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開門關門(小班健康開門關門反思)
“孩子要沒地兒上學了,這可怎么辦?”2020年12月18日,家住西城區榮豐社區的李先生向本報反映,社區內僅存的一座幼兒園即將關停,眼看就要放寒假,再開學孩子們很可能沒地兒上學,家長們都心急如焚。記者將居民呼聲向相關部門反映后,今年2月底,李先生向記者報喜說,原來的幼兒園還能繼續上,不久后還將搬往環境更好的新址啦!
原來,榮豐社區內的這所幼兒園因辦學場所不達標面臨關停,而家長們對學生分流方案存在質疑,呼吁為幼兒園找個新家。街道社區和相關部門經過多次協商,終于幫幼兒園找到了合適的場地,在“搬家”前,孩子們還將在原址繼續學習,家長們不用擔心中間的“空當”。
聚焦
幼兒園場地不達標將關停
孩子上學沒著落家長犯愁
李先生告訴記者,以前社區里有三個幼兒園,后因種種原因關停了兩個,只剩安貞東里幼兒園榮豐分園,這所幼兒園的90多個孩子大多住在榮豐社區,還有一小部分來自附近社區。
這所幼兒園位于榮豐2008小區1號居民樓的一層。3月10日下午,記者找到這家幼兒園。由于天氣情況不佳,孩子們都在室內活動,一進門就聽到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進門后,記者掃碼、測溫、登記、消毒,并戴上鞋套后,才被允許進入孩子們的活動區域。幼兒園面積不大,分了大中小三個班,中班的孩子跟著老師讀繪本,大班的孩子跟著音樂跳手語舞、做智力游戲,小班的孩子正在玩游戲。記者要拍照時,幾個活潑的孩子湊過來做了個鬼臉,又嬉笑著一溜煙跑遠了。
開學后,孩子們如期來到幼兒園。
放學時,家長們站在幼兒園外的空地等待。“疫情期間家長們不能進去接孩子,老師們也在第一時間接種了疫苗,這也是為孩子的健康考慮。”幼兒園園長解釋說。一位家長見到孩子蹦跳著出來,臉上露出笑容。他告訴記者:“去年12月中旬,突然通知說月底幼兒園要關停,只有十來天的時間,我怎么給孩子換幼兒園?”另一位家長補充說:“當時雖說要人員分流,可也沒有詳細的說法,再說分流哪有那么容易。那段時間把我們愁壞了。”
園長告訴記者,幼兒園面臨關停的主要原因是戶外場地不合格,按照西城區小規模幼兒園辦園標準,一所80人至100人的幼兒園應具備200平方米的戶外面積。園長指著家長等待孩子所在的這片空地說:“孩子們平時的戶外活動都是在這里進行,這個小廣場雖然在幼兒園門口,卻是居民們的共用場地,并非幼兒園的獨立活動場地,幼兒園的活動場地不達標,所以辦園許可證一直申請不下來。”
在現有的場地繼續辦學的確行不通,但卻不能因此讓孩子們無學可上,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廣安門外街道、榮豐社區與西城區教委等相關部門開始緊鑼密鼓地協商研究。
協商
開了10多次會,找了30多個場地
戶外面積成解鎖關鍵
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家最初商量的方案是通過分流解決后續問題,“分流并不是讓家長自己去找別的幼兒園,而是相關部門幫助家長們找到合適的幼兒園,”但該負責人坦言,“可實施起來難度確實很大。一方面要和其他幼兒園進行協商,對方是否同意接收學生是個未知數,另一方面新幼兒園有可能距離較遠,家長們接送孩子也不太方便。”
有的家長們表示,對于剛上小班的孩子們,剛剛適應幼兒園的老師和伙伴,好不容易不哭不鬧了,突然要換一個全新的環境,肯定短時間內適應不了。
還有更多的家長則認為,現在的幼兒園雖然辦學場地不達標,但辦學近十年,在家長群里口碑一直很好。“我家孩子活潑愛動,放學后要在幼兒園外邊玩一個多小時,老師就提醒我,讓我給孩子帶個保溫杯,隨時到幼兒園里給孩子接熱水。”“我們對這所幼兒園是比較信任的,有什么辦法能夠讓這所幼兒園符合辦園標準,我們也就不用大費周章換學校了。”
按照相關規定,城鎮小區沒有規劃配套幼兒園或規劃不足,或者有完整規劃但建設不到位的,要依據國家和地方配建標準,通過補建、改建或就近新建、置換、購置等方式予以解決。
