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圖片】
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迎桑果節,游客可到南海西樵賞花摘果
近日,在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南粵名山西樵山下的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內,1000多畝桑葚果陸續成熟。3月13日,該文化旅游園第八屆桑果節正式啟動,桑果主題特色活動將持續到5月上旬采摘期結束。本屆桑果節上,園區還融入眾多新元素、新業態,全力打造以周邊游、“微度假”為特色的“網紅打卡地”,助力西樵持續釋放文旅魅力和活力。
賞花摘果:
禾雀花開添春意,千畝桑葚掛滿枝
位于西樵山南麓的萬畝連片?;~塘,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保護單位譽為“人類生態典范、世間罕見美景”。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處于該片?;~塘的核心地帶,園區不僅有嶺南水鄉美景,也呈現了桑基魚塘的循環生態農業模式。園內種植桑果面積1000多畝,每年3月上旬至5月上旬是桑葚成熟期。
園區農業人員介紹,今年桑果在開花結果期間成功避開了寒潮與雨水,果量比往年多15%以上;加上雨水少,果實甜度比往年要高,也更多汁;今年的果實采摘時間也從3月上旬持續到5月上旬。
3月13日,位于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的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啟動第八屆桑果節,桑果采摘持續到5月上旬。林洛峰攝
本屆桑果節開幕后,到今年“五一”假期,期間每逢周六日以及清明、“五一”兩個假期,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均會舉辦特色主題活動,包括大胃王吃桑果比賽、制作桑果酒、傳統繅絲與植物拓染等體驗活動,豐富市民游客的游玩體驗。
進入3月,嶺南也迎來了踏春賞花的最佳時期。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近期市民游客在該園除了可以采摘桑果,還能一睹禾雀花盛放的美景,幾大花廊禾雀花棲滿枝頭,一串串白色與紫色的禾雀花為園區更添春意。園區內,一條賞花摘果的“黃金線路”隨之成形。
文化“唱戲”:
穿越古今看非遺,樵韻碧道泛畫舫
在當天的桑果節啟動儀式上,除了甜美的桑果“唱主角”,主舞臺一側的香云紗晾曬場更變成“T臺”,幾名模特身穿香云紗,走起時裝秀,向游客展示傳統與現代水融之美。
桑果節啟動儀式上,主舞臺一側的香云紗晾曬場更變成“T臺”,幾名模特身穿香云紗,走起時裝秀。林洛峰攝
香云紗采用植物染料薯莨染色,是世界紡織品中唯一用純植物染料染色的絲綢面料,被紡織界譽為“軟黃金”。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一方面致力活化呈現珠三角古老?;~塘、蠶桑絲織的歷史文化,另一方面積極嫁接外部資源,傳承發揚香云紗非遺文化。園區內,市民游客現場觀摩香云紗制作,學習體驗晾曬香云紗,聽工人們講述香云紗的歷史文化故事。
除香云紗晾曬場外,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還建有農具漁具展館和百里芳華展館,前者展示珠三角先民創造與制作的各種漁具與農具,后者重點展示珠三角蠶桑絲織產業發展歷史以及由此衍生的民俗節慶,還有西樵紡織產業發展歷史和西樵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展等,推動園區向文創旅游板塊、全域旅游板塊邁進。
“除了以上這些游玩項目,園區還新引入了7艘畫舫,游船線路途經文化旅游園內主河涌和美麗鄉村儒溪村內的部分河涌,展現西樵‘樵韻碧道’項目的最近建設成果,另外還有‘地籠起魚’‘搬網搬魚’等古法捕魚體驗、軍事小炮射擊體驗、石磨豆腐制作體驗等?!?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有關負責人說,通過新項目上馬、新產品研發,該園不斷增強互動性和親子樂趣,全力打造以周邊游和“微度假”為特色的“網紅打卡地”。
畫舫游船線路途經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內主河涌和美麗鄉村儒溪村內的部分河涌,展現西樵“樵韻碧道”項目的最近建設成果。林洛峰 攝
【南方日報記者】林洛峰
【通訊員】關蘊琪 張嘉宜
【作者】 林洛峰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佛山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親子農耕游,文旅新體驗
視頻加載中...
8月以來,佛山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推出了暑期免費開放政策,吸引了眾多親子家庭前來,共同探尋農耕文化的奧秘,感受非遺技藝的魅力。8月11日,記者走進園區,見證了一場場有趣的親子互動。
在佛山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內,一幅幅農耕畫卷徐徐展開。親子家庭們參與捕魚、古法繅絲、蠶絲團扇制作等一系列傳統農耕項目,親身體驗中國桑蠶文化的深厚底蘊。小朋友們在父母的陪伴下,學習了桑蠶的生長周期、蠶絲的制作過程,親手操作古法繅絲機,將一根根細絲纏繞成扇。
“我覺得這里太好玩了!”小葉興奮地分享著她的體驗,“原來課本上的知識可以這么直觀地感受到,自己轉動繅絲機時,真的體會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勤勞。”
“這個活動真的很有意義,不僅讓孩子親近自然、了解蠶桑知識,還增進了我們之間的親子關系。看著孩子開心的樣子,我也覺得很滿足?!眹老壬f。
自免費開放以來,佛山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成為了親子游的熱門目的地。園區連續推出的“少年自然奇‘漁’記”暑期研學營,吸引了眾多企業、工會及教育機構的積極參加。孩子們在導師的帶領下,探訪香云紗的秘密、乘坐樵山碧道游船、參與趣味捕魚比賽。
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的暑期免費開放活動將持續至9月30日,旨在為親子家庭提供一個親近自然、了解農耕文化的平臺,以及進一步推動佛山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我們希望通過免費開放,讓更多家庭走進園區,感受農耕文化的魅力。同時,我們也在不斷優化服務,提升項目品質,力求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優質的文化娛樂體驗?!眻@區工作人員李穎琳說。
接下來,佛山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將繼續深耕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創新推出更多具有嶺南特色的體驗項目,進一步提升園區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讓每一位到訪的游客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田園詩意和文化情懷。
據了解,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坐落于國家5A級旅游景區西樵山麓,擁有“千頃魚塘萬畝田”的自然生態景觀,是珠三角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塘區。作為佛山及廣東省的農業與休閑旅游典范,它集多重榮譽于一身,如農業文化遺產、農業科技示范等。園區服務多元,涵蓋研學教育、文化創意、戶外拓展至婚禮慶典等,是體驗嶺南農耕文化與自然美景的理想之地。
文字|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黃琴
圖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黃琴、田崇浩
視頻|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田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