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與健康、園藝與健康論文
將一座“花園”搬進學校學生心理輔導中心當中,讓同學們在這里以植物為媒介,感受人與自然界、植物間產生的心靈對話,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近年來,晉江市安海職業中專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出了一條園藝心理的新路徑,幫助學生更好的梳理自身情緒,更好的調節自我。
從零開始,探索園藝與心理健康聯動
日前,記者來到了晉江安海職業中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中心,映入眼簾的便是各式各樣的綠植。龍血樹、銅錢草、常春藤、五彩千年木、鐵海棠等數十種植物分布了中心的各個角落,將這里變成了一座可以深呼吸的“森林”。
在這個別出心裁的心理與健康教育與輔導中心里,學校能夠在焚香品茗掛畫之中,通過名人名家勵志典故,引導師生安心定志;能夠在園藝勞作之后展開潛能開發,突出專業園藝心理輔導的特色功能;亦能夠在配套完整的園藝制作課程和現場心理工作,完成一系列園藝心理輔導工作。
“三年前,我們開始探索園藝與心理健康之間的聯系,是該項目的雛形。三年來,我們從一節課到一門課,從一個人到一群人,我們完成了質的蛻變。園藝心理輔導室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釋放壓力的空間,更成為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晉江安海職業中專學校園藝心理項目負責人劉慶建老師介紹,園藝心理是依托安海職業中專學校生態辦學理念,借助園藝活動開展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探索。課程則是一門融合了科學、心理健康、美術、語文等多學科的學科融合型課程,是借助于園藝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新的課程探索,學校通過組織園開展盆景盆栽制作、花葉曼陀羅制作、園藝心理體驗營活動等園藝心理活動,幫助同學緩解焦慮和壓力,還能夠提升自我認同感和成就感。
課題立項,深入探索園藝與心理育人
2022年,晉江安海職業中專學校首屆園藝心理體驗營正式開營。在園藝師和心理老師的共同帶領下,同學們通過制作室內小黑松盆景,在審樹、蟠扎、拿彎、造型、換盆等環節后,將小黑松完成了蛻變,參與的眾人也在過程中釋放了壓力。最后,同學們分享制作盆景的感受和領悟,展現了真實的自我。這一活動通過園藝盆景的制作,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放松與成長的平臺,使他們在自然的陪伴下找到內心的平靜與自信。
本次園藝心理體驗營的成功舉辦,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和進一步緩解情緒壓力,也為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生命教育背景下園藝心理課程建設和輔導路徑研究》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依據和成果。
今年4月,晉江安海職業中專學校與福建師范大學攜手舉辦了一場橫向合作課題開題暨專題報告會,聚焦《基于生態化取向的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整體解決方案——晉江安海職業中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地化探索與實踐》課題,將學校園藝心理的工作推向更高的層次,也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受益。
“我們希望讓更多的同學借助了植物和藝術的力量,在放松舒適的氛圍里,自由地去表達、去發揮潛能,讓她們從互幫互助和分享交流中獲得同伴支持,重啟我們和自然生命的聯結,在與植物對話中感悟生命的力量,享受觸手可及的幸福——用植物的生命滋養我們的心靈!”劉慶建老師說道。
來源:海峽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