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健康檔案、健康檔案有
不少人去醫院看病,都要帶上之前檢查的材料,繁瑣且易丟失,如今這個麻煩省去了。7月10日,記者得知,今年我市推廣電子健康檔案,患者用手機通過身份驗證,便可以查詢過去的治療信息,不僅節省看病費用,還能提高診治效率。隨著全市健康醫療大數據匯聚、融合,年內將建立全市統一的查詢渠道。
市中醫院醫生畢文華調閱患者電子健康檔案。
電子健康檔案信息。
帶著手機身份證就能調出健康檔案
7月10日,記者走訪城區多家醫院看到,不少患者就診時,不再像過去一樣帶著一包病歷檔案,而是報上名字經過電腦查詢后,就能找到自己的健康檔案。
多名患者表示,去醫院看病,醫生詢問既往病史、過敏史,用藥史、檢驗檢查史……有時候腦子一亂,什么都記不清楚了,以前的紙質看病單據一旦丟失,同樣的檢查還得重新做一遍,費神又費錢。自從建立了電子健康檔案后,這些麻煩都省了,只要帶著手機和身份證就能調出自己的健康檔案。
“我有心腦血管疾病,攢了很多檢查材料,每次去醫院都得帶齊。”市中醫院的患者馬先生說,有一次他去濟南的齊魯醫院看病,忘帶一張化驗單,無奈之下又在醫院重做了檢查。“自從我市開展電子健康檔案以來,我就給自己建立了,非常方便,很快就能查閱到自己的檔案。”
全市醫院共享信息,減少重復檢查
市衛健委規劃信息科工程師高國亮介紹,電子健康檔案是以居民個人健康為核心,貫穿整個生命過程,涵蓋各種健康相關因素、實現多渠道動態收集的信息資源,包括基本信息、主要疾病和健康問題摘要、主要衛生服務記錄等內容,信息主要來源于醫療衛生服務記錄、健康體檢記錄和疾病調查記錄等。在醫院就診和接受公共衛生服務產生的信息,包括診斷、用藥、檢驗檢查、手術等都屬于健康檔案的范疇。
高國亮說,電子健康檔案記錄著患者的健康信息,醫生在為患者診治時,能更加全面、準確地掌握患者的健康信息,對作出正確的臨床決策有重要意義,大大提高了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
通過電子健康檔案調閱,患者在不同醫院的檢驗檢查信息可以實現全市共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重復檢驗檢查的比例,節省患者醫療費用支出。
調閱須經患者同意,不會泄露隱私
不少患者不知道如何查閱電子健康檔案,還擔心會不會泄露隱私。“個人健康信息都是隱私,不知道電子健康檔案是否安全。”家住奎文區新華風景小區的王先生說。
市中醫院泌尿外一科科室副主任畢文華向記者演示了如何查看電子健康檔案。在門診和病房的醫生工作站電腦上都可以調閱就診患者的電子健康檔案。為了保證患者隱私安全,醫生調閱時需得到患者授權。首先是醫生工作站發起調閱,患者在建立健康檔案時填寫的本人手機號會收到系統發送的短信驗證碼,將其告知醫生后才能正常調閱。
市衛健委工作人員介紹,電子健康檔案信息全部集中存放于我市政務云中心,有各種軟硬件安全保障措施,檔案調閱過程數據傳輸經過加密和脫敏處理,患者不用擔心個人隱私泄露。
年內將建全市統一查詢渠道
據了解,市衛健委今年推出“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新舉措,借助濰坊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電子健康檔案調閱功能,實現居民健康信息在全市醫院間互聯共享,醫生在診室就能查閱患者實名就診產生的健康信息。
高國亮介紹,我市已基本實現通過各縣市區衛生健康局的微信公眾號或手機APP向居民開放查詢個人電子健康檔案服務。隨著“濰坊健康醫療云”一期項目的順利實施和我市“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全市健康醫療大數據不斷匯聚、整理、融合,年內將建立全市統一的查詢渠道。市民可以到自己所在社區的居民醫療服務機構建立電子健康檔案。
今年,全市“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行動和互聯網醫療中心建設已列入市委市政府重點督導工作。我市將圍繞市級遠程醫學中心打造集遠程醫學、處方流轉、互聯網醫院監管、醫療信息質控、電子健康卡應用管理、衛生健康決策支持、互聯網醫療新產品研發試驗(互聯網醫療孵化器)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全市互聯網醫療中心,積極探索建設“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市。
記者 鄧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