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旅游 > 攻略 > 正文

    桐城旅游景點(桐城紅色景點)

    距離合肥一小時,推薦常來桐城玩。

    到桐城游玩純屬意外,好好的石臺縣城,到晚上竟然找不到一個住的地方,所有酒店和賓館民宿,全部滿員。一家三口決定連夜返回合肥,途中兒子在車上睡著了,就近夜宿桐城,正好規劃第二天的游玩。

    桐城旅游景點(桐城紅色景點)

    姚鼐登泰山場景

    桐城的鼎鼎大名是歷史書上學到的,為天下所知的桐城派便出自于此,“文都“由此就成了桐城另一個雅號。和桐城派一樣,我的老家亳州正是建安文學的發祥地,而我夜宿的酒店就是出自于老家亳州的古井大酒店,不得不說是一種緣分!

    六尺巷是一種美德傳承

    第二天早起,也是計劃一整天把桐城逛一遍。市區內最有名的景點莫過于六尺巷,清乾隆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地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告到縣衙去,張家人飛書京城,讓張英打招呼“擺平”吳家。而張英閱罷,立即批詩,并快速回復給老家人,詩曰: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書后,主動退讓了三尺。鄰居吳氏也深受感動,也退地三尺,于是兩家的院墻之間,有一條寬六尺的巷子產生,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六尺巷了。

    六尺巷大門對面停車場,收費相當便宜

    不得不說桐城市區小,但規劃很好。六尺巷西側停車場深入居民區,水杉參天,鬧中取靜,自成一景。倒是六尺巷略顯簡陋,三尺一米,六尺兩米,一條寬兩米而長長的巷子,乍看其景色和普通村莊無異,而“六尺巷”典故,已遠遠超出其本意,成為彰顯中華民族和睦謙讓美德的見證。巷子東西兩個口都有高高的漢白玉牌坊,上寫有“禮讓”二字,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風氣下,我覺得六尺巷值得每個人走上兩遍!

    略顯冷清的周圍老街區

    六尺巷兩側還有好多歷史建筑群,但不知何故都未開放,加上游人稀少,做為景區就顯得冷清。但要是求一方安靜,確是不錯的好去處。

    文廟大殿

    離開六尺巷,就近去文廟和桐城市博物館,距離幾百米,其實步行就可以。文廟始建于元延祐初年,是祭祀圣人孔子的建筑物,距今已有近700多年歷史。主體曾毀于人禍,上世紀八十年代按清制重修,主要建筑有文廟門樓、 宮墻、欞星門、泮池、泮橋等。曾是桐城縣學和儒學教官的衙署所在,也是曾經的桐城博物館舊址,屬“廟學合一”的文教活動場所。建筑群既富麗堂皇,又古色古香,對古建筑、楹聯或書法有研究的可以在里面研究一整天,我帶著兒子也只能匆匆而過。

    文廟門前漢白玉石子和曾經的博物館門牌

    桐城博物館新館和文廟一墻之隔,館藏極其豐富,是我見過對地方歷史梳理最齊全的博物館之一。一個桐城派,半部滿清文。一個博物館,上下五千年。我認為桐城游人不多主要原因是學問太深,以至于你不知道怎么去玩!不同于游山玩水,你不去研究學問,到桐城看個熱鬧都看不懂。尤其“桐城派”所傳承的散文師承唐宋八大家,其古文理論核心是“義理”,文辭雅潔,平易暢達,聲調抑揚,雜以說理,輔以考證。而知識范疇多在老莊、程朱理學、佛禪,清朝中晚期借助于八股文而影響深遠。

    以下列舉幾個博物館館藏文物來領略桐城風采。

    爽氣西來

    "紫氣東來"經常會看到,但是"爽氣西來"很少看到。那么這塊漢白玉"爽氣西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此詞來源于蘇軾登黃鶴樓時寫的詞,全句是"爽氣西來,云霧掃開天地憾;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通俗地講,就是感覺天空明朗,云霧散開天地一片震撼,看江湖向東流去,感嘆波濤把歷史的鉛華都洗盡了。是不是突然覺得人生觀上了個臺階?

    大口虎子

    桐城市博物館這件"虎子"是六朝時期器物,看形狀應該能猜出,它就是古代的馬桶。此器形如虎,大張口呈圓筒形,束頸,腰部內收,凹背,上裝一半環形繩狀提梁,前后腿部鼓出,底下四足,呈蹲伏狀。全器用圓雕手法制成,通體做成伏虎狀,體態豐滿。口上部堆塑的虎頭,寫實感雖不是很強,但耳、目、鼻、獠牙、鬃毛仍依稀可辨。

    可以想象一下,六朝時期什么樣的人可以配享此等青柚夜壺?

    戈及銘文

    戰國銅戈通長16.5厘米,高8厘米,戈援狹窄,中長胡三穿,有欄,內上下有刃,經歷兩千多年,似仍鋒利無比。此銅戈,上有金文銘文為共有3行18字:“十九年上郡守逪造高工師竈丞造工隸臣渠”。專家考究認為銅戈鑄造于秦昭襄王十九年,即公元前288年,鑄造地在今天的陜西。要是繼續解讀銅戈,恐怕就要追溯歷史講到后來的秦漢到吳楚了!

