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制定出臺《寧夏葡萄酒產業發展空間規劃(20252035年)》
中新網銀川8月1日電 (記者 李佩珊)記者1日從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獲悉,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已正式批復《寧夏葡萄酒產業發展空間規劃(2025—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該規劃是寧夏葡萄酒產業發展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總綱,納入了寧夏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系統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明確了未來十年寧夏葡萄酒產業百萬畝發展空間。
《規劃》堅持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品牌化發展方向,以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及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覽會兩個“國家級”平臺為抓手,加快構建現代葡萄酒生產、質量、營銷和服務全產業鏈體系,全力將寧夏賀蘭山東麓打造成為世界葡萄酒之都、國際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國重要葡萄酒產業基地,引領中國葡萄酒“當驚世界殊”。
《規劃》堅持以生態保護、綠色發展,高端定位、品牌發展,優勢彰顯、集群發展,創新驅動、科學發展,跨界賦能、融合發展為基本原則,立足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發展的自然地理稟賦與開發保護實際,突出賀蘭山東麓在全區葡萄酒產業發展中的核心地位,統籌優化產業發展、生態保護修復、文化旅游融合等空間布局,構建“一帶一核三區”總體空間格局。“一帶”即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一核”即以賀蘭縣、西夏區、永寧縣和青銅峽市為重點的葡萄酒產業發展核心區,“三區”即石嘴山轉型發展探索區、中衛葡萄酒文旅融合推廣區、羅山生態移民文化樣板區。
《規劃》嚴格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實施管控,結合現有產業發展空間布局,統籌利用荒漠化草地、未利用地、工礦廢棄地,科學劃定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釀酒葡萄種植區保護范圍,總用地面積100.64萬畝,作為產業發展用地空間控制范圍,包括釀酒葡萄種植用地、葡萄酒相關產業發展用地及各類配套支撐設施用地。在賀蘭山東麓草原荒漠化治理結合產業發展試點基礎上,依法依規采取“喬灌結合、藤草間作”生態修復模式,落實用地用途管制、產業準入等措施,保障葡萄酒產業發展空間規范高效利用。
《規劃》以綠色發展為理念,按照“前延后伸、橫向融合、全產業鏈競爭”要求,聚焦荒漠化草原治理、歷史遺留礦山修復、溝道防洪治理等重點,加強產區生態修復和保護,構建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提升賀蘭山、羅山防洪滯洪及水土保持功能,打造高標準綠色生態釀酒葡萄示范基地,筑牢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生態屏障,助力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統籌完善提升產區灌溉用水、供水、排水、供電、燃氣、供熱、通信、環衛等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強安全生產風險防控,提升氣象監測預警及防洪減災應急處置能力,構筑安全有效的防災減災和安全生產體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