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底-健康底色為幸福成色加分專題
醫聊第126期
讀懂身體,收獲健康
你好,我是盆底肌
住在骨盆底部,支撐著子宮/膀胱等小腹部位的器官,給女性帶來健康。
因為我是位于小腹部位的肌肉組織,所以長期保持一種姿勢(久坐/長時間蹺二郎腿、彎腰駝背等),或者不科學、不適合自己的健身(每一次開合跳/仰臥起坐/負重深蹲,都會因為腹壓增加而加重盆底肌負擔)會導致我被誤傷。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有些小姐姐會經常腰酸/小腹痛,甚至是尷尬漏尿。
等到歲月流逝,“受傷+衰老”的我無力發揮本來作用的時候,子宮姐姐會慢慢下垂。當小腹有難言之隱的
你去看醫生,醫生說,這叫“子宮脫垂”
什么原因引起子宮脫垂?子宮脫垂和我們盆底肌有什么關系……今天來聊聊~
本期科普嘉賓
丘瑾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婦產科主任,博士、主任醫師,上海市婦幼保健協會婦女盆底功能障礙防治專委會副主委。
陳敖崢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同仁醫院盆底疾病診治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婦幼保健協會婦女盆底功能障礙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
什么是盆底?
盆底就是骨盆的底,
由肌肉/筋膜/韌帶/神經組織構成。
盆腔是骨盆所承載的空間,
這個空間居住了很多重要器官:
包括:子宮/膀胱//直腸等。
盆底各器官要想發揮功能,
和支撐他們的盆底密不可分。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就是由于盆底支撐結構薄弱
引起盆底器官位置及功能異常。
常見的盆底疾病有哪些?
1、盆底器官脫垂
如子宮脫垂、
膀胱膨出、
直腸膨出等。
2、各類尿失禁:
*壓力性尿失禁
咳嗽/打噴嚏/大笑/跑跳時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
突然和強迫性的排尿欲望,
很難延遲,不尿不行。
*混合性尿失禁
以上兩種尿失禁合并存在。
3、便秘和大便失禁:
排便費力、排出困難、
排便不盡感、排便費時,
或者需手法輔助排便,
大便無法自控等。
4、慢性盆腔痛:
小腹痛、腰背痛、婦科疼痛等。
如何避免盆底肌受傷?
盆底肌保護并且牽引著骨盆,
除非特殊情況(外傷等),
作為骨頭的骨盆不容易受傷,
而比較容易受傷的是盆底肌。
而想要盆底肌肉健康,
1,不讓肌肉長期維持一個狀態。
所以女生最好不要:
長期負重、蹺二郎腿,
久坐久站等;
2、積極治療會引起小腹壓力的疾病
例如慢性咳嗽、支氣管炎、便秘等,
因為所有的壓力最后都由盆底肌承擔,
所以積極治療這些疾病就是
給盆底肌“減負”。
3、懷疑有問題時
積極進行盆底功能篩查及康復。
懷孕生產一定會傷害盆底肌嗎?
答案是否定的。掌握盆底疾病的預防知識,不但可以幫助寶媽們順利分娩,還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盆底損傷。盆底疾病的預防可以從孕期開始,推薦孕期接受專業的、系統的運動訓練指導。
對于產后媽媽來說,推薦產后42天常規進行盆底功能篩查。對于有明顯癥狀或者盆底肌篩查不合格的產后媽媽來說,越早接受康復指導,效果越好。
為什么醫生說妊娠分娩會引起盆底疾病?
1、妊娠本身,隨著胎兒的增長,
盆底的負重越來越大。
盆底可能會因為這些負重
導致過于松弛或過于緊張,
因而影響盆底器官的正常功能。
2、懷孕期間,
雌激素飆升,是原來的30-50倍,
它對孕媽的韌帶和骨盆也有一定的影響,
使得韌帶變得松弛、關節支撐能力下降,
這也是產后媽媽們容易感到腹部松松垮垮,
腰背疼痛的原因。
3、分娩時,胎兒從擠出來,
可能對周圍的
盆底肌肉,筋膜,韌帶有撕裂性的損傷。
如果發現盆底有問題,該如何治療呢?