    北拱門石牌

    博物館出來已近中午,我看到午飯還有一點時間,就再逛逛。同樣離得不遠,幾分鐘車程到東作門。明萬歷年間,桐城在原有夯土城墻上建磚城,設六個城門,北叫北拱門,就上面那個城樓牌,東叫東作門。現有東作門建筑較新,是現代復建的,倒是東側龍眠河上的紫來墻更有韻味。

    東作門

    說到龍眠河,就要講到龍眠山莊,還要再說說李公麟的《龍眠山莊圖》。雖說大家對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白描圖存在真偽爭議,但是李公麟的“宋畫第一”絕對沒有爭議。

    《龍眠山莊圖》局部,日本藏設色本

    《龍眠山莊圖》描述的就是這龍眠河的實景。紫來橋橫跨龍眠河,據記載始建于宋末,后多次為洪水所損,又屢次被鄉賢捐款修繕。橋墩和橋面現都是條石,尤其是橋面條石,長有五六米,石面上車轍深有三指,真是飽經風霜。

    紫來橋

    因到飯點,紫來橋東西頭的老街就沒去轉轉了。說到吃飯,自然要吃桐城當地最有特色的大關水碗,其名聲在外,但我也深知所謂特色其實都那樣,但是還是要嘗一嘗。可以搜索大關水碗,到店或線上下單都行,桌上菜品叫什么名忘了,份量可以,價格還行,味道一般。

    大關水碗的飯菜

    下午兩個計劃,龍眠山風景區和孔城老街。龍眠山是屬于慕名而來,但是開車半小時沒找到景點在哪,山區的景點想必也比不上石臺的牯牛降,所以直接轉頭去孔城老街了。

    老街第三甲

    孔城老街距離桐城不算近,該區域明清時期曾作為連接巢湖地區和長江地區的重要水運碼頭和商埠而日益繁榮,太平天國時期,孔城老街遭到破壞,現有老街即太平天國以后建設的。老街店鋪房舍皆為青磚灰瓦,一派江南水鄉特色。街分十甲,總長約兩公里,保存外觀尚佳,但多數房屋內部殘破嚴重。街上零星營業的店面多是遺老殘活,當地人給我說,之前老街也紅火過一陣子,后來有京城來的開發商過來運營,然后搞破產了,突然就落到如此破敗的程度。想來當地居民是要比我這外來的旅人痛心的多。

    充滿希望的春聯,在訴說…

    記得幾年前到哈爾濱的老道外街道,也是類似的場景,風燭殘年的危房建筑物只有屋角訴說著曾經的輝煌。興許三五年后,老街便只剩殘垣斷壁!

    建筑衰敗會伴隨著草木豐茂

    桐城游玩,一天行程正好夠用,老街距高速口不遠,方便做為最后一站。結束桐城之行,我總結文都桐城是個好地方,奈何我等俗人,文化知識有限,無法觸及深入。從合肥出發到桐城一個半小時,遠近適中,可作為短途旅行的好地方,帶著小孩來學習更是一個好去處。

    這就是我們的桐城!這里有六尺巷,有文廟,有豐糕,有新興產業

    這幾天六尺巷熱度不減,看見八方游客來到桐城游玩,打卡六尺巷,走進院士之鄉,感受文都氛圍,品小花茶的清香,嘗豐糕的鮮香甜。

    01

    “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六尺巷坐落在 “文都” 之稱的桐城,也是雄霸清代文壇的 “桐城派” 故里。

    桐城旅游景點(桐城紅色景點)

    桐城文脈傳承不息,時至今日,依舊人才濟濟。幾十萬人口的桐城地區,先后涌現出 3000 多名博士以及近 20 位院士,故而享有 “院士之鄉” 的美譽。

    有中國中古政治制度和歷史地理研究聞名史壇的嚴耕望;中國陶瓷膜產業和材料化學工程學科的開拓者之一徐南平;微分幾何與微分拓撲學專家方復全;天宮一號、長征七號副總設計師程堂明……

    “窮不丟書,富不丟豬”,桐城流行這樣諺語,這里的狀元橋,“五里三進士,隔河兩狀元”,通往桐城文廟的必經之路。

    “桐城派” 人士的教育傳統和理念,對當代教育產生著影響。吳汝綸于 1902 年創辦桐城學堂,即桐城中學的前身。

    百余年間,一代美學宗師朱光潛,兩院院士孫德和、慈云桂、陸大道,著名核物理學家疏松桂、方正知,哲學家方東美,歷史學家嚴耕望……

    近年來,桐城中學也是盛產高考狀元的場地。

    02

    孔城老街是江北地區保存完整、體量大、原汁原味的一條老街。它擁有古建筑118幢,臨街商鋪300間,基本保持清末民初徽派皖系建筑向江北延伸的特征。

    孔城在明清兩代商賈云集,百業興盛,桐廬舒六等地的貨物大多先轉運于此。古鎮中心經濟迅速發展,以經營服務于周邊鄰近地區生活資料的商棧、糧行、綢緞、瓷器、山貨水產等一應俱全。

