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體育與健康;五年級下冊體育與健康
1、人的身體一般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
2、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與道德健康四方面內容。
3、從出生到死亡,人體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青少年時期是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對我們的一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非常重要。
4、影響生長發育的影響因素:遺傳、飲食習慣、營養、生長環境、運動鍛煉等。
5、青少年時期,快速地生長和發育過程會促使肌肉、骨骼發生變化。這時,我們要注意保持脊柱和身體部位均衡負重,還要注意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
6、骨、關節和肌肉組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它們相互配合,使身體進行各種運動。人體內共有200多塊骨頭,它們相互連接構成了人體的支架—骨骼。分為顱骨、軀干骨和四肢骨3個大部分。骨骼可以使我們身體進行各種各樣的運動,同時還具有支撐身體,保護內臟器官的作用。骨骼不能獨立運動。
7、骨與骨之間可以活動的連接叫關節。不同地方的關節,活動方式不同。如肘關節和肩關節。
8、人體共有600多塊肌肉。肌肉附著在骨骼上,肌肉收縮帶動骨骼運動。
9、青少年時期,人體的骨骼和肌肉是發育得最快的,發育和運動又緊密關聯著。經常參加活動,身體可以變得更加強壯,柔韌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會增強。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使我們的骨骼粗壯,肌肉發達,關節更加靈活。
10、食物中的營養和我們吸入的氧氣,進入我們的血液后都將通過心臟、血管等運輸到身體的各個部分,維持身體的生命活動。
11、在身體休息狀態下,特別是睡眠的時候,氧氣的需要量減少,每分鐘心跳的次數也會減少,心臟會得到較多的休息。所以合理的休息與良好的睡眠,會讓心臟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們的健康。
12、英國科學家威廉·哈維研究發現,人的心臟可容納約0.5升的血液。雖然心臟收縮時擠出來的血液不是所有的血,但也有一定的量。假設擠出的量是0.2升,按心臟每分鐘跳動75次計算,鐘從心臟送出的血量就約有15升,乘60,就可以知道一小時輸出的血量約有900升。
13、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它晝夜不停地收縮和舒張,推動著血液在心血管內循環流動。
14、腦位于顱腔內,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等部分。腦與脊髓相連。腦和脊髓聯系著的神經分布到身體的各個部分。腦是身體的“總指揮”,是人體的控制中心,包括左右兩個大腦半球,腦的不同區域控制著我們身體的各個部分。
15、我們的腦是柔軟而又脆弱的,它需要顱骨來保護,我們平時在生活中,也要注意不要讓腦受到劇烈撞擊。
16、腦需要適當的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是大腦保持活力的前提,此外,學習一門功課時間過長,也會讓大腦感到疲倦,這時適當地活動身體或是聽聽音樂,都可以讓腦得到休息。
17、大腦是人體的控制中心,它總是在不斷地發送和接收信息。這些信息的傳遞和處理需要通過身體的聯絡員——神經系統來完成。
18、神經系統由腦、脊髓以及與其相連并遍布全身的周圍神經系統所組成。全身各系統、器官和細胞都是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
19、人體能夠感知各種環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膚等。當人體受到刺激時,都會由傳入神經將信號傳到神經中樞,神經中樞做出相應的指令并通過傳出神經使身體做出反應。
20、長期的精神壓力和不良情緒會損害身心健康。
21、人的情緒、意志、 行為是可以控制的。
22、勇于面對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不良情緒表現,并愿意管理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23、能通過與他人交流與分享,獲得合理控制,管理自我的方法。