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電話
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所屬事業單位擬聘用15人
徐慧 泰安報道
10月10日,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布2024年度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所屬事業單位擬聘用人員公示。根據相關規定,經筆試、專業技能測試、體檢、考察等程序,現將擬聘用15人,現將名單予以公示。
公示期間,如對公示人員有異議,請向招聘單位或其主管部門反映。反映問題應實事求是,對線索不清的匿名電話和信件,公示期間不予受理。公示時間:2024年10月10日至10月17日;監督電話:0538-6991976。
擬聘用人員名單
1李同耀 泰安市文化藝術中心(市美術館) 書法創作 85.01
2 賈湛文 泰安市文化藝術中心(市美術館) 油畫創作 83.10
3 汪瀟如 泰安市文化藝術中心(市文化館) 藝術設計 85.43
4 苗琦 泰安市文化藝術中心(市文化館) 藝術設計 81.06
5 丁乙 泰安市文化藝術中心(市文化館) 曲藝演員 70.06
6 田川 泰安市文化藝術中心(市文化館) 通俗歌曲唱作 83.28
7 梁志強 秦安市山東梆子藝術研究院 山東梆子專業演員(架子花臉) 88.58
8 姚路路 泰安市山東梆子藝術研究院 山東梆子專業演員(大紅臉) 89.78
9 梁云兵 泰安市山東梆子藝術研究院 山東梆子專業演員(青衣) 89.50
10 孫風艷 泰安市山東梆子藝術研究院 山東梆子專業演員(刀馬旦) 88.91
11 尹玉榮 泰安市山東梆子藝術研究院 山東梆子專業演員(娃娃生) 88.90
12 王愉 泰安市山東梆子藝術研究院 山東梆子專業演員(花旦) 89.48
13 付莉莉 泰安市山東梆子藝術研究院 山東梆子專業演奏員(琵琶) 84.80
14 劉賓賓 泰安市山東梆子藝術研究院 山東梆子專業演奏員(笛子) 82.57
15 劉繼超 泰安市山東梆子藝術研究院 山東梆子專業演奏員(小鑼) 85.52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官宣!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今天揭牌
齊魯網12月29日訊12月29日上午11時,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舉行揭牌儀式。副市長成麗出席揭牌儀式。
據了解,新組建的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整合了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旅游發展委員會職責,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加掛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市文物局牌子,歸口市委宣傳部領導。市文化和旅游局的組建,對于泰安加快建設經濟文化強市、提升泰山文化影響力,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負責同志表示,將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理清發展思路,主動擔當作為、強化改革創新,認真履職盡責、推進文旅融合,匯聚文化旅游的堅強力量,抓好主業、當好主角,實現文化旅游事業、產業的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以全新的姿態、良好的風貌、扎實的作風,努力開創全市文化旅游工作新局面。
泰安市文旅局介紹2023年文化旅游工作要點
記者 徐慧
3月8日上午泰安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李洪洲圍繞“實施2023年文旅提質賦能計劃、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工作與大家進行交流。
2月23日,泰安市召開了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會議,全面研究部署了2023年重點工作。概括來講,就是全面貫穿一條主線,認真落實四張清單,大力實施一個計劃,傾力打造“六張名片”。主要開展“十大行動”,實施36項具體措施。
開展文旅消費提振行動。一是強化文旅消費惠民措施。全面落實《推進文化和旅游消費復蘇回暖的十條措施》等政策,圍繞《十條措施》,泰安市文旅局聯合市發改委、市財政局,整合現有文旅資金1230萬元,統籌安排資金1400萬元,全力撬動旅游市場復蘇。2月3日啟動第七屆文旅惠民消費季活動,計劃全年發放300萬元文旅惠民消費專項資金。首輪發放的100萬元消費券基本領完,直接拉動消費486萬元,拉動比例為1:5.06,歷年歷次最高,目前正在策劃第二輪消費券發放。二是實施文旅節事活動拉動。創新舉辦泰山國際登山節、2023泰安市文化旅游發展大會、泰山國際新聞出版大會等重大節事活動,搭建文化旅游宣傳交流平臺。三是加強客源招徠。深入實施“引客入泰”行動,組織開展“青煙威”“冀豫蘇”等主題推廣活動。鼓勵旅行社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境外市場。2月21日港中旅國際旅行社組織的21名香港游客抵達泰安,是泰安市近三年首個入境旅游團隊,標志著泰安入境游正式恢復。四是優化文旅消費環境。深入推進“旅游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開展省級市場信用試點和文明旅游示范單位創建。持續加強文旅市場監管,不斷凈化文旅市場環境。
