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篆書,健康篆書寫法圖片
徐正濂,一名徐正廉,別署楚三,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篆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法院研究員、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西泠印社社員、上海市第七屆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顧問、晉陽印社顧問等。出版有《當代中青年篆刻家精選——徐正濂卷》《徐正濂作品集》《徐正濂篆刻》《西泠印社中人——徐正濂卷》《徐正濂篆書篆刻》《徐正濂篆刻評改選例》《徐正濂篆書楹聯選》《徐正濂篆書選》《詩屑和印屑》《抱華精舍來鴻錄——錢君匋先生師友信函漫解》等數十種著作。
各位師長同道各位親朋好友:
徐正濂在這里恭祝大家事業發達、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豬年興旺!給大家拜早年了,君臨拔地樓一辭舊歲,我在聽天閣三賀新春!
“君臨拔地樓一辭舊歲,我在聽天閣三賀新春”是我附庸風雅的胡謅。七拼八湊,捉襟見肘,就是用來給大伙笑話的。“拔地樓”是為了對應我的齋名“聽天閣”,湊句。不過倒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出處,拔地樓就是山西的鸛雀樓,有聯為證:凌空白日三千丈,拔地黃河第一樓。您可以不知道鸛雀樓,但您一定知道唐代王之渙的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那說的就是鸛雀樓。祝親們新年更上一層樓!
日前,朋友說要為我做一個微信楹聯專題:“30副60副100副都行。”30副呵呵于心不甘,100副?那不把讀者煩死!于是決定努力湊60副。這里的對聯有40多副是剛寫的,其余則為以前之習作,最早可回溯兩年前。希望大家能看出差異來,那說明老朽多少還能有點進步。謝謝!
總算熬到頭了。過去的一年,對于我這種拙劣的寫手是個折磨。因為“戊戌”兩字太相似,落到年份款的時候很難寫好,常常功虧一簣,遺恨不已!365天,終于可以改寫“己亥”啦。有個話明天不宜,今天還湊合。郭德綱說段子:皇帝走了叫“駕崩”,和尚走了叫“圓寂”,老爺走了叫“賓天”······情敵走了叫什么?我淺陋,不懂。靜場五秒,然后郭德綱說:叫“歐耶”。哈哈大伙被他耍了。對于我來說,狗年去豬年來,終于可以寫“己亥”啦,歐耶!
書法失去實用性后,就是一種視覺藝術。說得更明白,就是一種特殊的畫了。既然是畫,畫什么,怎么畫,是一定應該有構思有設計有意圖有安排的。至于對聯,文字少空間大,就如繪畫中的簡筆寫意,不像繁密的工筆畫還可以掩飾,對聯稍有破綻暴露無遺,所以更應該有設計有安排。什么內容、文字筆畫多寡甚至左右結構還是上下結構,您都應該有所選擇;筆畫的輕重、字體的正倚、線條的平斜、結構的方圓,您都應該有所考慮,那才是創作。高明的作者,無非是處理這些矛盾更嫻熟更老到更貌似沒有安排設計而已。至于古人般的自然書寫?那是黃鶴一去不復返,您再去仿效,恐怕不是流于草率就是成為一種更不自然。
古人偉大。吳讓之、趙之謙的篆書嫵媚流暢,高不可及。不過從審美風格上比較,我還是更喜歡吳昌碩的老辣蒼渾和齊白石的大氣磅礴,所謂人書俱老。老辣和老齡其實關系不大。吳讓之也活到七十多歲,但他還是嫵媚流暢,不宜稱為老辣。而著名的“吼書”作者比我還年輕,但是他就寫得老辣!所以老辣不老辣并非一定和年齡正相關,而是有著具體的“圖象特征”,那就是線條的遲澀、毛糙、頓挫、沉厚,間或還有帕金森病人般的顫抖。既然老辣只是一種線條表現,那么我們就直接往這種線條努力就行了!怎么遲澀怎么毛糙怎么頓挫怎么沉厚,一定是存在著具體方法的,也不一定必須患上帕金森。從吳讓之看到吳昌碩再看到今天的老年作者,老辣恐怕并非坐等著水到渠成,老辣需要追求。
還有“學問說”,恐怕也有點教條主義。古代書法家都是學問家,沒錯,但那只是現象,我們要透過現象找本質。學問并不能直接轉化為書法,本質是學問家必然讀經多、抄書多、做筆記多、撰述多,也就是寫得多!寫得多書法才能好啊。所以大學問家錢鐘書書法一般,因為他用鋼筆;所以大作家巴金先生自謙其字不好,因為他也用鋼筆。至于今天的學問家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但如果是用鍵盤操作,于書法何干?所以書法是寫出來的,不是做學問做出來的,實踐才是提高書法水平的直接推動力。學問作用于書法,可以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對有書寫實踐的作者有幫助,對沒有書寫實踐的作者沒有幫助。于書法來說,書寫實踐是基礎,在長期的書寫實踐中磨練出來的書寫技巧是根本。在這樣的基礎和根本之上,一切學問、修養和道德才能起影響作用。如果把這關系顛倒過來,恐怕書法追求是緣木求魚。當然,在今天的環境和體制下,學問做出了學位,那還是對您的社會地位包括書法地位之提高有作用;但如果覺得有了學位的就寫得好,呵呵,誰相信誰倒霉吧。
秀作品一般都要說寫得不好,請多關照。客套話,真假參半吧。我不說假話故作謙虛,但我真實地不敢說自己寫得好,因為兩三年前我也曾暗自得意,而現在看那些作品不忍卒讀,真的不忍卒讀!那么我怎么敢保證,后之視今不猶今之視昔呢?不過我還是欣賞這樣的狀態,這樣的狀態說明你不成熟,不成熟就還能微微進步,所謂“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我主觀上是想寫得更生一些、拙一些,如能淪為“丑書”呵呵就榮幸了,但是不易。真誠地希望得到師長、同道的批評!不過,書體不純、大小篆混用之類的學究問題幸不必賜教。
前些時,海外的親戚驚奇地在臺灣發現了家母1938年錄制的唱片《心碎了》。我在微信上發表后,旋即又有朋友搜到母親1939年錄制的另一首《何處不相逢》。聆聽著母親十六七歲時天籟般清亮的歌聲,感慨萬千。我們子女略知道母親年輕時唱歌不錯,但都不知道母親在少女時代就錄制過唱片!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從豆蔻年華的美麗女孩到暮年患了阿爾茨海默癥的老太太,期間八十余年世事滄桑,可謂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八十余年歲月不可謂不漫長,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也還只是一瞬。人都有此一瞬,這一瞬間的精彩、愜意、安適,亦或是悲涼、痛苦、流離,并非能由自己把握,但又并非完全不由自己把握。臨到老境,還能編一組微信,發幾件劣作,不無風騷——也許是騷擾——之意,自許老驥之心,我慶幸學了書法篆刻,也慶幸自己趕上互聯網時代。如若不然,也許此時此刻,我正踽踽獨行,去大樹下看人打牌?噫吁嚱,感喟科技,不謝天恩;珍惜當下,友愛親朋;改革開放,歷史車輪;喜極而泣,老淚縱橫!
過年是開心的日子,人一開心容易忘乎所以,因此上面所說的一二三四,我不能保證絕對沒有酒后胡言,呵呵誰相信誰就倒霉吧!最后,對于有極強忍耐力和極大寬容心,能讀到這個地方的微友,我真誠地表示感謝,再一次恭祝您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豬年興旺,歐耶!
歡迎關注詩書畫印筆記,每天發送專業的詩書畫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