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染發劑,健康染發劑推薦植物遮白發第一名
據半島晨報的報道,遼寧的趙女士(化名)準備去參加親戚婚禮,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精神一些,特地去理發店染了個新的發色。染完頭發后,趙女士出現了明顯的過敏反應,去醫院打了好幾天吊瓶后病情依舊沒有緩解。
而且她的眼睛變得越來越腫,呼吸也越來越重,竟然在被送往醫院搶救的途中不幸離世……
據趙女士的丈夫回憶,妻子在生前染發的次數很少,但每次染發都會有過敏反應,之前過敏后都是打點滴了就好,沒想到這次竟然這么嚴重。
到底染發劑內含有什么?竟然可以讓人產生如此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威脅到了生命安全。染發會致癌嗎?
染發劑可分為暫時性、半永久性以及永久性三種,一般來說,暫時性、半永久性染發劑多用的是非氧化型,永久性染發劑多用氧化型。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染發產品為氧化型,這類產品內主要染色原料多為苯二胺類物質,苯二胺具有染色牢固、著色持久的特點。
其中所含有的對苯二胺被世衛組織列為了3類致癌物,即對人類沒有充分致癌證據的物質。我國對于染發劑內的苯二胺含量有嚴格的規定,染發劑內的最大濃度僅允許在0.55~4%區間。一般情況下,使用合格的產品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除了染發劑以外,顯色劑也是染發產品內常見的,大多是氧化氫、過硼酸鈉等成分,這些物質可將頭發內的黑色素氧化,也會給皮膚帶來一定刺激,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染發后會明顯感覺頭皮刺刺的原因。
從理論上來說,偶爾染發不會給健康帶來過大的威脅,不談劑量談傷害是不科學的,但我們不能忽視染發的風險。
染發劑內含有的成分多為化學成分,這些物質使用在頭皮上,或多或少都會帶來不良刺激。
1,過敏風險
染發劑內含有的對苯二胺成分是個很強的致敏成分,不少人對其特別敏感,在使用后輕則出現發紅、瘙癢以及脫屑等癥狀,嚴重的情況下會引起面部水腫、水皰等,甚至會引起全身性的過敏反應出現。
2,致癌可能
《英國醫學期刊》上曾發表過一項研究,研究自1976年開始,納入121700名年齡在30~55歲的美國女性護士作為對象。受試者每人都需要填寫一份染發劑的使用情況,問卷每2年更新一次,共對受試者進行了36年的隨訪。
結果發現,使用過永久性染發劑的女性相較于未使用過的,罹患皮膚基底細胞癌的風險增加了6%、乳腺癌風險增加了1~2%、卵巢癌風險增加了21%。
其中,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發病率和染發劑的使用頻率呈正相關。未發現其他實體惡性腫瘤、血液惡性腫瘤等癌癥的相關性。
3,導致脫發
染發的原理是將發絲表面的毛鱗片打開后讓染料滲入到發絲內并著色,這樣一來容易給毛囊、頭皮帶來傷害,影響毛囊的正常代謝,容易誘發脫發。且染發后的毛鱗損傷,還容易引起枯發、斷發等問題出現。
4,肝腎受損的風險
部分染發劑內可能會含有重金屬,一旦含量超標的話會導致肝腎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如鉛、汞、砷等金屬物都能給肝腎健康帶來不小的損傷。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胡洋曾接收過兩例患者,均是因為染發后引起了肺部嚴重急性病變。
兩位患者在染發前都身體健康,但在染發后出現了皮膚過敏以及肺纖維化。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是因為兩位都使用了劣質的染發劑。雖然案例比較特殊,但也是一種警示作用。
在日常染發時要注意這三件事:
1、哪些人最好別染發?
16歲以下人群、懷孕/妊娠期女性、蕁麻疹、支氣管哮喘、腫瘤患者以及頭皮上存在傷痕、皮炎的人群,均不建議染發。
2、染發劑該怎么選?
染發劑要在正規渠道購買合格的產品,不建議選擇純植物染發劑,這類染發劑更多的是噱頭,我國目前還沒有獲得審批的純植物染發劑,也就是說這些產品是不合格產品。
另外,在選擇染發劑時最好不要選擇顏色艷的,能不漂發盡量別漂發,可降低對頭皮的傷害。
3、染發時怎么做?
建議在染發前先少量地涂抹在耳背、手臂內側,在72小時后沒出現過敏反應后再進行大面積的使用;
使用染發劑的時候要注意避免讓染發劑直接接觸皮膚,最好在皮膚和頭皮接觸的地方涂抹上潤膚露,不慎接觸到也要注意及時洗掉、擦干凈;
注意最好不要染燙同步,燙發時使用的一些藥水內含有堿性成分和氧化劑,會導致頭發表層被破壞。燙發的同時還會染發,會出現1+1>2的情況,對于頭發損傷會加劇;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2019年染發產品比較試驗報告》中提醒,出于安全性的考量,每年的染發次數最多1~2次。
染發是不少愛美人士愛做的事情,但出于對于自己安全的考慮,日常還是要控制染發的次數,不要過于頻繁地去染發。
參考資料:
[1] 《確認!染發劑致癌!12萬人36年研究得出結論》. 醫學界 2020-09-07
[2] 《不只是致癌!經常染發的危害,超乎你的想象!脫發,也就排個第二名…》. 科普中國 2021-02-05
[3] 《經常美容染發可能傷腎,3件小事正悄悄威脅你的腎》. 生命時報 2019-03-1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