實際利率、政策等,金價還是偏貴。更好的投資策略,是等黃金價格未來出現顯著回調后,適當買入。
知名經濟學者盤和林預測,黃金未來將是急跌緩漲的狀態,因為美聯儲最終還是會降息,大方向上黃金價格還是會走高,但漲勢上會非常緩慢。盤和林認為,現在并不是入手黃金的好時機。他也不建議消費者將黃金看作首選的投資品。在他看來,投資的目的是底層資產本身能夠產生收益,比如股票的股息,債券的利息,而黃金沒有這些副產品,黃金唯一能夠產生的利潤是價格差。
黃金高級投資分析師林大輝同樣認為當下并不適宜購入黃金進行投資。他表示,由于本輪黃金價格上漲幅度較大,現階段價格回調不深,下跌應該還未結束,暫時仍不適合購入。
不過,5月7日,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發表最新機構觀點呼吁投資者“把握逢低買入黃金的機會”。
瑞銀表示,盡管短期內金價確實有可能出現一些疲態,但仍然相信金價可能在2024年底/2025年初達到2,500美元/盎司。瑞銀作出這樣的預測,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
首先,對黃金的總需求具韌性,并可能在未來幾個月保持這種態勢。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盡管全球黃金ETF總持倉減少114噸,但2024年第一季度總需求同比仍增長3%,達到1,238公噸。亞洲ETF出現小幅流入,上海黃金交易所4月中旬的數據顯示,中國的未平倉合約激增。
其次,央行持續對黃金買盤。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盡管價格上漲,但央行的“淘金熱”一直持續到第一季度,表明央行需求可能仍將是未來總需求的中堅力量。各國央行在第一季度買入了約290噸黃金,高于瑞銀2024年每季度約220噸的預期。這些買盤創下了歷來首季度的新高,并為各國央行可能連續第三年買入超過1000噸黃金奠定了基礎。
最后,來自零售和企業的下游需求也可能顯著刺激黃金買盤。有證據表明,珠寶需求意外具有韌性,而工業需求在 2024 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了 10%。這可能促使未來幾個季度零售和工業需求穩定增長。
“鑒于黃金可能出現頻繁和短暫的回調,我們認為投資者可藉此使用結構化策略,在2250美元/盎司或以下價位逢低買入,以在金價回升至2500美元/盎司水平時獲利。”瑞銀表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和美國在2025年第一季度前放松貨幣政策,加上美元隨之全面走弱應有助于提振金價。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含絡傳播權)歸屬北京青年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程婕
編輯/樊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