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健康—藥店健康證有效期多久
“感恩回饋!即日起XX系列藥品買滿38元送牙膏,68元送保溫杯,98元送豪華泡腳桶!”
“新店活動,僅限3天!進店前30名顧客免費領取雞蛋6枚!”
阿翔(化名)剛搬家不久,上街買日用品時發現,小區附近不到100米的距離竟有4間藥店,吆喝聲此起彼伏,老人家們都湊到藥店門口,等著領雞蛋和其他贈品。
大家都曉得,由于各種電商平臺的崛起,實體店受到的影響非常大,很多店都因此關門了。而藥店卻奇了怪了,居然越開越多,那這里面究竟有哪些道道呢?且待我慢慢說來。
1、大環境的推動
隨著生活水平提升,發生在人們身上的“富貴病”也是一路飆升,使得有就醫需求的人也大幅增加。醫院自然是忙不過來了,再加上近年推行的醫藥分開、降低藥占比等醫改政策落地,也推動了處方外流,很多患者便會選擇去藥店購買。
有了龐大的消費群體,藥店自然是越開越多,而且隨著相關政策的出臺和實施,零售藥店申請醫保定點資格也就更容易了。
2、藥品始終是剛需
藥品可以說是剛需品,一般的小病都想去藥店買藥吃,不需要去醫院,再加上現在很多人都手持社保卡,平時買藥可以到藥店直接刷卡,現買現用,便利刺激了消費。所以,即便是有電商的沖擊,藥店行業的線下影響也沒其他行業大。
3、藥店盈利形式多樣
醫療健康行業是永不會被淘汰的,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勞動力涌入這個行業,想分一杯羹。而在健康行業里,開藥店的門檻是最低、風險最小、收益又相對不錯的。有些商家會把成本只有幾塊的藥物翻幾十倍價格售賣。不僅如此,在進藥店時,很多店員會推銷一些作用差不多,但利潤相對較高的藥品給客戶,而這些是有提成的。
而拋開藥品本身,藥店可能還會代賣保健品,這當中的利潤可就大了。據調查,一些不知名保健品的利潤空間高達60%以上。
以上就是明面上看著沒有很多人光顧的藥店,不僅沒關門,還越開越多的主要因素。那么,在這么多藥店里,我們應該如何避免踩雷,不花“冤枉錢”呢。
雷區1、貼的標簽全不全
在購買藥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看標簽,這對判斷是否假藥有重要作用。我國對藥品的標簽規定必須印有注冊商標、批準文號、藥品名稱、產品批號、生產企業,其中前2個非常重要,如果不顯示或顯示不規范,可以初步判斷為假藥。
雷區2、藥品保質期及外觀
購買任何東西,包括藥品,一定要注意觀察是否在有效期內,過期的藥為劣藥,不宜購買。此外,還要注意查看藥品的外觀,如果發現有發霉、結塊、潮解、異味等異樣,也可認作劣藥,不宜購買。
雷區3、購藥渠道
購買藥品最好選擇大品牌正規藥店,路邊藥販或一些貼墻頭的廣告,吹噓有“包治百病”、“祖傳秘方”等功效的藥,基本不可信。不治病事小,吃出病事大。
雷區4、發現藥品質量存在問題怎么辦
如果發現或懷疑購買的藥品存在質量問題,注意保留購買的藥品、發票等憑證,然后向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舉報。
如果掌握好以上4點,那買藥基本就沒什么大問題了,一定要謹記。
買藥后,我們還要了解怎么用。藥品說明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是不是看得你頭皮發麻,根本沒心思看,或找不到重點?但如果你錯過說明書里的重要信息,可能對藥效、不良反應會有一定的影響。在這里小九劃了4個重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 一定要注意避免過量服用,看清成分及化學名。如含“酚”字的感冒藥以及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止痛藥,過量服用,可能引起肝損害。
- 要了解藥物的劑型,是腸溶片還是緩釋片/控釋片,保證吸收。前者可空腹服用,飯后服藥效果較差;而后者不宜掰開或碾碎服用。
- 要注意看藥物的服用方法,比如是空腹口服還是飯后口服,是直接吞服還是舌下含服,是一天2次還是一天3次等。
- 一定要看清楚禁用、慎用、忌用一欄,這對患者的用藥是否安全有關鍵作用。比如禁用,是對服藥人的最嚴厲警告,如青霉素過敏的人卻服了青霉素類藥物,可能引起嚴重過敏反應,甚至導致死亡,所以一定要看清楚!
藥物再怎么安全都是藥,是藥三分毒,在購買或服用前,最好先咨詢下專業醫師,在其指導下購藥、服藥,避免用錯藥帶來一些不可挽回的傷害。
參考資料:
[1]降低藥占比推動處方外流零售藥店和電商有望受益 .信息時報
[2]大病進醫院 小病進藥店.廣西柳州晚報
[3]看「藥品說明書」一頭霧水?藥師教你5個技巧輕松讀懂.藥你懂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