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健康、廣州健康通
南都訊 記者王道斌 通訊員 穗衛健宣 去不同醫院就醫,得辦不同的診療卡,這類痛苦的就醫體驗今后將逐漸變成歷史。6月14日,廣東省全國電子健康碼廣州市首發活動在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標志著廣州市居民就醫進入“一碼通用”時代。
持專屬二維碼即可享受相關醫療服務
什么是電子健康碼?據了解,電子健康碼是國家衛健委基于居民身份證開發的居民就醫看病的“身份通行證”。廣州市電子健康碼是廣州市衛生健康委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居民電子健康卡應用標準要求而推出的醫療健康服務碼,關聯市民的個人身份信息和健康信息等。
目前,廣州居民可通過“廣州健康通”微信服務號、APP,醫院服務窗口和醫院自助機申領使用。
只要將二維碼存儲于手機或貼在病歷本上,手持這個專屬二維碼,通過掃描可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跨機構、跨區域、跨系統使用,實現“一碼通用”,享受預約診療、移動支付、檢驗檢查、取藥、健康檔案查詢、報告查詢等醫療服務;家庭醫生簽約、婦幼保健、計劃免疫預約、義務獻血、慢病管理等公衛服務;將來會逐步享受基層首診、遠程會診、雙向轉診、健康管理、健康檢測、健康教育、在線咨詢等更多便民事項。
居民電子健康碼的普及應用,不但能夠全面實現實名制就醫、公共衛生管理和健康服務的“一碼通”,還能解決目前普遍存在的醫療機構“一院一卡、重復、互不通用”現象,破解群眾就醫的堵點問題。
首批16家醫院實現線上線下全流程應用
據廣州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唐小平介紹,相較其他試點城市而言,廣州市電子健康碼具有首批啟動的機構數量多、應用領域廣、開通功能多、發放渠道多樣等特點。
“我們以電子健康碼為依托,整合身份證號碼、社會保障卡號碼、健康碼及院內診療卡,一人一碼,實現掛號、就診、檢查、檢驗、取藥、支付、信息查詢等醫療服務全流程和公共衛生服務一碼通用。”唐小平說。
目前,廣州市電子健康碼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等16家機構啟動應用。
2019年12月前,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基本實現應用;2020年6月前,全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和公共衛生機構全面實現應用。
之前在各醫院開的“一卡通”怎么辦?
電子健康碼啟用后,各醫院原有的一卡通會被轉換和整改合到電子健康碼上,電子健康碼可跨院使用。
電子健康碼安全嗎?
電子健康碼的二維碼分靜態和動態兩種。靜態碼只能用于確認身份,即使有人撿到,也無法窺探你的健康信息,隱私和財產安全都有保障。動態碼才能用于繳費支付和檔案查詢等,且每個碼只能使用一次。電子健康碼信息通過國家加密算法進行加密,必須通過國家安全認證配套的掃碼工具和專用的密碼機才能讀取數據,信息安全有保障。
電子健康碼怎么申領?
居民可通過“廣州健康通”微信服務號、APP,醫院服務窗口和醫院自助機,申領使用。后期陸續實現在醫院微信服務號申領。
1 關注服務號2 申領健康碼3 人臉識別4 申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