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大健康,平安大健康首次進入戰略版圖
自原阿里巴巴集團高級副總裁王濤在2013年底加盟中國平安,操刀線上健康管理門戶后,市場就在期待他的大動作。所幸并沒有等太久,2015年4月21日,在邀請用戶進行內測半年后,承接中國平安集團“醫、食、住、行、玩”五大門戶中“醫”戰略的“平安好醫生”正式上線,直指看病難、掛號難、預約難和與醫生交流時間短等醫療健康難題。
記者了解到,自去年年末低調上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平安好醫生”已累計注冊用戶近500萬人,日均咨詢量達到3萬人次。有業內人士稱,隨著巨頭們的蜂擁而至,移動醫療市場已呈現出亂戰的格局。中國平安雖然不是最先進入市場的企業,但在資源的投入與整合能力以及布局健康產業的經驗上均勝出一籌,線上健康信息咨詢服務領域的勢力格局無疑將被再度改寫。
自建千人醫生團隊
在移動醫療行業這場“巨頭的游戲”里,需要更多像保險企業這樣的醫療改革利益相關方的介入,才有可能熬過漫長的冬天。而中國平安毋庸置疑就是這樣的一個“巨頭”,其旗下的健康險不僅有著雄厚的資金優勢,還管理著龐大的醫院網絡,業內資源的相對豐富讓“平安好醫生”甫一上線就備受矚目。
“平安好醫生”以家庭醫生與專科醫生的在線咨詢服務作為切入口,配合大數據的挖掘、分析及應用,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日常健康管理與醫療信息服務。咨詢范圍包括導醫預診建議、預約掛號等診前服務以及在線復診隨訪、患者管理、康復及用藥指導等診后服務。
平安健康保險和平安健康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濤告訴記者,平安健康在產品端搭建了一個由各類全科及專科醫生組成的平安醫學咨詢平臺,全職雇傭醫護人員來為用戶服務,而非現在市場上流行的外部醫生兼職簽約提供醫療咨詢的模式,用戶的提問因此得以獲得最快的響應。目前,平安健康醫學咨詢平臺已上線全科、內科、兒科、婦科、骨科等10多個科室,全職在編專業醫生年內預計將擴容至千余名。
另據了解,所有“平安好醫生”平臺提供的線上醫療咨詢服務均由平安產險承保,確保出現醫患糾紛時用戶的實際損失可獲得補償。
未來“三網合一”是愿景
除了“平安好醫生”結束公測正式上線外,中國平安亦首度詳細披露醫網、藥網與三網合一的健康醫療戰略規劃。
王濤認為,健康產業尤其是移動醫療領域信息不對稱、進入門檻高、可持續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等特點,使每一個企圖用互聯網模式重塑這個市場的玩家面臨較其它行業更高的風險。而且移動醫療不是健康醫療的終局,醫療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這個市場的贏家必須要打通線上及線下的資源。
據透露,除了在深圳及上海籌建線下醫療中心,平安健康已于去年全資收購了快易捷藥網,獲得了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接著將通過B2C零售網絡、廠家直銷網絡、O2O實體終端網絡,圍繞醫囑和健康管理提供藥品銷售、配送到家服務。未來在部分地區,通過“平安好醫生”搭建的藥網,兩小時內藥品即可送達消費者。而除了前端O2O健康醫療服務之外,支持醫生專業診斷的“”——健康云數據庫將形成以慢病檢測、臨床診斷、病理圖像、體檢藥理信息、保險理賠數據為核心的醫藥數據庫以及個人電子健康檔案。
截至目前,平安健康已成為業內唯一提供在線問診、在線購藥、在線預約門診、線下就醫陪護、診后跟蹤評測全環節的健康管理公司。而從更長遠來看在這個健康管理的O2O閉環之上,平安在大健康產業的終極“野心”,是塑造一個醫網、藥網、三網合一的新型健康產業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平安集團健康險規模保費領先同業,高端醫療保險業務同比增長23.1%,市場排名第一。
“受限于國內醫療產業未充分市場化,用戶選擇有限,商業健康險的發展尚屬滯后。但伴隨新一輪醫療改革的實施,近5到10年間,能夠為優質醫療資源埋單的健康險將獲得價值重估,在基礎醫療服務體系中承擔重要角色。”王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