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 主辦方 供圖
今年上半年,浙江持續推動金融“五篇大文章”走深走實。
科技金融方面,浙江深化科技金融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出臺《浙江省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實施細則》,開展金融機構服務科技型企業效果評估,加強科技金融服務能力建設。
同時,浙江加大杭州、嘉興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創新力度,出臺全國首個科創金融專項法規《嘉興市科創金融促進條例》,在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推出“浙科聯合貸”創新產品,率先開展《認股選擇權協議指南》等科創金融團體標準研制。
據悉,“浙科聯合貸”服務模式通過建立分層分類的支持機制、建立“銀行+產業專家”雙軌評估制提升了金融服務的精準性和可持續性,更好地滿足了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融資需求。
綠色金融方面,浙江出臺相關發展意見,深化湖州、衢州綠色金融改革,舉辦全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交流會,率先開展生物多樣性金融試點,持續推進紡織業、農業等重點領域轉型金融實踐,目前浙江已累計落地轉型貸款超70億元。
截至一季度末,浙江金融機構累計發放碳減排貸款791.2億元,支持企業1103家,帶動碳減排約1145.8萬噸;累計發放排污權抵押貸款952.8億元。
今年以來,浙江還不斷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持續強化高質量外匯政策供給,促進外貿和外資穩健發展。
圍繞擴大貿易便利化政策覆蓋面,浙江推進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落地見效,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銀行納入試點,支持銀行聚焦綠色低碳、普惠科創、鄉村振興等重點改革領域,通過優化貿易外匯收支業務審核方式,便利更多優質企業享受政策紅利。
截至6月末,浙江共備案試點銀行44家,優質企業6263家,累計辦理便利化業務207萬筆、3001億美元,實現企業跨境資金結算“秒申請、分鐘辦”。
以深化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為契機,浙江出臺金融支持相關指導意見,穩步擴大高水平試點范圍,推進區域金融改革,支持貿易新業態發展。
在跨境投資和融資領域,浙江進一步提升便利化水平:今年上半年,浙江9家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企業實現跨境收支達51億美元;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免登記、非金融企業外債及境外上市相關登記銀行直辦等舉措落地,進一步便利跨國公司在境內外成員企業之間調配、管理資金,推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優化升級,提高了跨國公司資金管理和使用效率。
此外,浙江扎實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今年1月至6月,浙江跨境人民幣結算1.22萬億元。其中,浙江大宗商品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同比增長11.4%;對東盟地區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同比增長24.9%;外貿新業態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同比增長38.3%。(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