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房產檔案館-南京房產交易中心官網
電子購房證明施行首日 南京檔案館排隊人數“砍”了一半
揚子晚報網5月4日訊(記者 馬祚波 文/攝)今天是南京網上開具購房證明的施行首日,揚子晚報記者在華僑路上的南京房產檔案館看到,往日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見了蹤影,前來辦理購房證明的人數少了一半;而在網上辦理購房證明時,1分鐘左右便可完成申請,最快的半個小時即可拿到購房證明了。
現場探訪:
檔案館內井然有序,“黃牛”也不見了
今天下午3點,揚子晚報記者來到華僑路上的南京房產檔案館,按照以往的“經驗”,這里辦理購房證明排隊的人群應該會一直延伸到馬路邊。然而,在檔案館的門口記者發現,這里竟然空空蕩蕩,伸縮門內的兩位安保人員正在悠閑地聊著天。
房產檔案館門口空空蕩蕩。
“今天人怎么這么少啊?”記者“明知故問”道。“你看那邊的通知,現在可以網上辦了”,其中一位安保人員用手一揮,指向旁邊的兩張告示牌。記者看到,上面貼著的分別是網上開具購房證明的告示和十分詳盡的解讀內容,不少經過的市民正駐足查看。再往里走,是檔案館的辦事大廳,原本擠滿市民的臺階上也只有三四位辦事的人,大廳里面則秩序井然,完全不見了以往鬧哄哄的場景。
記者出門前又跟安保人員聊起了天,他告訴記者,過去每天來辦理購房證明的人群平均有八九百人,有時實在人太多的話,他們還會引導排隊的人到中山路上南京市國土局辦事點辦理。不過,今天他們粗略估算了一下,前來的只有三四百人,“砍”掉了一半多,“連黃牛都看不到了”。
檔案館外排隊人群大為減少。
網上體驗:
1分鐘申請,最快半小時開出
網上開具電子購房證明究竟方不方便呢?揚子晚報記者親自體驗了一番,從注冊到申請,只花了不到1分鐘。
按照南京市不動產登記局的公告內容,記者在手機上下載了“我的南京”APP,在首頁上迅速找到了“不動產登記”和“南京房產”兩個欄目,根據介紹,這兩處都是可以申請購房證明的。記者點進“南京房產”,發現提示記者需要實名注冊,于是繼續點擊下面的“現在去登錄”,記者選擇了“手機實名認證”的方式,很快通過接收手機驗證碼,并完成注冊。然后繼續選擇“南京房產”,填寫了婚姻狀況、子女情況等個人信息后,便可以提交購房證明的申請了,整個用時不到1分鐘。
揚子晚報記者注意到,官方給出的審核時間為不超過24小時,也就是說在一天之內,符合條件的市民肯定可以開出電子版的購房證明。不過,鏈家地產市場部人士告訴記者,今天他們的一位客戶只等待了半個小時,便收到審核通過的通知,順利拿到了電子版的購房證明。同樣是在鏈家買房的另一位客戶,則從上午9點等到下午4點多,才看到審核后的購房證明。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尚處于試運行階段,網上審核通過的時間有長有短,但是可以確保的是,24小時之內肯定可以得到回復。如果遇到明明符合條件,卻被告知無法開具電子版購房證明的情況,買房人則需要前往辦理點去開具紙質版的證明了。
檔案館內原本排隊的人群消失了。
幾點提醒:
1、證明有效期翻番至180天
今天開出證明的多位市民表示,與以往只有90天有效期的購房證明不同,今天開出的無論是電子版證明還是紙質版的,有效期全部翻番至180天,方便了不少買房市民。不過,今天之前開具的購房證明,有效期仍為90天。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江寧、浦口等地的購房證明有效期也增至180天,之前的購房證明如果過期的話,也可以在網上申請,有效期同樣拉長一倍。
2、網上申請材料不實影響征信
記者今天在手機上嘗試申請購房證明時,在最后點擊“確認”之前,發現了這樣一段話:“凡當事人以虛假信息和不正當手段騙取或偽造購房證明的,一經查實,將注銷所騙取或偽造的購房證明;房屋交易管理部門不予辦理房產交易備案,不動產登記機構不予辦理不動產登記,已辦理的予以撤銷;騙取或偽造購房證明的不良記錄,記入使用人、偽造人的征信檔案;構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因此,在網上申請時,市民必須嚴格核實自己提交的資料,否則后果自負。
3、房產贈與也得開具購房證明
南京房產檔案館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房產贈與類的交易類型,也必須符合限購政策,換句話說,受贈方必須具備購房資格,先開具新購房證明后,才可以辦理贈與手續。不過,房產份額的轉讓則不受限購政策影響。 編輯:王育昕
南京32類檔案開放網上查詢 市民可在家門口查檔案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27日,南京市檔案館數字檔案館系統測試反饋會在南京市檔案館舉行。記者在會上獲悉,從2012年至2018年,南京市已建成有“全國示范數字檔案館(室)”、“國家級數字檔案館”、“省級數字檔案館(室)”等各層級的數字檔案館(室),其中省4A級以上標準的數字檔案館10家, 4A級以上標準數字檔案室304家(建成總數350家,扣除升級建成數量為323家),位于列全省第一。
南京市檔案館副館長俞寶慶介紹,目前,全南京市已制定了近60類專題檔案目錄數據格式,有30類已列入江蘇省檔案地方標準,已完成37類檔案專題近1400萬條目錄數據的采集,系統已上傳了32類(開放現行檔案文件級、開放民國檔案文件級、婚姻、獨生子女、再生育、收養、公證、招工、調動、下放、退伍、職稱、任免、工作人員死亡、表彰、組織關系介紹信、學籍、土地房產、戶糧、照片、勞動爭議仲裁、建設執照、訴訟、拆遷、傷殘撫恤、職級別、行政處罰、行政復議、專家人才庫、會議記錄、政府公開信息、民國市政公報)專題檔案數據,約1000萬條,其中招工類270.2萬條,婚姻類223萬條,下放知青類52.7萬條,獨生子女類33.6萬條等。
南京市檔案館檔案管理處副處長金善告訴記者,全市居民可以憑身份證到市以及各區綜合檔案館,街道、社區檔案信息查閱點查詢,實現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查閱到自己所需檔案信息,目前,全市已有39個街道、6處區政務大廳和民政婚姻登記部門可實現居民網上查詢。 交匯點記者 徐寧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