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健康—排健康嗎
大便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普通人都可以通過肉眼觀察大便,初步得知身體狀態。最近,小李發現每次去廁所排便,可總是排不干凈,和之前的排便次數相比,還增加了不少,這是怎么回事呢?
在臨床上,這種現象被稱為“大便不成形”,正常的生理原因,可能和你最近吃較多流質食物有關,如大米粥、菜湯等,很少進食固體食物,那么從身體里代謝出去的產物,也多是糖稀狀,并不能說明是身體健康有問題。
病理性原因,如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腸易激綜合征、慢性腸炎、慢性胃炎等腸胃疾病,除大便不成形以外,身體還會出現多種不適,如腹痛、食欲下降、渾身無力、反酸燒心等等。不適反應長期出現,是在暗示大家:要去醫院看看了。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這兩個方面。
多吃大便容易成形的食物:
如很好的選擇薯類,包括山藥、土豆、芋頭、紅薯、紫薯等等,它們都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鉀、鎂、磷等營養成分。攝入適量膳食纖維,不僅有助于腸胃菌群調節,積極清理糞便預防便秘,還能避免過多熱量攝入, 是慢性人群的健康食材。
但為了腸道健康考慮,大家在吃之前分別注意兩點。第一點不多吃,有的人飲食方式是“雙主食模式”,吃薯類基礎上還會進食精白米面。殊不知,薯類是主食的一種,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量每天成年人應攝入50~100g的薯類,而谷薯類則要在250~400g以內。
第二點烹飪方式,要想薯類起到大便成形的效果,不建議大家吃油炸薯類,可以選擇烤、蒸、煮、燉的手法,既能保留食物營養,還不失食物原有的味道。
多吃腸胃容易消化的食物:
很多人因為控制體重不吃肉,經常以吃素為主,這種方式是不建議的。尤其是消化不良人群,沒有肉類供給的優質蛋白、碳水化合物,耗能量減少,只能過度消耗體內殘留蛋白質,最終極易增加營養不良、體能下降的概率,腸道有益菌群也會大大下降。
其實大家完全不用這樣做,只要以低熱量為主,吃瘦肉、魚肉、去皮雞肉,攝入適量的蛋類、豆制品,都能維持腸道健康,還你健康的大便。
各位朋友,你平時有大便不成形的情況嗎?不妨在下方評論中留言,分享給我們的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