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房房產證【平房房產證面積與實際面積不符,怎么辦】
農村房屋如何辦理房產證
來源:找法網
房產證相信對于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重要證件之一,是證明房屋所有者對房屋合法所有權的憑證,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但是對于一些農村或偏遠地區來說,因為房子是建立在宅基地上的,就很少辦有房產證的。
一、農村房屋如何辦理房產證
1、申請宅基地使用權
首先村民在建筑房屋前應先向村集體組織申請宅基地使用權,取得國土部門頒發的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然后向當地鎮(街道)規劃建設辦申請房屋建設的報批手續,才能進行施工建設。房屋建成后村民應當向規劃建設辦申請房屋竣工驗收,取得規劃驗收合格證明。
2、向當地房管所提出申請
經過規劃建設辦批準建設及驗收合格的房屋,村民需要辦理房屋產權證的,應當向當地房管所提出申請,并提交土地使用證、報建驗收證明、房屋面積測繪報告等資料。房管部門在受理農村村民要求辦房產證的申請后。將會檢查相關資料,并將申請登記的事項在村集體組織內進行公告。經公告無異議或有異議不成立的,將給予登記發證。
二、房產證辦理需要提交的材料
根據《房屋登記辦法》的規定,因合法建造房屋申請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記申請書;
(二)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三)宅基地使用權證明或者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明;
(四)申請登記房屋符合城鄉規劃的證明;
(五)房屋測繪報告或者村民住房平面圖;
(六)其他必要材料。
申請村民住房所有權初始登記的,還應當提交申請人屬于房屋所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證明。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六十條規定
以出讓或者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登記,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核實,由同級人民政府頒發土地使用權證書。在依法取得的房地產開發用地上建成房屋的,應當憑土地使用權證書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申請登記,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核實并頒發房屋所有權證書。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紹多多少少也應該知道,對于農村在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應該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登記,在審查核實之后就可以下發房產證。
農村“無證”自建房如何辦房產證?除三種情況外遺留老房也能
導讀:近期全國范圍內正陸續開展農村自建房辦理不動產權證的工作,大部分的農戶都已經拿到了房產證,那些無法的房子該怎么辦?除三種情況外遺留老房也能?
大家好,我是您的農訊小助手,很高興你我能在這里相識!
隨著近一年的農村自建房不動產權證辦理工作的持續開展,如今發證工作也接近了尾聲,大多數農民都拿到了國土資源部頒發的不動產權證,這可把咱老百姓高興壞了,拿著印有國徽的紅本本就像拿著寶貝一樣,畢竟一家人省吃儉用、辛辛苦苦建的房子終于在法律意義上給確認了,對于農村人來說確實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農村自建房及宅基地的歸屬問題一直是關系著我國數億農民的大事,不僅關乎著農民能否安居樂業,更關系著國家的長治久安,是整個三農領域能否更加健康穩定發展的基本保障,所以農村不動產權證能否順利辦理既是咱老百姓最關心的大事,也是這項惠農政策能否落地落實的根本所在。
答案是可以的,但同時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我們知道,農村宅基地是屬于集體的財產,不可以買賣,但是自建房屬于個人所有的土地付著物可以買賣,那不自相矛盾嗎?
實際上并不矛盾,根據房地一體及一戶一基的原則,國家頒發不動產權證,代表著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權是歸個人所有,確權以后農村自建房就同城市的商品房一樣擁有合法權,只要滿足以下幾點就可以買賣:
1、擁有農業戶口,同屬村集體中的一員,也就是說是同村的農民才可以買。
2、符合“一戶一宅”的原則,即買房人原本沒有宅基地(這種情況在農村還是很多的,比如兄弟分家)
3、原房屋辦理了產權證或符合的條件,村集體同意并開具證明。
在本次農村辦理不動產權證工作開展以來,還是存在很多不在確權范圍內的,所以也暫時無法,那這些房子該怎么辦?
