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秦健康—網秦官網下載
1月9日晚間,紐交所正式通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其認為凌動智行已不再適合繼續上市及交易,因此計劃于今年1月22日將凌動智行除名退市。
據了解,凌動智行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網秦,成立于2005年,于2011年5月在美國上市,是第一家成功登陸紐交所的移動互聯網企業。2018年1月22日,網秦對外宣布更名為凌動智行,從移動互聯網轉型成為智能出行公司。
然而,改名并沒有為公司帶來新生機。2018年,網秦股價持續下行,已跌破一美元,年內跌幅超過90%。與此相隨的是,網秦深陷各類,甚至因“董事長被綁架”事件登上熱搜。
從市值24億美元到市值1700萬美元,從“中國移動互聯網第一股”到被除名退市,網秦究竟經歷了什么?
“奇跡之路”
在業內人士和不少消費者眼中,網秦一路走來的經歷復雜而“神秘”。
網秦最開始做的是手機安全,2005年-2009年,網秦被稱為當時中國最大的手機安全軟件商,“網秦手機殺毒”和“網秦安全”積累了大批用戶,奇虎360將其視為最大的對手之一。隨后,網秦謀求在美上市。
但就在2011年,網秦上市前夕,央視在當年的“315晚會”上曝光網秦與其參股公司北京飛流九天科技有限公司串通,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扣話費、發短信,并強制用戶消費,央視稱網秦的殺毒軟件為“流氓軟件”。一時間,眾多網友卸載其產品。而“流氓軟件”這個帽子也在網秦身上一扣就是7年。
禍不單行,2012年,網秦Q4的財報顯示,其全線產品的累計注冊用戶數量達到2.83億。彼時,中國互聯網網民總數才剛剛突破5億,其財報的真實性被市場廣泛質疑。
2013年10月,做空機構渾水發布了81頁針對網秦的報告。報告稱,網秦的市場份額、產品安全、負債表、收購業務等都存在作假或者捏造行為,網秦2012年營收中至少72%是虛構的。報告發布次日,網秦股價雪崩,當日跌幅達到48.95%。
隨后,網秦的財報發布延期,普華永道被解聘,CFO韓穎蒙羞離職,創始人兼CEO林宇失聯等一系列事件陸續發生。
2014年6月,網秦審計委員會主席韓穎離職,公開理由是出于個人健康考慮。
相關媒體報道稱,韓穎曾經憑借在亞信的出色工作而被《CFOASIA》評選為“亞洲最佳CFO”,從網秦離職時,韓穎63歲,而在此后的公開場合中,他再也沒有提及過在網秦任職的經歷。
多位審計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連如此優秀的CFO都“做不平”賬目,網秦的賬目應該是壞到了一定程度,退市是遲早的事。
此后幾年,網秦的股價始終低迷,業務幾度轉型,做過移動安全、移動游戲、移動醫療,然后又陸續出售國信靈通、飛流九天和等資產。2018年初,其改名為凌動智行,鎖定智能汽車為公司的發展方向,但業績一直沒有起色,多次出賣資產的舉動也曾被相關媒體質疑涉嫌利益輸送。
2018年5月,網秦發布公告稱,因一筆5.12億元存款分類錯誤而導致2017年財報無法提交,公司向紐交所申請延期,并承諾在半年內即11月15日前提交財報。
彼時,有媒體懷疑是網秦創始人兼董事長史文勇私自挪用了這筆款項,欲轉移資產。網秦前副總裁Matt Mathison曾表示,阻礙公司提交年報的因素之一是史文勇阻止公司支付審計師和律師的逾期費用。
隨后,“董事長被綁架”事件曝出。2018年9月份,網秦創始人林宇突然發聲,稱:“史文勇涉嫌重大刑事案件,即涉嫌從2016年11月到2017年底綁架我13個多月,期間我受到非人折磨,九死一生,我的家人也受到威脅恐嚇。我死里逃生,很幸運被北京市警方解救。”
據了解,史文勇與林宇是共事十多年的聯合創始人,雙方也是認識超過27年的高中同班同學。
而雙方的拉鋸和矛盾將網秦的股價扯到底根據新華網的報道,網秦的多家子公司的資產被轉移至第三方及史文勇旗下公司,此舉被看作是史文勇等人在掏空上市公司資產。
退潮之后
創始人矛盾重重、公司資產被掏空、高層接連離職、財報難以面世,種種都體現在公司股價上。從2018年8月24日開始,網秦的股價跌破1美元,鑒于股價水平“異常低”,紐交所監管部門認為其股票已不適合再繼續交易。2018年12月21日,因前一日聯席董事長遲睿辭去董事職務,網秦股價大幅下跌,臨近收盤前跌破0.16美元,隨后紐交所停止其股票交易。盡管林宇此前對外表示,相信公司在解決財務和年報問題后,可重新向紐交所申請掛牌,但市場對此反應冷淡。
金融Choice終端顯示,網秦自2013年以來,凈利潤均為負數。根據未經審計的數據,其2016年和2017年前三季度凈虧損均在1.3億美元左右。
而根據網秦公布的數據,截至2016年12月31日,網秦月度平均活躍用戶數為1.46億。對于這項數據,多位專家均向記者表示懷疑。
一位不愿具名的互聯網從業人士向記者表示,“網秦上市之時,正處于‘刷榜的時代’,它的大部分數據都是這么來的。但它的業務并不‘性感’,找不出亮點,能夠完成上市且堅持到如今已經是奇跡。”在上市之時,網秦曾尋找該互聯網從業人士為其進行推薦,該人士予以了拒絕。
回顧網秦的歷史,其上市前可謂輝煌,業界認可,諸多榮譽加身:如諾基亞(中國)論壇唯一的成功合作伙伴、“中關村十大創投案例”TOP2、《美國時代周刊》評價為“可以改變人們未來生活的十大創新企業之一”、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行業締造者”稱號……
然而,網秦所有的榮譽都發生在,2011年1月以前。上市之后,所有榮譽和光環卻離它而去。
巴菲特曾說:只有當大潮退去的時候,你才能知道誰在“裸泳”。
知名互聯網學者、上海社科院互聯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易對記者表示,網秦后期究竟靠什么掙錢,外人已看不清楚,退市是正常的。
事實上,在最近半年內,網秦不止一次有機會逃脫退市的命運。但董事會和管理層遲遲未能作出行動,也未能按時提交年報,使得公司走到了退市的邊緣。
“這是一場創業者和資本的合謀。”李易表示,對于資本風投來說,一家公司能包裝好,能上市,投資人能套現,或許就能被稱為一家好公司。但對于其他人,這樣的公司只能作為反面案例令人反思。
(責任編輯:張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