    桐城文廟始建于元延祐年間,卻在元末毀于兵火。明洪武初年,遷建于桐城市廣場北端,迄今已有 600 多年的歷史。外景莊嚴肅穆。“文里文氣” 是桐城獨特的氣質,從古城的布局中便可窺見一斑。文廟坐落于城中心,城南有水芹地,暗合《詩經》中的 “芹藻” 之意,借喻才學之士,以此祈愿文運昌盛。

    桐城文化底蘊極為深厚,尤其在明清之際,人才輩出,在哲學、散文、詩、畫、教育等諸多領域皆有輝煌建樹。自成文學派別“桐城派”,這個被世人熟知。

    03

    桐城有 “文氣”、有 “和氣”,也有 “煙火氣”。桐城水芹、桐城豐糕、孔城米餃、大關水碗等美食引人駐足。

    桐城豐糕潔白如霜、松泡綿軟、味鮮香甜,每年歲末年初,桐城家家戶戶都會購買豐糕,寓意吉祥如意。

    孔城米餃是傳統小吃,以地名命名。選用糯米和秈米為原料,食用時,澆上些許熱油,口感綿而不膩,香軟可口,承載著遠在他鄉的孔城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桐城水芹已有數百年栽培歷史,四季滴翠、清香脆嫩,是來桐城不可不嘗的一道特色菜肴。

    桐城小花成品茶外形舒展、色澤翠綠、形似蘭花;湯色嫩綠明亮;香氣清鮮持久有蘭花香;滋味鮮醇回甘;葉底嫩勻綠明。其獨特的品質特征是“色翠湯清、蘭香甜韻”

    04

    改革開放以來,桐城人敢為人先,不斷拼搏奮斗。

    從 “小袋子、小蓋子、小刷子、小配件” 起步,撐起了民營經濟的一片天。

    近年來,桐城向 “綠” 而行,打造綠色包裝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典范,同時不斷提升產業 “含新量”,發展 “兩新一醫” 三大主導產業,即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光伏新材料、醫工醫藥健康產業。

    文化名城,正向 “新” 而行;千年文都,正攀 “高” 而進。

    寫 在 最 后

    六尺巷的出現,絕非偶然,有著厚重的文學基礎,養育著一代又一代桐城人。

    六尺巷體現桐城人化解矛盾的歷史智慧,將中華民族講求禮讓、以和為貴傳統美德發揮到最好狀態。

    這就是桐城,一方沃土,養育著充滿智慧,以和為貴處理問題的方式。

    桐城,最值得去的16個地方

    桐城,最值得去的16個地方

    桐城,有文都美譽。現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有院士之鄉、黃梅戲故里之稱。桐城派故鄉。境內人文積淀深厚,自然生態優美。哪些地方值得去?且隨小編一一看。

    桐城文廟:風鐸聲聲,文派芳華

    桐城旅游景點(桐城紅色景點)

    桐城古城區:老街舊巷,千年文脈

    東作門

    紫來橋

    龍眠河公園

    告春及軒

    南大街

    寺巷

    龍眠山風景名勝區:隱逸名山,魏巍龍眠

    黃草尖

    黃燕

    龍眠諸峰

    忽皮嶺

    張英墓

    別峰禪寺

    方以智故居:文化世家,學問頂流

    六尺巷:禮讓之美,懿德流芳

    嬉子湖:浩渺煙波,豐饒濕地

    嬉子墩

    嬉子湖濕地

    文和園:一代名臣,故土情懷

    相國橋

    唐灣:大山深處,古意盎然

    八卦田

    長嶺村

    張氏宗祠

    蔣潭村

    四疊龍井瀑布

    百丈崖

    上排門古村落

    披雪瀑:吾邑之奇,瀑如飛雪

    三道巖:澗谷溪流,徒步之趣

    桐城中學:百年名校,人才奮興

    惜抱軒銀杏樹

    二野渡江戰役指揮部舊址

    左忠毅公祠:錚錚鐵骨,風范長存

    姚瑩故居:保家衛國,真我本色

    大關:雄關漫道,山環水繞

    麻山鳥瞰

    歐家嶺起義舊址

    朱山沖水庫

    孔城老街:水鄉古鎮,保甲依在

    桐鄉書院

    谷林寺:禪意深深,三國流風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668528.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黄色片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妇|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播放| 日本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又粗又黑又大的吊av| 青柠直播视频在线观看网| 国产福利第一页| 91福利视频一区| 女同志videos|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 青梅竹马嗯哦ch|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黄色app| www.好吊妞| 成人免费淫片在线费观看|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看| 日韩系列第一页|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欧美老熟妇又粗又大|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app下载|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俺也去色官网| 韩国理论妈妈的朋友| 国产成人www| 免费黄色网址网站| 国产精品天天干| 91免费国产精品| 国产麻豆流白浆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播放 |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