在農業農村部回復人大會議建議時答復:農業農村部將會同自然資源部全面落實中央有關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的要求,扎實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以及農村亂占耕地的整治工作,逐步解決無證房屋,化解宅基地歷史遺留問題。
一是通過繼承的形式,原來的老房子是在父母名下,現在由于需要辦理不動產權證,于是很多老人就想將房子登記到子女名下,可是這樣就無法滿足一戶一基的原則了,所以通過繼承的形式是可以在后續辦理不動產權證的。
二是政策實施前的房屋,在我國原來頒發的《土地管理法》和《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前,房屋已經建設并存續的,在后續也沒有違規擴建的,可以進行確權頒證,不需要遵循現行規定。
三是采取分戶解決,農村多子女家庭,因房屋不夠住或者結婚等情況需要新建房的采取到派出所分戶的形式,把一家人分出多個戶口,這樣以新戶口建房、買房都是可以的,符合要求。
1、建在基本農田上的房子
保護耕地農田是維護我國糧食安全的根本保障,而糧食安全關乎國家安全,容不得絲毫放松,特別是近年來受疫情影響和今年的俄烏沖突,糧食產量大幅下降,耕地紅線更容不得任何人逾越,所以建在耕地上的房子無法,建在基本農田上的房屋一律要拆除,更不允許在以上土地上新建房屋。
2、一戶多基或面積超限
在農村建房,一戶一基是基本原則,即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而且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面積,這里存在一種情況就是舊房未拆建新房的是需一起合算老房的面積,如果不能符合以上條件是無法辦理不動產權證的。
3、批小建大,違規施工
在農村,農民在建房前需要先到所在地村委會報備后會同村委會同上級申請,得到縣級主管部門審批后才可以施工,在施工建房時必須按照審批的面積、位置和要求建房才可以,如果批復的是150平方,實際占地面積達到200平方是不允許的,或者違規建設不符合施工要求和影響他人生活的情況都是一律不允許的,即使建設成功了也不予。
綜上所述:#農村#自建房辦理不動產權證是國家在三農政策上又一次改革和突破,既保障了農民的基本權利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所以大家一定要對這次辦理房產證的工作高度重視起來,確保依法依規拿到不動產權證。
農村房屋也能辦理房產證?辦理后有什么好處?哪些情況不能辦理?
房產證是房子歸屬權最有利的證明,而農村住房能否領取房屋產權證的關鍵問題不是戶口,而是是否有宅基地使用權證。以前農村對于房屋房產證的管理并不嚴格,只要批好了宅基地,再跟村干部打個招呼就可以蓋房子了。而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也選擇辦理房屋房產證,有什么好處?那么什么情況不能辦理房屋房產證呢?
一、辦理農村房屋房產證的好處
1、房屋便于抵押貸款:農村的房子如果證件齊全,尤其是房子的房產證,就可以進行銀行貸款,這就幫助很多農民朋友解決了資金不足的問題。
2、房屋利于領取拆遷補償:雖然在征收農村的土地時,都會基于農民相應的補貼。但如果你的房子有房產證,那么除了宅基地的補償,還可以得到屬于房屋的補償費用。
3、更好地避免房屋糾紛:房產證不僅可以證明房子的歸屬,同時還清晰地記錄了房子的面積、邊界,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農村潛在的房屋糾紛。
二、存在這些情況,不能辦理房屋房產證
1、申請人戶籍不屬于村集體:現在有很多人將自己的戶籍遷至城市,但在農村還有自己的房子,這些房子都無法進行確權,也得不到房產證。
2、不符合“一戶一宅”:在農村有部分農民不只有一塊宅基地,這時不符合國家規定的,這些人在辦理房子房產證時,只可以辦理一處的住宅。
3、房子違法建造:房子的修建沒有經過審批,手續不全,房子的位置以及面積大小不符合標準,這一類的房子都屬于違法建造,拿不到房產證。
以上就是農村房屋房產證的好處及不能辦理房屋房產證的情況,農村的宅基地審批權在縣級人民政府,因此只有經過縣級政府批準并頒發了宅基地使用權證,才能依法領取房屋產權證哦。(來源:惠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