開展文旅產品提質行動。一是加快景區度假區提檔升級。提升景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水平,打造智慧旅游樣板景區,引導爭創更高級別旅游景區。二是實施城市慢游精品工程。將重點在“留住人”上做文章,持續培育夜間文旅消費新體驗,推廣大宋不夜城的經驗,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閑街區和網紅“打卡”地。三是大力發展旅游文創。以“禮遇泰安”品牌打造為引領,推動文創產品、非遺產品和旅游商品提檔升級。完成4A級以上景區展銷專區設立,打造文創片區、文創園等集聚發展業態。
開展企業引進提升行動。一是夯實文旅大項目支撐。抓住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機遇,加快推進黃河、大運河、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泰安段建設。二是實施文旅“助企暖企”工程。推動現有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到位,保持政策延續性,研究推出企業幫扶新舉措,切實減輕企業經營成本。三是完善金融賦能文旅發展。重點推動“泰安文旅六保貸”等金融產品增量擴面,加大對文化和旅游市場主體的信貸投放力度。四是做大做強文旅市場主體。加強大型文旅集團政策傾斜力度,形成文旅產業新的核心競爭力。支持中小微企業做優做精,加強規上企業培育。五是推動集約式集群化發展。強化現有3個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的調度服務,繼續推動文旅產業集約式、集群化發展。
開展“兩創”強基行動。一是加快建設泰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強化泰山文化研究闡釋,加強國內外文化交流,擴大泰山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二是提升文物保護利用水平。落實“先考古、后出讓”制度。加快推進泰山省級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大汶口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三是實施博物館優化提升工程。推動市縣博物館建設,實施館藏文物保護修復項目,提高展陳水平。四是完善非遺保護傳承體系。健全完善四級非遺名錄,舉辦系列展演展示活動,擴大非遺影響力。
開展藝術“攀峰”行動。一是完善藝術創作長效機制。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引導民營文藝團體有序發展,構建以演出為中心環節的制度機制。二是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創作一批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弘揚黃河文化、泰山文化的精品力作。注重激發青年創作激情,讓青年推動藝術發展。三是創新專業藝術人才培養方式。采取與院校合作、優秀文采交流等方式,提升人才培訓精準度。
開展文旅深度融合行動。一是堅持規劃引領。高質量編制泰安市文旅融合產業規劃暨五年行動計劃。二是推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培育發展旅游演藝、非遺旅游、博物館旅游等文旅融合新業態。三是推進跨界大融合。深化拓展“文旅+”,打造文旅與康養、教育、工業、體育、生態、交通等融合發展新格局。四是強化科技賦能。打造數字化文旅品牌,探索推進數字文創產品,以更年輕化的方式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開展文旅富民行動。一是推進文旅賦能鄉村振興。持續推進鄉村旅游提檔升級,培育建設一批精品民宿和集聚區,打造提升“鄉村好時節”品牌。二是實施公共文化潤心工程。廣泛開展各類文化惠民活動,不斷提升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推進“泰愛讀”書香驛站建設,開展系列全民閱讀活動,打造“書香泰安”品牌。
開展廣電事業創新發展行動。一是筑牢安全底線。強化行業專項整治,樹立“大安全”理念。二是做好主題宣傳。提高政治站位,持續加強正面宣傳,不斷鞏固壯大主流輿論。三是抓好內容生產。緊扣重要時間節點,策劃播出一批內容精品;積極推進網絡影視劇、紀錄片、動畫片創作生產。四是優化公共服務。探索廣播電視基層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不斷提升傳播力和影響力。
開展出版印刷產業培育壯大行動。一是推進項目策劃。瞄準國字號出版機構,策劃一批“卡位入鏈”項目。二是強化項目招商。實施以鏈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以商會招商。三是加速項目建設。落實包保制度,加快美國冠龍智能綠色印刷、后浪出版、全聯圖書等項目建設。四是打造特色園區。做大做強泰山新聞出版小鎮,形成沿鏈聚合的集群發展新優勢。
開展品牌“強音”行動。一是強化“中華泰山國泰民安”品牌宣傳。依托主流媒體,以及新媒體平臺,全方位、多維度提升“中華泰山 國泰民安”文化旅游知名度、美譽度。二是強化境外品牌宣傳。組織開展中國(泰安)海外渠道商旅行商“破冰之旅”、“走進粵港澳大灣區”等主題推介活動,擴大境外知名度。三是強化工作品牌宣傳。傾力打造泰安“融合文旅、智慧文旅、開放文旅、服務文旅、活力文旅、務實文旅”六張名片。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