1、如果盆底疾病癥狀輕微,
可以在家進行腹式呼吸
配合盆底肌訓練。
平躺在床上或者瑜伽墊上。
慢慢吸氣5秒,胸廓不動,
吸氣使腹部鼓起來,這時候盆底放松。
然后慢慢吐氣6秒,使肚子癟下去。
吐氣動作的最后2-3秒
做腹部收緊同時提肛縮陰的動作。
然后重復上述動作一共5-10分鐘,
每天早晚各一組。
2、如果家庭訓練效果不好,
可以到醫院尋求專業指導。
醫院常常用專業儀器和方案
來幫助大家進行盆底肌的康復。
比如:電刺激、磁刺激、生物反饋、
WAFF運動、中醫針灸、中西藥治療等。
3、如果保守治療療效不佳,
可以通過微創手術治療。
如治療子宮脫垂的全盆底重建術,
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TVT手術等。
(經尿道無張力懸吊術)
如需手術治療子宮脫垂/尿失禁,要切除子宮嗎?
子宮脫垂是良性疾病,
目前的國內外手術治療趨勢
都是盡可能保留子宮。
如全盆底重建手術,
就是一種保留子宮的超微創手術,
該手術是用一張網片
放置于盆底最薄弱的地方,
起到支撐盆底各器官的作用,
從而達到從形態到功能上的重建。
而該手術只需要在大腿根部
做4-6個3mm的小切口就可完成。
門診常見誤區和問題Q&A
Q:
盆底問題可以用凱格爾運動(Kegel motion)解決嗎?
凱格爾運動是借由重復縮放部分的骨盆肌肉以進行。凱格爾運動常被用來作為非手術治療盆底松弛引起的尿失禁的方法。但是進行凱格爾運動有效地治療盆底疾病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1.患者的盆底疾病是由于盆底松弛引起的。而臨床上有很多患者屬于非松弛性盆底功能障礙,比如以尿頻尿急、痛、下腹痛為主要癥狀的盆底肌筋膜疼痛綜合征(MPPS),這類患者本身存在盆底肌緊張,凱格爾運動可能會加重癥狀。
2.患者進行凱格爾運動時,收縮的是正確的肌肉。正確的凱格爾運動,收縮的是盆底肌。但是當僅僅給予語音或文字來提示患者進行凱格爾訓練的時候,50%的患者收縮的是錯誤的肌肉,如腹肌等。而25%進行的是反向下推動作,而不是收縮盆底肌。
因此患者能否在家中進行凱格爾運動預防及治療盆底疾病,需要專業醫生的評估與指導。
Q:
剖腹產會引起盆底肌損傷嗎?
會。雖然剖腹產的寶媽未經歷分娩,但同樣經歷了孕期過程。
在孕期過程中盆腹生物力學會發生變化,胎兒不斷發育,腹部向前向下凸起,腰骶部的重心力量指向盆底及雙下肢的方向,使盆底的壓力逐漸增加,導致盆底肌肉疲勞及功能紊亂,從而可能導致產后盆底功能障礙。
此外,剖宮產手術對于身體來說是一種應激反應,會激活垂體腎上腺皮質軸,促進炎癥因子的釋放,進而刺激盆底肌。有研究表明,剖宮產組的盆底表面肌電評估的前后靜息值較順產組高,更易發生盆底肌過度活動,導致盆腔痛等非松弛性盆底功能障礙的發生。
Q:
產婦過了盆底康復的“黃金期”,盆底治療還有效果嗎?
有效果。目前普遍認為,盆底康復黃金時期是產后半年內。但并不是指盆底康復只在這個時期有效,而是指在這個時期治療效果較快較好,不會造成病情的遷延造成患者的痛苦和生活質量的下降,甚至導致其他組織器官的代償。
盆底康復的療效最終取決于自身的病情及盆底損傷程度,以及康復方案的專業性,康復過程的依從性等因素。
Q:
老年女性尿失禁治療效果如何?
年輕女性由于年輕,盆底損傷時間短,因此在正規治療過程中,療效較為明顯且見效時間快;
而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導致肌肉彈性纖維的缺失,使得盆底肌基線水平較差,因此在治療方案上應遵循個體化原則,療程時間上需要相應的延長,另外需要同時治療一些引起盆底損傷的慢性疾病(如慢性便秘,慢性支氣管炎等),同時積極配合家庭康復訓練,以提高治療療效。
總結
女性看似柔弱,實則承擔了很多。由盆底肌松弛引起的小腹疼痛、腰背酸疼、子宮脫垂甚至是大小便失禁等健康問題需要引起關注。女性則要關心好自己的盆底健康,有問題時,不要隱忍,而要選擇科學的治療和運動方法。
編輯: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