聽到家長們的呼聲后,廣安門外街道、西城區教委等部門根據家長們的需求和相關政策靈活制定了第二個方案——為幼兒園找一個合適的新址。園方及相關部門向家長們做出承諾,一定會找到合適的場所,保證孩子們有園可入。這給家長們吃了一顆定心丸。在不斷溝通中,家長們的態度漸漸從不理解、干著急,變成了力所能及地幫忙出招想辦法。
然而,這個方案執行起來也并不容易。園長說:“我們在附近的馬連道、北京西站等商圈挨個找,街道、區教委也幫著找,連家長們也來幫忙,前前后后找了30多個場地,卻一個都不達標。”
幼兒園位于居民樓的一層。
園長告訴記者,這些場地幾乎都卡在了一點:戶外面積。在寸土寸金的西城區,很多商業用地難以提供足額的戶外場地,這讓事情的推進一時陷入僵局。
然而,去年底,幼兒園為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在榮豐社區隔壁的小馬廠東社區有一處商用房,恰好滿足小規模幼兒園的要求。考慮到家長們的實際訴求,區教委將這一處場地推薦給了街道和園方。
解決
目前新址正在裝修
孩子步行只需幾分鐘
今年1月,街道吹哨區教委、消防、城管、公安、工商等各相關部門一起來到小馬廠東社區這座商用房,對其各項指標進行現場評估,一致認為該處場地符合各項建園標準。大家還討論制定了初步的幼兒園建設、裝修方案。緊接著,園方正式簽約,確定將該場地作為幼兒園新址。
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開完這場協調會,他才真正松了一口氣:“我們和相關部門及家長們進行了多次協商溝通,光座談會就開了不下十次,最終大家相互理解和支持,共同努力促成了這個結果。”
幼兒園新址有著落后,園方立即將這個好消息通知了家長們。大家都很高興:“心里這塊大石頭終于落了地!”
3月10日,記者來到正在裝修中的幼兒園新址。新址所在的小馬廠東社區與原址所在的榮豐社區緊緊相連,步行僅需幾分鐘時間,榮豐社區的孩子去新址上幼兒園,步行也不嫌遠。
新址位于一座3層臨街商鋪的2、3層,記者走進去后,見到兩名工人正在進行裝修,房間雖然還沒有裝修完,卻也能明顯感覺到通透明亮。據介紹,新址的建筑面積為3000多平方米,一層和頂層的獨立戶外面積共計約400平方米,為了減少孩子們在頂層戶外活動時對居民的影響,園方還在頂層增加了隔音設施。
家長們表示:“其實我們都很理解相關部門關停不達標的幼兒園,初衷是為了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上學環境,而且按照政策要求,不達標的幼兒園是該立即關停的。但街道和區教委的工作人員真正聽進去了家長們的意見、考慮了孩子們的實際困難,不僅沒有強制關停幼兒園,還幫著幼兒園找到新用地,我們都特別滿意。”
據介紹,出于對孩子們的健康考慮,新址裝修完,仍需過一段時間再投入使用,預計要等到今年下半年。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平穩度過“過渡期”,街道與區教委等相關部門協商決定,暫不關停現在的幼兒園,孩子們可以繼續在這里上學,直到新幼兒園投入使用,家長們不必擔心孩子上學出現“空當”。
記者還從街道方面了解到,在相關部門的推動下,搬入新址的幼兒園還將進一步升級為普惠性民辦園,并更名為北京市西城區藍天逸景幼兒園,新址的各項指標按照普惠性民辦園的相關標準進行建設,孩子的上學環境更好了,學費反而更低了。加之教學場地和規模擴大,將可以容納更多適齡兒童,進一步緩解周邊社區孩子的入園難題。
“既不耽誤孩子現在上學,還能在不久后搬到環境更好的地方,而且距離也不遠,價格更實惠,”一名家長笑著說:“最初著急上火,結果卻令人意外得好,我們可以說是‘因禍得福’了。”
(原標題:場地不達標幼兒園要關門,90多個孩子可咋辦?)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實習記者 鹿藝佳
流程編輯:u010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