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路公眾號;健康之路公眾號下載
關愛未成年人是全社會共同肩負的崇高責任;扶老、助殘、救孤、濟困,是福利的發行宗旨。作為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福利的價值和意義遠超過一張,更象征著對社會的一份鄭重承諾與堅定擔當。
履責于行,筑起安全屏障
保護未成年人,加強責任建設,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堅決落實在行動上。近日,寧夏福彩中心發布公告,寧夏福彩64553003銷售場所違反管理相關規定,向未成年人銷售福利即開票,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及福利銷售管理要求,取消其代銷資格、終止代銷合同、清退即開票手持銷售終端等銷售設備。
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和兌付獎金,是發行機構、銷售機構、代銷者的法定職責,對此,《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均有明確規定。中福彩中心也始終嚴格管理,有明確規定:禁止在學校周圍設立銷售網點;要求銷售網點必須在醒目位置張貼“禁止未成年人購彩”等警示標語;對向未成年人銷售或兌獎的,一經查實,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強化管理,提升責任意識
為切實履行機構責任,福彩系統堅持不懈地推進責任建設,持續強化從業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工作能力。
山東福彩通過完善優化銷售網點各項服務舉措,保護購彩者合法權益,預防非理性購彩行為產生。在各地福彩銷售網點內,提醒購彩者理性購彩,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彩,禁止網絡售彩的警示語和標識張貼在醒目位置,公益宣傳海報和視頻多場合張貼和播放。山東福彩要求業主和銷售員在上崗前參加合規銷售培訓,提升風險防范意識,安全合規意識和責任意識。
鎮江福彩深入一線,與站點業主和銷售員簽訂承諾書,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和兌付獎金,確保銷售行為合法合規;綏化福彩將凈化福彩銷售場所購彩環境和校園周邊環境作為工作重點,加大對銷售網點的巡查監管力度,要求代銷者在店內醒目位置張貼風險警示語,提醒公眾和購彩者注意風險。
杭州福彩創新技術應用,加裝人臉識別系統,依托公安大數據精準識別購彩人員身份、年齡,有效防范未成年人購買,進一步規范銷售經營行為。
踐行責任
福彩公益金助力未成年人成長
福彩事業本質上是一份愛的事業,每一張都承載著無數人的愛心、希望和夢想。在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孤殘兒童、困境兒童等少年兒童得到公平有質量的基礎教育、醫療救助、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務等幫助。
僅2022年,民政部在兒童福利類項目上投入資金就高達52775萬元,主要用于“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和兒童福利服務機構設施設備配置等項目,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深情厚誼。
中央專項公益金投入1.48億元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用于脫貧縣已開展活動的鄉村學校少年宮運轉補助;投入1.9億元開展中小學生校外研學實踐活動項目,用于支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開展學生研學實踐教育活動,以及改善教育教學基本條件;投入10億元開展教育助學,用于資助中西部地區普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報到的交通費和入學后短期生活費,資助家庭經濟困難教師,資助中西部地區符合條件的縣域或鄉鎮中心學校音樂、體育、美術專業教師到師資力量薄弱的農村學校開展本專業教學工作;投入2.58億元開展出生缺陷干預救助項目,用于出生缺陷檢測、出生缺陷救助、出生缺陷防治宣傳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除此之外,福彩系統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公益活動,為未成年人帶去實實在在的幫助,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關愛。
在山東濟南,100萬元福彩公益金修繕及改造了濟南市兒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基礎設施,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成長環境;廣東省清遠市連續十二年舉辦福彩夏令營活動,為近1300名留守少年兒童精心策劃各式“圓夢”體驗學習活動,播種夢想、點燃夢想,幫助更多的留守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江蘇省丹陽市投入7萬元福彩公益金用于丹陽市延陵鎮省級“關愛之家”示范點建設補助;投入3.05萬元,用于支持“明天計劃”項目。該項目為丹陽市13名孤兒、41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每2年進行1次體檢,及早掌握困境兒童健康狀況,為建立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健康檔案,精準掌握兩類兒童健康情況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撐。
在海南,28萬元福彩公益金為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讓被救助的孩子們擁有了溫馨的家。
中國福利,用實際行動踐行責任,用愛心守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之路。
(來源:“中國福彩”微信公眾號)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