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學校_健康管理學校環境分析
日前,海南健康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正式開學,首年招收的235名學生全部采取一站式訂單培養,畢業后將在健康管理行業實現直接就業。這所健康管理行業“黃埔軍校”的開班,也標志著微醫全力推動的“醫療、醫藥、醫保、醫學教育”四醫聯動體系中,“醫教”這一環節的核心支點落地。
近年來,隨著國家級戰略的強力推進和社會需求的急劇擴大,醫療健康產業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2016年8月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提出“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隨后,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醫療健康服務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今年4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要求大力推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
眾所周知,全科醫生是實現分級診療、為百姓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的關鍵。而國內全科教育的缺失,導致真正合格的全科醫生一直處于稀缺狀態,目前18萬的全科醫生僅占250萬執業醫師的3%左右,按照2020年實現每萬名居民有2-3名全科醫生的目標,我國全科醫生將缺口30萬-40萬。
在全科醫生的培訓體系上,微醫已經發力探索多年。2016年4月,微醫與國內頂尖的全科醫學教授祝墡珠建設了國內領先的全科學院,并成立全科基金、集合國內國際專家資源,打造標準化的培訓流程和體系。而海南健康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更將成為中國醫療行業全科人才的培養搖籃,規模化、高標準培養健康管理行業專業人才。
據了解,海南健康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是由海南省政府批準設立、教育部備案的全國第一家獨立設置的健康管理高職院校,由微醫集團(浙江)有限公司、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責任有限公司和珠海怡華通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創辦,致力于培養中國健康管理行業的“特種兵”。
學院的人才培養方式也實現一大創新。海南健康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理事長、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我國的公共衛生服務正經歷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的過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海南健康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應運而生。學院采用學歷制和非學歷制教育結合的方式,聯合微醫等醫療健康行業龍頭,共同探索教產融合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讓學校教育與就業、課堂理論教育和實習實訓基地無縫連接。
“我們要創建的是一個引領行業的,真正現代化的學院。院內外的老師和專家將緊密協作共同培育我們的學生、打造我們的學科。” 海南健康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副理事長、執行院長、微醫創始人廖杰遠在學院開學典禮上表示,“學院和企業將緊密聯動,我們的每一位同學畢業時,都應擁有扎實的學識、最前沿的裝備和最專業的工具,應成為健康管理行業的‘特種兵’。”
作為國內領先的醫療科技平臺,微醫用八年時間建立起“云、醫、藥、險、教”的生態系統,即以微醫云為支撐,形成醫療、醫藥、醫保、醫教的“四醫”聯動創新。從互聯網醫院,到自主研發的醫療行業云,落地自建5家全科中心,發布HMO基地,再到推動健康管理大學的成立,微醫全力推動的“四醫聯動”已實現閉環。
在微醫打造的“線上+線下、全科+專科”的醫療服務體系中,醫學人才是最關鍵的底層驅動力。在微醫門戶、微醫全科中心、智能醫務室以及處方共享平臺、云藥房等業務板塊中,對全科醫生、分診導診人員、健康管理師、營養師、護士以及審方藥師、藥劑師等人才需求量巨大。開學典禮上,微醫已與學院確定訂單式培養協議,對口的優秀畢業生可直接加入微醫實現就業。
正如阿里和京東必須做好物流和電子支付,才能真正普及電商。除了強大的醫療資源整合供應能力,標準化的服務質量、持續的健康管理人才供應體系的建立完善,將成為微醫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成為驅動中國健康產業實現提質升級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