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財經崔榮_東方財經崔榮華簡歷
滬指沖破3300點整數關后連續回調,強周期板塊構筑頂部,大金融大幅拉抬指數,但市場全面走強仍難實現。操作上可繼續關注半年報高增長個股。針對于創業板再次爆發及后市走向如何,市場分析人士向上海熱線財經表示,短期風格轉換的跡象比較明顯,接下來這一兩周來看,市場的重點就是在于創業板和中小板。
連國家隊都重新青睞創業板股票了,散戶投資者可不可以跟著玩把票呢?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為,投資者可以看好創業板,但需要注意幾個前提。首先,低風險承受能力者要遠離創業板,只有極高風險承受能力者才可以極少量參與。其次,國家隊配置創業板的比例應該是比較低的,投資者在參與時,可考慮比國家隊更低一點。最后,參與創業板的投資者應具備很強的上市公司研究能力。
知名財經人士為替投資首席投資分析師崔榮先生提醒投資者,對創業板行情操作應“更謹慎”,創業板的走強與周期股的回落所帶來的資金回流有關,創業板個股體量較小彈性較大,很容易就出現大的波動,并且大盤不斷增加的新股供給和解禁壓力依舊存在,目前市場仍以存量資金博弈為主,創業板很難出現大的行情。
對創業板,“國家隊”和機構出現了一次重大分歧!
創業板估值:距離底部剛過半山腰
一、是創業板估值仍然偏高,這是制約創業板行情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由于創業板估值仍然偏高的緣故,所以場內資金仍然還有相當一部分會在白馬藍籌股上堅守。包括證金公司、匯金公司以及社保基金,它們對創業板股票的投資只是用了資金中的很少一部分。由于主力資金還是集中在白馬藍籌股上面,因此,創業板的大范圍炒作很難得到主力資金面的支持。
那么創業板指數跌到多少才能真正到底?楊德龍講解了邏輯:
按近三年40%年均盈利增長來算,現在創業板指數的1500點相當于當年585點,就是2013年創業板啟動時的點位,也就是說下跌的極限位置在1500點左右,現在已經跌到1600多點。兩年多來,我一直堅定看空創業板,現在還難言真正見底,下半年A股主要投資機會仍然集中在主板上。
專業投資機構認為,創業板雖然跌成渣了,但我認為仍在半山腰,當下談創業板的底部還太早。中小創的暴跌是有制度原因的,除了個別股票(不超過50只)有抄底價值外,其余抄底都會抄在半山腰。現在抄底創業板還為時過早。創業板企業成長邏輯有兩種:1、以樂視網為代表的外延式擴張;2、以網宿科技為代表的成長股。但在目前監管政策下,樂視網已被貼上“金融風險”的標簽,而網宿科技等具有代表性的成長股也是業績低于預期,一年來股價一路向下。創業板遠高于主板的估值,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資金對創業板企業的投融資平臺屬性給出了較高的溢價,但當下這種溢價仍在擠水分。
國家隊入局 創業板的機會來了嗎?
國信證券分析師也認為,創業板市場的近期反彈,與國家隊開始關注有關。A股投資者歷來將國家隊當作行情的風向標,國家隊在二季度抄底創業板的消息一傳出,投資者對創業板的心態一下子就不一樣了。而國家隊又以中長線的價值投資為主,這或許是在告訴市場:創業板已具備中長線的配置機會了。
西南證券研究團隊針對“國家隊”在二季度末對創業板的調倉動作,做出了創業板見底的邏輯判斷,并分析得出如下支撐因素:政策方面,國家對創新創業的不斷扶持使得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前景進一步提升;外延并購批文數量的回暖,預示著管理層監管尺度的放寬,為新興創業板公司的成長提供了適宜的政策環境。產業方面,以人工智能+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初見雛形,產業革命的風口正在形成,成長創業型公司的發展前景被持續看好。
交銀施羅德基金策略分析師馬韜表示,不少創業板“白馬股”絕對估值與相對估值均處于歷史低位,投資價值凸顯。馬韜同時指出,三季度受地緣政治風險升級、國內政策轉向風險防范等內外因素影響,大盤可能繼續承壓,三季度后或是布局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