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牙健康;兒童健康牙齒圖片 小朋友
學齡期兒童是指6~12歲的兒童,其最大變化是乳恒牙的替換,兒童口腔中乳牙與恒牙同時存在稱混合牙列期。這個時期兒童口腔不良習慣有 :偏食甜食、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應盡早戒除。
攝入糖分過多可致齲病,可導致:
①牙齒功能造成損害;
②減低腸道和機體對食物、營養的消化吸收[6]
③誘發劇烈牙齒疼痛;
④誘發牙齦、牙槽病變;
⑤更有甚者可因局部病灶引發全身病變
蛀牙
長期以來,舌體位置異常以及吞咽時發生的舌體位置偏移被認為與前牙開頜和上前牙前突有關。
只用一側牙齒咀嚼食物,發病原因有:
①一側有齲壞,甚至伴有牙髓及根尖周炎;
②乳牙早失或其他疾患導致長期洗牙
③單側顳下頜關節疾患;
④乳尖牙磨耗不足,存在頜干擾,迫使下頜偏側移動,并形成單側咀嚼不良習慣
研究表明,吮指習慣與Ⅱ類錯頜,前牙開頜發生顯著相關,而且持續時間越長,成為Ⅱ類錯頜的可能性越大,在6歲前改正,其對咬合造成的不良影響是可逆的。
在口呼吸患兒中,有時會見到上頜縮窄,后牙反頜,或前牙開唇露齒,上前牙深覆蓋,甚至開頜等表現。
磨牙癥是一種非功能性牙齒磨耗或啃蝕,磨牙癥是由頜干擾引起的,特別是當患者具有緊張情緒時。會導致乳牙和恒牙磨損。該異常保持到成年,會發生牙周疾病或顳下頜紊亂
學齡期口腔健康宣教
1、改正偏甜食的習慣
調查發現刷牙≤1次 / d、甜食攝入≥3次/周、碳酸飲料攝入≥3次/周及開始刷牙年齡≥4歲均為學齡期兒童齲齒發生的危險因素。
飯后或進食后漱口可清除口腔內食物殘渣,保持口腔衛生
盡管通常會使用一些矯治器來治療舌習慣,但肌功能治療應該是首選。肌功能治療的方
法是,每頓飯前正確吞咽訓練20次。患兒手舉裝水的杯子,站在鏡子前,喝上一小口水含住,合上牙齒,舌尖抵住切牙,然后吞咽。每次吞咽訓練后,肌肉應
早發現、早糾正的原則,糾正偏側咀嚼,去除病因是關鍵。如有齲病、牙髓炎、牙根尖周病的患牙需積極治療;錯頜畸形、咬合關系紊亂影響咀嚼功能,可進行口腔正畸治療,恢復正常咬合關系;警惕顳下頜關節疾病,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平時在飲食時要有意識地用兩側牙齒交替咀嚼,養成健康的口腔習慣
1、吸吮的手指帶指套
2、彈性繃帶
3、長袖睡衣
4、非 正 畸 干 預
5、睡眠口呼吸習慣的正確糾正
兒童睡眠的不良習慣由于是長期養成的,所以很難一次性進行糾正,家長需要經常在兒童睡覺后檢查是否是正確方式的方式,以便其進行糾正。除提醒干預外,還可以用前庭盾改正呼吸習慣。
對磨牙癥患者,一旦發現有頜干擾
1、調頜萌出
2、使用平面導板干擾。
3、全牙列保護頜墊
每天至少兩次刷牙,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2分鐘。
教會家長及兒童巴氏刷牙技巧,包括內外側牙面和舌面都要刷洗干凈。
當處于乳牙階段時,應使用軟毛、小頭牙刷及不含氟牙膏,有助于此時的肌肉尚未發育完全兒童。直至后期出現恒牙時,這時的牙刷可選擇環形刷毛的牙刷,刷毛的邊緣也應足夠柔軟,以便達到能夠全面清潔牙齒的目的。
在為孩子選擇牙膏時,應使用兒童牙刷和適量的兒童牙膏,通常建議使用含氟量適中的牙膏。
減少糖分攝入,避免過多吃糖和甜食,特別是粘性糖果。鼓勵多吃蔬菜水果,均衡飲食有助于牙齒健康。
飲食間隙盡量只飲水,避免頻繁攝入含糖飲料。
對于兒童來說,口腔的健康情況極其重要,家長應在兒童長滿牙后,帶兒童完成首次口腔檢查,并每隔半年或1年進行定期檢查,以及時發現兒童的口腔健康問題并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